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语文教材范本》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语文教材范本
《哪座房屋最美丽》:教程剖析
这是一首浅显的儿童诗。通过儿童的视角写出了农村新房不少,其中造得最美丽的是小学校,说明当地人民对教育的看重,对少年儿童成长的关心。
全诗共四句话。1、句话三行诗,介绍了新房屋外形的美观漂亮,青瓦白墙,门宽窗大;2、句话三行诗写出了房前屋后的绿化环境,林木成行,花果飘香。三四两句一问一答,点出了小学校的房屋是最美丽的。
这首诗贴近儿童的生活实质,叠词和数字的运用,使诗句富有步伐感,诗歌押韵,富有韵律,读起来琅琅上口。
教学的重点是学习生字词,通过朗读课文,领会小学生喜悦的心情。
预设目的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横钩、竖钩和4个偏旁广、户、穴、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变化非常大,农民盖了很多新房,最美丽的房屋是小学堂。
1、课时
1、演示课件,整体感知。
1、谈话揭趣,今天大家一块到农村去看一看,赏析那里的漂亮景色。(课件出示农村风景图片)
2、生自由发言,说说看到的风景。
3、师边演示课件,边叙述:勤劳的农民在这片漂亮的土地上造起了房屋,你们看——(诗歌内容)
4、数数有多少座房屋,哪座房屋最美丽?
5、你能否像老师那样来夸夸这部分房屋?一句、两句都行。
6、生看课件夸夸这部分新房屋。
7、出示课题,教导读准字音哪、座、房与轻声字漂亮。
2、自由朗读,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学生借用拼音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要学的生字用横线划出来,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2、把自己觉得读得的词汇,句子读给大伙听,请小朋友来评一评。相机教导读准拼音。其中三拼音节:9个,轻声音节:4个。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a、带拼音指名读,开火车读。
b、去掉拼音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男女孩子比赛读。
c、拓展小组擂台赛读含有生字的词汇。
3、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句话,最喜欢哪一句话并做上记号。
2、朗读交流:最喜欢哪一句话?为何?
1、句
(1)办法a、学生说理由,教师相机演示课件,让词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与事物相联系,帮学生认识事物。
办法b、学生说理由后,教师请他们在课文插图上图词对应连线。
(2)换词读诗句,通过比较初步领会叠词的使用方法。(假如不重叠,你读了有哪些感觉?)
(3)教导朗读:这么漂亮宽敞的房屋,哪个可以用朗读来夸夸他?
2、句。
(1)生说理由后,请他们在插图上指出房前、屋后的地方,
(2)说房屋周围的环境美吗?美在哪儿?花果香、树成行图词对应连线。
(3)师生想象朗读。
3、、四句。
(1)在小朋友眼中,那座房屋最美丽?(请学生用诗句回答)
(2)为何大家的小学堂会最美丽呢?
(3)教导朗读3、四句(通过指名分别读三四句,引导学生比较、评价、领悟问句和答句的读法。)
3、有感情地读好诗歌。自由读、小组读、男女孩子对读。
4、书写生字。
1、认读生字了、子、门、月说说在什么地方见过这部分生字?
2、剖析字形,记住新笔画:横钩、竖钩,并用比较法不同了、子用说笔顺法记忆门、月。
3、教导书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地方,教师范写,学生练写,展评。
2、课时
1、听写生字。
2、背诵诗歌。
1、生训练朗读。
2、教导学生背诵。(看图背诵,教师引背)
3、比比哪个背的。
4、唱一唱课文。鼓励学生把课文编成歌曲,先在小组内唱,再到全班唱。
3、巩固识字。
1、做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
2、四人小组讨论怎么样记住这部分生字。(启发学生用熟字加偏旁去偏旁的办法识记生字)
交流:用比较法记偏旁:穴与宝盖头,户与尸。
3、开火车给香、哪、门、们、窗、要、亮、房、们、座、漂、青组词。
4、创设语境,巩固生字:老师将一些生字藏在一段话中,你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自读——同桌检查——指名读)
大家的校园里有两座高大的教学楼。教学楼前有个漂亮的大花圃。花圃里面种着各种各样漂亮的花。这儿一年四季散发着花香,吸引了很多女同学来观赏。教学楼的后面是一大片青青的草坪,男同学都爱在青草坪上踢足球玩耍。
4、词汇积累。
1、训练说叠词,先说课文后面的再发散。
2、词汇找朋友:宽宽的、胖胖的、大大的、红红的、亮亮的、闪闪的马路、星星、双眼、苹果、小手、太阳、
5、拓展活动。
谈话:大家夸了农村小朋友的学校,再来夸夸我们的校园。
1、四人小组训练。
2、夸校园比赛。(可以说几句话,可以朗诵儿歌或诗。)
6、布置作业。
必做题:作业本上的作业。
选做题:大家也来做诗人,夸夸小区环境美。
一年级语文教材范本
《苹果落地》教材教学目的
1、掌握13个生字,读写"自言自语"等11个词汇,会用"考虑""吸引力"说话。
2、会照样子用"为何"提问题,会读经过改编的课文句子。
3、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牛顿从很一般的现象中提出问题,初步培养敢于提问的习惯。
教学时间3课时
1、课时
教学要素
审题,初步阅读课文,知道课文大意,质疑,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1、导人新课,激起学习兴趣。
1、导语:小朋友们都爱吃苹果,可是,你们看见过苹果长在树上的样子吗?(出示投影:一棵结满红苹果的苹果树。)树上的苹果如果不摘,等熟透了会如何呢?(生: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2、出示课题:21苹果落地。
2、初读课文,教学生字新词。
1、听录音,考虑:课文写的是哪个的故事?
2、出示牛顿图像,师简介牛顿。
3、学生自学课文。
需要:
(1)轻声朗读,划出生字、新词,读准生字字音。
(2)读正确,读通句子。
(3)考虑: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4、检查自学状况。
(1)指名回答以上考虑题(写大科学家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
(2)检查生字、新词学会状况(音、形、义同时进行)
a、指名读。
b、指名说说如何记住这部分生字的音、形、义。
c、齐读。
5、指名逐节朗读课文。
3、质疑。
4、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新词。
一年级语文教材范本
《小松鼠找花生》:学习计划: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知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特质,产生观察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题:
知晓花生结果的特征。
课前筹备:
学生学习筹备:网上搜集关于花生的资料。
教师教学筹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布置:多媒体要明确,实物投影。
课时安排:2课时
1、课时
1、趣味揭题:
1、猜谜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课件出示花生实物)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学习写“生”字)
2、交流课前网上搜集的资料,说说你对花生的认知。
3、花生是一种很美味的果子,不但大家爱吃,连小松鼠也爱吃呢。今天就让大家一块儿学习第16课──《小松鼠找花生》(教师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自主识字。
学生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学生自由念书,老师巡视辅导,知道学情)
3、检查识字,找准起点。
(1)(课件出示不注音的生字)在日常你已经认识了屏幕上的哪些字?(指名说说)
(2)(课件出示注音的生字)借用拼音自由认字,同桌互相正音。
4、字词句综合练习
(1)出示字卡识字,开火车,小组合作识字。
(2)说说你是如何记住这部分字的?(教导识字办法)
(3)出示词卡读词汇,知道词汇意思。
如:认识“很多”,用很多训练说话。
(课件出示词汇)读好“天天”,说说你天天都做些啥事?
(4)认识“鲜艳”
理解“鲜艳”就是颜色明亮漂亮的意思。
思维拓展:你知晓还有什么东西颜色非常鲜艳?(课件出示五星红旗、好看的衣服、五彩的贝壳等图片)
(5)理解“格外鲜艳”
(课件出示课文图片)大伙看阳光下的鲜花愈加漂亮,多美的花生花呀!
3、整体感知
1、教导读好1、段
(课件出示文字)大树旁边的地里种了很多花生。花生开花了,一朵朵金黄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1)同学们见过地里种的花生吗!大家一块去看一看吧
(2)看课件图,指名说说画面的景色。
你喜欢这部分小花吗?为何?
(3)读好句子:“一朵朵金黄色的小花,在阳光下格外鲜艳。”
(突出金黄色、格外)指名读,齐读
2、学习2自然段
小松鼠不认识这么漂亮的花,小松鼠问了哪个?
(1)(课件出示图片)介绍鼹鼠的资料
(2)松鼠如何问的?(读出小松鼠的话)
“这是什么花呀?”要突出问话的语气。
(3)鼹鼠如何回答的?(课件出示鼹鼠的话)
“花生可美味啦!”要突出感叹的语气,读出儿童的童真童趣。
(4)分角色读好鼹鼠和小松鼠的对话。
3、学习3-5自然段
(1)提出开放性问题:小松鼠找到花生了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
(课件出示3、自然段)它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
(2)朗读教导:领会逗号后面停顿要稍长。
教师师范读,指名再读,学生表演读。
(3)引导置疑:假如你是小松鼠,此时你有哪些问题?
学生交流后出示4、自然段:
小松鼠感到非常奇怪,自言自语地说:“是哪个把花生摘走了呢?”
点拨:小松鼠没看见花生,心里感觉如何?(非常奇怪,也非常失望)哪个可以用如此的语气再读读这句话?
这句话是小松鼠自己说给自己听的,这叫“自言自语”(出示卡片)。
(4)交流讨论:是哪个把花生摘走了呢?
(借助课件帮学生理解花生的果实是结在地里的。)
(5)思维拓展:通过课前预习,你还知晓大家吃的食物中,还有什么是长在土里的?(课件出示藕、土豆、山芋、萝卜、地瓜、番薯等图片)
4、写字教导:“里、果”
1、课件范写生字,学生注意观察,找准重要笔画。
2、学生互相交流,如何写好这两个字?
3、学生临写后互评,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感知汉字的整体美。
5、2、课时实践活动:
1、续编故事《花生找到了》
2、分角色表演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