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2021小学习语文要点概括推荐

   日期:2021-03-2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724    评论:0    
核心提示:小学是学语文的基础与要紧时期,同学们若想要学好语文常识,同学们可以把核心常识用笔记下来,归类整理,下面是我们为大伙精心收

小学是学语文的基础与要紧时期,同学们若想要学好语文常识,同学们可以把核心常识用笔记下来,归类整理,下面是我们为大伙精心收拾的有关2021小学习语文要点概括推荐,期望对你们有帮!

小学毕业考试知识点课文复习资料

1、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试知识点

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

5、写作办法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

2、小学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

1、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

★《山中访友》

1、作者:李汉荣

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 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所有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

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何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云雀、落花、落叶等所有自然界的朋友。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所有都称之为朋友,如此写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读读下面的句子,领会如此写有哪些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使用方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打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办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非常不错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

1、作者:郭枫

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

想一想伴随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大家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填空:作者看到一只孤零零地在草丛中爬行的小虫,把它想象成了 ;看到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把它们想象;看到振动翅膀的甲虫,把它们想象 ;看到推着食物行走的甲虫,把它们想象

4、中心思想:作者以奇异的想象,追伴随一只爬行的小虫,对草虫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从中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对小生物的喜欢之情。

5、写作办法: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点。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运用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示在大伙面前。

2、单元重点课文:《詹天佑》《怀念妈妈》

★《詹天佑》

1、重点问题:

课文是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

詹天佑开凿居庸关使用的是开凿八达岭使用的是。

2、中心思想:课写了国内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克服重重困难主持修筑京张铁路, 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卓越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3、人物评价:詹天佑是一个的人。

★《怀念妈妈》

1、作者:季羡林

2、标题含义:怀念两个妈妈:亲生妈妈和祖国妈妈。

3、重点问题

我的祖国妈妈,我是首次离开她。不知晓为何,我这个妈妈也频来入梦。

答:频来入梦的意思是祖国妈妈常常到梦中来。作者离得远远的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特别作者是首次离开祖国,犹如小孩离开妈妈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所以祖国妈妈不断在梦中浮现。

然而这凄凉并不同一般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答:凄凉是由于作者身在异国小城,心中有哀愁、有思念;甜蜜是由于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他们是那样结实地烙印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伴随着他,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

4、中心思想:本文表达了作者对亲生妈妈永久的思念和悔恨,对祖国妈妈不变的爱意和崇敬。

5、写作办法:课文以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妈妈--

3、单元重点课文:《没钱人》《的听众》

★《没钱人》

1、作家作品:这是作家写的一个小说,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等 。

2、重点问题:

段落: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怎么说呢?这是闹着玩的吗?我们的五个小孩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有来!……为何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问题:这一段使用了什么写法?讲解词汇忐忑不安的意思,并剖析桑娜当时的心理?

答:本段写法:,省略号的连续运用,表明桑娜当时的心理活动时断时续,逼真地写出了桑娜的。忐忑不安形容心神不安定。桑娜抱回孤儿后,面对我们的五个小孩,她紧张、担心,她不知晓老公会怎么说,a感觉自己如此做给老公增加了负担,感觉对不起他;她担忧老公忽然回来,b不知晓如何告诉老公自己把孤儿抱回家的事。c但她宁愿让老公揍一顿,也要收养孤儿。

3、中心思想:赞扬了桑娜和渔夫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其他人的美好品质。

4、人物评价:桑娜是一个的妇女。渔夫是一个的老公。

5、文章情节:课文记叙了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桑娜与渔夫主动收养已经过世邻居西蒙的两个小孩的故事。

★《的听众》

1、作者:落雪

2、重点问题:

我想你肯定拉得很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假如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答:a老人并没耳聋。b作为一位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老人听出我拉得并不好,更从我让人发现后筹备溜走的举动中,发现我缺少自信。她为维护我的自尊,帮我树立自信,让我有了面对老人拉琴的勇气,老人谎称自己耳聋。

3、中心思想: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忙下,由没信心掌握拉小提琴,到可以在各种文静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爱惜、鼓励青年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4、写作办法: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我的心理、行动的变化,一条是老妇人的语言变化。

5、文章情节: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忙下,由没信心掌握拉小提琴,到可以在各种文静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

4、单元重点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这篇土地是神圣的》

★《只有一个地球》

写作办法: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常见的说明办法有:下概念、分类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画图表、引资料等。说明办法与用途: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举例子具体真切;作比较突出强调;打比方形象生动

比如:地球所拥有些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讲,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地球,这位人类的妈妈,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漂亮壮观,平易近人。在群星璀璨的宇宙海洋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地球表面的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而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同茫茫的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1、作者:西雅图

2、重点问题:理解下面句子包含的意思

任何即将来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即将来临在大地的小孩身上。

答: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假如家园受到破坏,那样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己的伤害。这句话直接点明了人类的存活与大地的密切关系。

大地不是人类,而人类是是大地的。

答:大地不是人类:人类不是大地的主人,哪个也没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哪个也不可以凭着我们的爱好来对待神圣的大地。人类是大地:由于大地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离开大地,人类将没办法存活。

3、中心思想:本文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演说,他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4、写作办法:文体;文章结构总分总

5、单元重点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少年闰土》

1、作家及作品: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 5 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1、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他一生创作和翻译了很多作品,如小说集《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课文选自他的小说《故乡》。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2、重点问题

闰土向我讲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闰土什么样的特征?

答:雪地捕鸟--聪明能干,见多识广;看瓜刺猹--机智勇敢;

海边拾贝、看跳鱼儿--生活丰富多彩。

谈谈对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理解。

答:他们指我平常的朋友。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指我和平常的朋友生活的天地很狭窄,因为整天关在高墙深院里,与生活在海边的闰土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表达了我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流露了对农村丰富多彩生活的向往。

3、中心思想:课文通过作者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鬼灵精怪,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与对他的怀念之情.

4、写作办法:四件事情,作者写得有详有略,从不一样的方面表现闰土的特征。

5、人物评价:闰土是一个的农村少年。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1、作者:周晔。

2、重点问题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回忆鲁迅先生的哪几件事,说说他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答:叙述了四件事:谈《水浒传》、笑谈碰壁、热情救助黄包车夫、关心女佣。

①笑谈《水浒传》表现了他对青少年的关心和爱惜; ②谈碰壁表现了他对旧社会的痛恨;

③救护车夫则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④关心女佣阿三则表现他关心其他人胜过关心他一个人。

理解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困难碰壁吗? 这句话包含的意思

答: 四周黑洞洞的 ,比喻当时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连一点儿民主和自由都没。碰壁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从话语中,可以领会到鲁迅先生不怕挫折、不惧迫害的顽强斗争精神和革命的乐观主义态度。

3、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回忆,记述了伯父鲁迅先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几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对待学习的认真态度和痛恨旧社会、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作者对伯父的敬爱和怀念之情。

4、人物评价:鲁迅先生是一个的人。

6、单元重点:背默前4首古诗及书下注释。

7、单元重点课文:《老人与海鸥》《最后一头战象》

★《老人与海鸥》

1、中心思想:表达了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与海鸥对老人的那份让人震惊的情。

2、写作办法:描写人物办法主要有四种: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老人看着高空盘旋的鸥群,双眼里携带企盼;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老人把饼干丁非常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

3、文章情节:课文主要讲了的事。

★《最后一头战象》

1、作者:沈石溪,我还知晓他的作品《7、条猎狗》

2、重点问题:文章依次继续了嘎羧那几件事情?

答:记叙了嘎羧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情节。

8、单元重点课文:《伯牙绝弦》《月光曲》

★《伯牙绝弦》

1、资料袋: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年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故事,《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国内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明代小说家冯梦龙依据这个传闻创作了《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因为这个传闻,大家把真的知道我们的人叫做知音,有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标题含义:绝:斩断 伯牙绝弦:俞伯牙斩断琴弦

3、重点问题:背默课文、翻译诗句意思。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翻译: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翻译: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肯定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翻译:伯牙感觉世界上再也找不到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的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

★《月光曲》

1、资料袋:贝多芬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对世界音乐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有哪些用途,被尊称为乐圣。贝多芬生活道路很坎坷,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晚年失聪,只能通过书写跟人交谈。他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重重困难,一生创作了很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英雄》《运势》《田园》《合唱》。

2、标题含义:《月光曲》又叫《月光奏鸣曲》《月光》。贝多芬弹奏了两支钢琴曲,2、支是《月光曲》。

3、重点问题

想一想贝多芬为何要弹琴给盲人兄妹听;为何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答:弹1、曲由于贝多芬被女生热爱音乐、善解人意所感动;弹2、曲由于失明女孩爱音乐,懂音乐,贝多芬遇见了知音,激起了他创作的欲望和想法,所以弹完一曲,又弹一曲。

.听着琴声,皮鞋匠兄妹仿佛看到了什么?

答: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海面由平静→波涛汹涌,领会到乐曲由舒缓流畅→高亢激昂。

4、人物评价:从本课看出贝多芬是一个的人。

补充说明:《山中访友》、《詹天佑》、《没钱人》、《少年闰土》、《月光曲》、《伯牙绝弦》中需要背诵的部分,注意按课文填空、讲解词汇和句子的意思。重点复习一些句式变换,《日积月累》中的一些诗词、名句要会默写。同音字组词、形近字组词、写近、反义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说明办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这部分在《只有一个地球》一课。

3、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文重点内容

1、单元重点课文:《文言文两则》《匆匆》《桃花心木》

★《文言文两则》

1、作者:《学弈》选自《孟子o告子》。《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o汤问》。

2、重点问题:

①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翻译:难道是由于他的智商不如其他人怎么样?说:不是如此的。

②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翻译:我觉得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而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③孰为汝多知乎?翻译:哪个说你的常识渊博呢?

4、中心思想:《学弈》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两小儿辩日》体现了两小儿擅长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5、背诵并默写文言文两则

★《匆匆》

1、作者:朱自清。

2、重点问题:理解句子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声音,也没影子。答:作者把自己过去的八千多日子比喻成针尖上的水滴,把时间的流比喻成大海。日记看上去多么的渺小,消逝得那样快,悄无声息,不见踪影。表现出作者对时间飞逝十分无奈的愁绪。

★《桃花心木》

1、作者:林清玄。

2、中心思想:作者借树苗的成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掌握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办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靠性对人成长的要紧意义。

3、要紧问题

不仅仅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训练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答:不确定是指日常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日常的不确定,譬如生病、爸爸妈妈下岗、遇见自然灾难等。

2、单元重点课文:《北京的新年》

★《北京的新年》

1、作者:老舍先生

2、中心思想:文章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新年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风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欢。

3、写作办法:文章以时间为经线,以大家的活动为纬线结构全文

4、文章重点介绍了四天:腊8、除夕、初中一年级、十五

5、文学知识:中国传统节日时间排列顺序

①初中一年级、②十5、③端午节、④乞巧节、⑤中秋节、⑥重阳节、⑦腊8、⑧除夕

3、单元重点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

★《十六年前的回忆》

1、作者:李星华

2、中心思想:本文通过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爸爸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3、重点句子的理解:

①对我的问题一直非常有兴趣,一直耐心地讲给我听。这一次不知晓为何,爸爸竟如此含糊地回答我。

答:由于当时的局势十分紧急,不是同小孩谈心的时候,而且像预防革命的书籍和文件落到敌人手里这种事情,更不是几句话能说了解的。这里写出了李大钊同志对待亲人慈爱和善与对待工作认真严肃两个方面的统一。

②在法庭上,大家跟爸爸见了面。爸爸仍旧穿着它那件灰布旧棉袍,可是没戴眼镜。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

答: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爸爸虽受敌人的折磨,但依然沉着、慈祥。没戴眼镜乱蓬蓬的长头发说明敌人对李大钊施了重刑,平静说明李大钊经历残酷的折磨后依然坚强,慈祥充分体现了李大钊对亲人的爱。

4、人物评价:李大钊是一个的人。

★《为人民服务》

1、资料袋:这是毛泽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翻译:固:本来。或:有些人。于:比。人本来都是要死的,有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3、人物评价:张思德是一个的人。

4、背诵课文2、段

4、单元重点课文:《卖火柴的小姑娘》《凡卡》

★《卖火柴的小姑娘》

1、作者:丹麦作家安徒生。安徒生的作品还有:《丑小鸭》《拇指女孩》《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

2、文章情节:写了小姑娘为了暖和自己,次擦然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直至,最后。

3、重点问题:

①飞到那没寒冷,没饥饿,也没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姑娘离开了人世,在美妙的幻象中死去了。小姑娘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寒冷,只有饥饿,只有痛苦。

②她过去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块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两个幸福各指什么?

答:前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姑娘临死前是在美好的幻象中度过的,是幸福的;后一个幸福的意思是:小姑娘死了就没寒冷、饥饿和痛苦了。

4、中心思想: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姑娘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穷苦人民的同情,揭露了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

★《凡卡》

1、作者:俄国作家契诃夫

2、中心思想:这篇课文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运势,揭露了当时社会规范的黑暗。

3、主要情节:开始叙述圣诞前夜凡卡趁老板、老板娘和伙计们去教堂做礼拜的机会,偷偷地给爷爷写信;接着,凡卡在信中向爷爷倾诉自己难以忍受的悲惨的学徒生活,再三哀求爷爷带他离开这儿,回到乡下去,并回忆了乡下生活的两个情景;最后写凡卡把写好的信塞进邮筒里,最后以梦结束。

5、单元重点课文:《跨越百年的魔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跨越百年的漂亮》

1、作者:梁衡

2、标题含义:漂亮不止是居里夫人的漂亮相貌,更是她所体现的坚定执著、为科学捐躯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贵人格。

3、中心思想:这是一篇赞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以漂亮为主线,表明了居里夫人的漂亮不在于相貌,而在于心灵和人格。

4、重点问题:

这种可贵的性格特点和高远的追求,使玛丽o居里几乎在完成这项伟大自然发现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生活意义的发现。

答:这种可贵的性格特点和高远的追求是指居里夫人有坚定、刚毅,有远大、执著的追求,这项伟大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发现了放射性金属元素镭,生活意义的发现是指居里夫人了解了生活的价值并不在于年青美貌、资金名利,而在于为科学作出贡献,为人类作出贡献。

5、人物评价:居里夫人是一个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作者:叶永烈

2、标题含义:只须擅长观察,不断发问并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日常发现真理。

3、主要情节:1、个事例是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发现水的漩涡的旋转方向和地球自转有关。2、个事例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使紫罗兰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很多实验,终于创造了酸碱试纸。3、个事例是一位奥地利大夫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剖析,判断出凡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在做梦的常见规律。


2021小学习语文要点概括推荐有关文章:

★ 小学习语文要点总复习资料推荐2021

★ 小学2021语文要点概括总结

★ 2021小学人教版语文要点概括大全

★ 2021小学习语文期末考复习资料整理

★ 最新的小升初语文考试要点大全2021

★ 小学习语文最新要点概括总结2021

★ 2021小学人教版语文要点概括大全集

★ 2021小学习语文要点总结整理小学六年级

★ 小学各年级语文要点全方位汇集整理2021

★ 小学习语文阅读理解答卷方法超全整理总结2021

 
打赏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