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季》教材

   日期:2020-09-28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706    评论:0    
核心提示: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准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准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季》教材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季》教材

  教学需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汇。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

  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品味词句,想象意境,练习朗读。

  教具筹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出示“秋季”,说说你心中的秋季是什么样的?

  2、出示“北大荒”,读荒字,分解字形说说荒字的意思,你从这个姓名,知晓北大荒可能是哪种?

  3、师简介“北大荒”目前的样子。

  过渡:北大荒的秋季是哪种呢?

  二、读课文,知道大意

  1、听录音读课文,说说你对北大荒的秋季有哪些感受?

  2、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序号。

  3、再读课文,需要:读正确,读通顺。

  三、检查自读状况

  1、读带有生字的词汇

  2、读句子

  3、读课文

  (1)指名分自然段读。

  (2)师生一同评议。

  四、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个方面来写北大荒秋季的美的?

  五、教学生字字形,教导书写。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熟字加部首;熟字换部首;熟字去部首;熟字组合而成

  3、教导书写

  六、作业

  1、用钢笔描红,临写

  2、比一比,再组词

  先()火()此()冷()文()

  洗()灰()紫()岭()纹()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词汇

  2、指名读课文

  3、问:通过上节课的初读课文,你对北大荒有什么知道?

  二、讲读课文

  1、学习第2自然段

  指名读,北大荒的天美在哪?

  北大荒秋季的天空有哪些特征?(结合理解“一碧如洗”)

  天空的流云是哪种?还可能有些那种颜色的流云?假如是你,将“就想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取代成另一句话,你会说什么?

  指名读,读出天的美。

  2、学习第3自然段

  (1)轻声自由读,想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填空

  小河(),好似()静静地躺在()。一群小鱼()游过去,()的水面顿时漾起了()。

  理解“清澈”,为何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呢?

  教导朗读和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默读,这一段是围绕着哪句话写的?用“--”画出来。

  理解“热闹非凡”,哪几句话具体写“热闹非凡”,找出来读一读。

  (2)第二句,有哪些疑问?如此写有哪些好处?哪个词汇最能表现出热闹的景象?

  (3)理解第3句

  比较:榛树叶子全都红了。

  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大家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两个句子,你觉得哪一句好,好在哪儿?教导朗读。

  4、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理解“大豆摇铃千里金”“茫茫”,并练读第5段。

  5、齐读第6自然段

  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朗读课文,概括全文

  四、作业

  1、抄写词汇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汇

  ()的天空()的小河()的原野透明的()

  五彩的()茫茫的()

  3、照样子写词汇

  沉甸甸()()()

  4、背诵课文

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季》教材

  一、教学需要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汇。

  3、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

  4、通过对课文的通读感悟,知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

  三、教法学法:

  直观演示法、引读法、音乐陶冶等。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你们知晓目前是什么季节?(板书:秋季)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田野真美呀,有迷人的景色,有丰收的喜悦。但是在建国前,国内黑龙江部分区域的秋季曾经是一片荒芜,大家称为“北大荒”。(板书:北大荒)

  2、齐读课题:北大荒的秋季

  过渡:现在,北大荒的秋季是哪种呢?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师出示自读需要。

  自读需要:

  (1)将生字表中的生字拼拼读读,注意它们的音和形。

  (2)将课文读通、读顺、读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自读课文。

  三、检查自读状况。

  1、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

  2、指名分节读课文并用我们的话说说每小节写了什么景色。

  3、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用你我们的。话概括一下。

  四、教导书写。

  1、第三认读生字词汇。

  2、剖析字型,教导描红。

  荒:上中下结构,“亡”不可以带点,与“流”比较不同。

  紫:上中下结构,与“紧”比较不同。

  3、作业:按笔顺在习字车上描红。

  五、小结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自身品读课文,感受北大荒的美,你感觉它美在哪些地方用笔作下标记。

  2、搜集北大荒的风光图片。

  二、谈话激趣:

  上节课,大家知晓北大荒是个美丽的地方,这节课,大家将进一步领略北大荒的美景,看谁读得有感情,看谁看到的景色多。

  三、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课文第一自然段告诉大家什么?

  2、练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过渡:9月,一到北大荒,第一映入眼帘的是天空,北大荒的秋季的天空是如何的呢?在你眼里美吗?

  1、学生出示搜集的图片,教导学生观察,书上写了哪些景物?都有哪些特征?分别用笔划出来。(天空流云)

  2、小组讨论后交流,适当时师点拨

  ①理解“一碧如洗”。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一样,很美丽。

  ②指名说天空的流云是哪种?出示第二句话。

  ③天空中的流云,转眼间变成一道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课件演示),难道流云只有这几种颜色吗?让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还会有什么颜色呢?

  ④老师这也采集了一些颜色,请看——(课件演示:粉红、金黄、雪白、乳白、桃红、鹅黄、玫红、墨绿、碧绿……

  ⑤色彩真多呀!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它吗?(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

  (3)教导有感情朗读,训练背诵。

  2、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过渡: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那里的小河又是哪种呢?

  (北大荒的秋季小河清澈见底)字义以加理解“清澈见底”。

  (2)考虑:你感觉这个自然段美在哪儿?

  (3)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好似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①谁能将“好似”换个词汇,意思不变,再来读读这个句子?(好象、仿佛等词)。

  ②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为何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由于一碧如洗的天空倒映在清澈见底的河水里,使小河看上去更蓝了,看上去就像一条透明的蓝绸子)

  ③教导朗读。

  (4)教导朗读第二句话。(倘若你是一条小鱼,游动在如此清澈的河水中,你该如何表达此时的心情?)练说表达心情。

  (5)学生质疑说说不懂的地方

  (6)分男女人读第三自然段,训练背诵。

  3、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过渡:见过了一碧如洗的天空和清澈见底的小河,还有那个地方美呢?(北大荒的原野)

  (1)考虑: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原野的特征,请你找到并划出来。

  从那里看出原野热闹非凡的?

  (2)自由读课文考虑上面的问题。学生自由发言。

  (3)引导:大豆会笑吗?高粱会演唱吗?这句话把大豆和高粱当做人来写了,这种写法叫拟人。如此写有哪些好处你能领会出来吗?(更能表现原野的热闹非凡)

  (4)自由读课文,边读边领会应用什么语气读?(欢快热烈的语气)

  (5)指名读——-比赛读

  (6)小结:作者用一句话概括写出原野的特征——-热闹非凡,然后再从豆荚、高粱、榛树将它写具体,如此的句子关系就是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办法,概括写的句子就叫中心句。大家在将来的写作中要加以运用。这一段的中心句第一句。(学生用笔画出中心句)

  (7)质疑:学生说出自身不会地方加以讨论解决

  4、学习第五自然段

  过渡: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到了秋季不只景色美丽而且能给大家带来丰富的物产。考虑:那句话最能体现北大荒是收获的季节?

  (1)“大豆摇铃千里金”体现了北大荒是收获的季节。

  (2)学生试着有感情的朗读

  5、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

  依据老师的板书说说北大荒没在哪?(北大荒的秋季美在一碧如洗的天空,美在清澈见底的小河,美在热闹非凡的原野,更美在它丰富的物产,所以大家应该深情的赞美它。)齐读:啊,北大荒的秋季真美呀。

  四、引发想象

  从刚才同学们的表现来看,同学们对课文有了肯定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跟随音乐去朗读去感受北大荒美丽的风光。

  五、巩固训练

  1、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办法写一片断,“校园真美啊……”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季》教材

  教学需要: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法。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知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筹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一叶落而知秋。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季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季是哪种?让大家一块去看看。

  (齐读课题)

  二、讲读课文

  1、让大家抬头看看,北大荒秋季的天空如何?请小朋友读第二自然段。

  2、(显示天空图片)北大荒的天空如何?

  一碧如洗:蓝天仿佛被冲洗过一样,很亮丽。

  3、北大荒的天空一碧如洗,非常美,到了傍晚,绮丽的晚霞更令人陶醉。

  ①西边的天上会有哪些?读————(显示)

  ②这部分流云是如何变化的?读————(显示)(欣赏流云图片)

  ③“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色彩真多呀!你能用学过的成语来形容它吗?(五彩斑斓、五颜六色等)

  4、文中把多彩的流云比作什么?

  5、这是一幅多美的图画呀,让大家边读边想象那美丽的画面。训练朗读和背诵。

  6、小结:有个小朋友见到这样美丽的画面,不由自主地说:“(显示)啊,北大荒秋季的天空真美呀!”

  学习第三自然段

  1、大家抬头看见一碧如洗的天空,低头又看见什么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你们看到了什么?小河给你什么印象?(显示小河图片)

  清澈见底:清而透明,能看见河底。

  3、出示:小河清澈见底,好似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怀抱里。

  作者把小河比作什么?为何把“小河”比作“一条透明的蓝绸子”。你能用“由于……所以……”来回答吗?

  4、倘若你是一条小鱼,在这清澈见底的小河里,会做什么?心情如何?(讨论后回答)

  5、游览到这儿,你想说什么?(啊,北大荒秋季的小河真美呀!)教导朗读,背诵。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放眼望去,北大荒的`原野上如何?

  热闹非凡:十分热闹,热闹得超越一般。

  2、从那里看出原野热闹非凡的?携带问题默读第四自然段

  3、指名读大豆会笑吗?高粱会演唱吗?这句话把“大豆”和“高粱”当作人来写了,如此写更能表现出原野的热闹。教导读“哗啦啦的笑声”、“乐呵呵地演唱”,读出农民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

  4、你们瞧,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的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如何?读————(显示)

  5、教导朗读,读出原野的热闹和人民兴奋的心情。

  训练朗读,背诵。

  6、这个时候你想说些什么?(啊,北大荒秋季的原野真美呀!)

  学习第五自然段

  1、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北大荒的秋季有哪些收获呢?速读课文。

  2、(显示)“大豆摇铃千里金”,这句话就描写出北大荒丰收的景象,告诉大家北大荒的秋季是个收获的季节。

  3、引读:你瞧,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

  4、宝物图片欣赏

  5、小结:北大荒的秋季不只景色优美,而且物产丰富,让大家看了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显示:啊,北大荒的饿秋季真美呀!)

  教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三、概括全文

  1、课文学完了,你们感觉北大荒的秋季美吗?你能说说它美在哪儿?

  2、北大荒原来是一片荒芜,无人烟,目前为何变得这么美丽富饶呢?

  (由于这里的大家很勤劳,他们用我们的双手创造了这美丽的家园。)

  四、作业

  这篇课文写得很美,把你觉得最美的一段读给大伙听,美要大伙一块儿推荐。

 
标签: 小学三年级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