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材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材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初步认识钟面,知晓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进步数学考虑能力,打造初步的时间观念,初步培养爱护时间、按时作息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题:
教学重点:认识整点的时刻。
教学难题:认识接近整点的时刻。
教学筹备:
1、多媒体课件,钟面的教具,钟面的学具。
2、学生课前知道:
(1)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天天的8时、12时、4时在做什么。
教学过程:
1、导入
1、谈话:很多地方都有报时的钟楼,为大家准确报时。(音乐响过后,当、当两声)小朋友们,听了刚才的声音,你知晓是几时了吗?
2、(音乐响过后,当、当七声)你知晓,刚才报的又是几时呢?
3、揭示课题。
谈话:小朋友们说得非常不错。想不想看一看,这个时候的钟面是哪种?(出示钟面)这节课,大家一块儿认识钟表。(板贴课题)
2、探究
(一)认识整时的时刻
1、认识钟面。
(1)谈话:大家常常看钟面知道时间。大伙注意观察这个钟面,把你知晓的关于钟面上的常识和同桌说一说。
(2)学生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
(3)指名说说关于钟面的常识。教师相机板书:钟面上,短针是时针,长针是分针。
(4)谈话:刚才还有小朋友说钟面上有12个数。请大伙跟着老师一块儿读一读。
2、认识7时。
(1)谈话:再仔细看一看,这个时候的钟面上是几时?把你的想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2)交流:钟面上是几时?你是如何看出来的?指名2个学生上去指着投影说。
(3)概括: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板贴:7时)。
3、教学试一试。
(1)教师在钟面上拨出1时,并提问:你知晓这个钟面上是几时吗?你是如何看出来的?指名上来指着投影说。
(2)启发谈话:假如想拨5时,应该如何拨?指名回答,然后师生一块拨(实物投影)。小结:时针拨向5,分针还是指着12。
(3)谈话:请小朋友在我们的学具钟上拨出11时。指名到实物投影上交流拨的过程。
4、交流小结。
出示以上几个整时的钟面,提问:注意观察这几个钟面,哪个能说一说1时、5时、11时,与刚开始认识的7时,钟面上的`哪根针是一样的?指名3-4人说,引导说出:钟面上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
5、准时巩固: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你能拨出3时、9时、12时吗?请你选择一个时刻拨一拨。
(2)学生操作。
(3)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3,就是3时;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就是9时;分针、时针都指着12,就是12时。
(二)认识接近整时的时刻
1、7时不到一点。
(1)教师出示6时的画面。谈话:这是几时?
(2)提问:继续拨动哪根针,就能从6时走到7时?
(3)教师拨到6:30的时候,提问:到7时了吗?
(4)教师拨到6:45的时候,继续提问:到7时了吗?
(5)当分针拨到11、12时,停住提问:目前到7时了吗?追问:为何?
(6)师述:哦,原来时针虽然仿佛指着7了,但分针还没有到12,就不可以说是7时,只能说是7时不到一点(板贴:7时不到一点)。
2、7时刚过一点。
(1)教师继续拨,分针指向12时,提问:目前是7时吗?
(2)教师继续拨,分针转到12和1之间。
①谈话:哎呀,老师一不小心又动了一下分针。提问:目前还是7时吗?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②提问:超越得多吗?(一点点)
③谈话:目前,是7时刚过一点(教师板贴)。
3、辨析。
(1)出示教程中的两个钟面,提问:这两个钟面是7时吗?为何?(分针都不指着12。)
(2)谈话:这两个钟面虽然时针都仿佛指着7,但只有7时的钟面上分针指着12,是真的的7时;而这两个钟面,一个分针不到12,一个刚过12,它们都只能说是接近7时。像如此接近7时的状况,都可以说成大约7时(板贴:大约7时)。
4、准时巩固: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不到8时、刚过9时、刚过5时三个钟面。
(2)谈话:请小朋友观察这三个钟面,它们都正好是几时吗?
(3)提问:这三个钟面上大约是几时?同桌互相说一说。
(4)全班交流。提问: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5)小结:这几个钟面,虽然它们的时针已经指着几时了,但分针都没指着12,都是不到几时或刚过几时的状况,都只能说成是大约几时。
(三)课堂小结。
1、谈话:学到这儿,老师想问问大伙,这节课大家一块认识了钟表。你学到了什么?
2、指名回答。
3、谈话:你感觉哪种时刻容易辨认?哪种时刻比较难辨认?你有哪些好办法吗?
4、谈话:其实,无论是正好几时还是大约几时的时刻,它们都在提醒小朋友要珍惜时间,热爱祖国,认真学习。
过渡:下面,老师就想知道一下我班的小朋友是不是是珍惜时间的好同学。
3、训练
1、想想做做第1题
(1)谈话:哪个来讲一说你早上几时起床,晚上几时睡觉?
(2)指名回答后小结:小朋友应该按时起床和休息,如此才能成为安排时间的主人。
2、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说了自己,大家再看看他人。
(2)多媒体逐一第2题图片。谈话: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天天的这几个时刻,你在做什么?
(4)交流后小结:假如小朋友合理安排时间,你就会获得好成绩。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下面,老师出了一道难点考考大伙。
(2)多媒体出示3个钟面。谈话:请小朋友仔细看。你看出了什么?
(3)指名回答。小结:对,这三个钟面都不完整,有些缺少分针,有些缺少时针。
(4)谈话:你会把缺少的针画出来吗?画之前,你想提醒大伙什么吗?
(5)指名回答。小结:画时,要先看了解该画什么针;画时针应该短点、粗点;画分针就长点、细点。
(6)学生完成,教师巡视。
(7)全班交流,教师评价,全画对的小朋友表彰自己。
4、想想做做第6题
(1)谈话:小朋友太厉害了!老师只能考大伙最难的题目了!
(2)同时第6题出示两幅图。谈话:请小朋友看图说一说钟面上是几时,小朋友在做什么?
(3)指名回答。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追问:如何会如此?
(4)交流后概括:一天里有两个10时,一个在上午,是上午10时;一个在晚上,是晚上10时。
5、想想做做第7题
(1)谈话:小朋友这节课学得真认真!下面,大家再来认识一下其他的钟面。
(2)出示电子表、电视屏幕等标有不一样时刻的画面。提问:你知晓上面各是几时吗?
(3)指名回答。提问:你还在哪儿见过如此的表示办法?
(4)师述:其实,这是某一时刻的另外一种表示办法。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材
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熟知的生活情境中认识钟面并掌握认读整时。
2、帮学生初步打造时间定义,培养遵守时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认识钟表的分针和时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题:掌握两种表示时间的办法。
教具筹备:实物钟、每一个学生一张纸、课件。
教学过程:
1、猜谜导入
猜谜语:小马不停蹄,日夜不休息。嘀嗒嘀嗒响,催人早早起。(打1日用品)
师:大伙猜一猜,他是什么?(时钟)这节课大家一块儿认识钟表。(出示课题:认识钟表)
2、新授课
1、认识钟面
①出示两个钟面让学生观察他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时针、分针)
②让学生用发的纸制作钟面
小结:钟面有时针、分针、12个大格、12个数字。
2、认识整时
(1)出示主题图
提问:小红在干什么?她几时起床?你是如何看出来的?(指名学生回答)
(2)出示3个钟面:8时、3时、6时
提问:下面的时间你认识吗?你有哪些好的办法认识?先对你说的同桌?然后再告诉大伙?目前开始
(学生讨论后,汇报)
概括:分针指向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
(3)巩固
您目前正在阅读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采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钟表》教学设计大家已经认识了整时,老师要考考大伙。
a、教师拨钟,学生说几时。
b、教师说几时,学生拨钟。
c、学生说几时,学生拨钟。
3、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
(1)介绍用汉字时表示的写法
几时只须在几的后面加些时字就好了。
(2)介绍用数字表示的写法
圆点后面两个0,前面是几就是几时(提醒学生冒号写在数字的右下角)
(3)师拨钟,让学生用两种写法来表示(集体点评)
3、巩固训练
1、下面是明明星期六的作息时间表
提问:请大伙看图说一说,小明几时在干什么?
然后让学生有两种表示办法写在书上(学生写完后,集体讲评)
2、让学生依据给出的时间,写出过小时后是几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过1小时包含的意思(学生先做后集体订正)
4、全课概括
师:今天大家一块认识了钟表,会看钟表上的整时了。时间非常宝贵,期望同学们会安排好你们的时间,爱护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5、布置作业
回去拨你的小闹钟,对你说家人,你会看整时了。
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教材
1、说教程:《认识钟表》是小学一年级下册5、单元的内容。`本节课需要学生对整时的认识,是学生打造时间定义的第一次尝试,也为将来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教程在撰写上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生动具体的学数学。根据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时间观念打造的顺序撰写。
一般来讲,一名6岁的儿童天天起床、吃饭、上课都要根据肯定的时间进行,如此在日常潜移默化就感知到了时间这一抽象定义的存在。因此,我把本节课的目的定为:
1、认知目的: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概括出认识整时的办法;知晓表示时间的两种形式。
2、情感目的: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3、思维拓展目的:
(1)使学生初步打造时间观念,自觉培养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领会到日常处处有数学。
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学会认读整时的办法;
难题: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2、教法学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依据这一特征,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我使用了愉快式教学办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我还使用了动像发现教学法,让小孩们通过合作交流发现钟面的结构,如此既活跃了学生的思想,激起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想一想、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我们的学习体验来学习新知,积极拓展本节课的教学活动。
3、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2)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3)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引导学生概括全课
1、层: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第一用课件出示闹钟声和录音让大伙猜谜,当同学们猜出闹钟,再说说它有哪些用途。如此引出课题。目的在于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打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环境,为学习新知创设好的情景。
2、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在这一环节,我分了两大步骤来完成:
1、步骤是初步认识钟面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着重借助学生已有些常识经验,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上的钟面和我们的学具钟表看发现了什么?充分的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主动探索性观察解决问题,把自己发现的与同桌小朋友交流,合作学习,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凌乱的不是在序的,困难将常识转为内化,如:有些学生发现有长针也有短针等,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分析到这一点,使用了电脑辅助教学,让时针和分针作自我介绍,用充满童真的语言来吸引小孩。接着再跟着电脑数,得出钟面的基本结构,也强调了时针走的慢,分针走的快的特征,如此的组织让学生的思维有序了,同时以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2、步骤是学习整时的认、读、写。
学生在日常虽然有些能认识整时,但定义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题,我将3个钟面板在黑板上,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最后达成协议: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12,引导概括出当分针指12时,时针指几就是几时。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大对时针和分针的区分,做一个时针和分针交朋友的小游戏。最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拨一拨,在这里教师作示范按顺时针拨动钟面,再让全班同学参照老师的办法,一人说时刻,一人拨钟面。这为今后的教学作铺垫。
在教学整时的两种写法时,我先介绍汉字时表示的办法,在教学电子表形式时,充分借助教程,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桌子上放着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如此的钟?自然巧妙地把常识与生活实质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记忆大门,使学生从日常找出答案,通过对8时的两种书写形式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学会了整时两种写法,再通过训练,让学生板演黑板另外两个钟面的写法。使学生学以致用,促进常识内化。
3、层: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在这一环节中寓教于乐,溶训练于游戏中,让学生玩乐中巩固常识,在这里我主要设计了三大板块,1:小朋友一天的作息安排。2:找朋友。3:生活情境体验。
1、我用课件出示小朋友的一天,让学生边看录像边互相说小朋友什么时间在干什么然后让学生评一评他的安排合理吗?如此将数学课堂教学变为学生认识生活,认识数学的活动课,体现数学来自于生活,赋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也为后面的作业打下铺垫。;
2、在找朋友中,让学生全员参与,给每一个小朋友都带上头饰(钟面、整时的两种写法),让时间相同的小朋友握手做个好朋友。如此设计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钟面和两种记时办法的联系,同时以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又将课堂氛围推向了一个高潮。
3、通过去购物的生活情景体验,启发学生用所学的常识解决身边的问题,初步打造时间观念,自觉培养遵守和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4、层:引导学生概括全课
我先让学生说说在这40分钟里掌握了什么样?你是通过什么办法知晓的?让学生对所学常识进行整理、巩固。并布置作业扩展练习,回家在父母帮下为自己设计一份作息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