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高中一年级高中二年级区别在于,此时复习力学部分常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试考纲相结合,特别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高能力,填补常识、技术的空白。智学网高中三年级频道为你精心筹备了《高三历史复习要点》助你金榜题名!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
元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一省制的中枢权力机构
元朝打造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元朝中后期,宰相权势过重.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引起政局动荡。
2、棉纺织业的进步
元代黄道婆竞价一流的纺织技术.全方位改革内地落后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是新兴的手工业部门。柔软结实的棉布日益时尚,到明代后期已取代丝、麻、毛,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元代承前启后,烧成了着名的青花和釉里红.开始进人彩瓷生产时期。
3、科技收获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是国内古时候最精密的一部历法。它以:365、2425日作为一年,同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实质时间只差26秒。
元代出现珠算法。
元代王祯的《农书》是一项要紧的农学收获。
4、文学和艺术收获
散曲和杂剧元散曲是元代兴起的新诗体。元代北方区域兴起了杂剧。散曲和杂剧合称元曲,关汉卿、马致远等是最为着名的元曲作家。
绘画艺术元代南方士人的郁闷心情更通过山水画作抒发出来。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
1、背景
①经济危机使美国陷入困境。
②当时的美国胡佛政府基本延续传统的自由放纵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
③1933年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新政。
2、内容
①整顿财政金融②实行工业复兴法③调整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保障,推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3、新政特征:
是在保留资本主义规范的首要条件下,政府全方位干涉经济。
4、用途
①在一定量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紧急破坏,加快了生产力的恢复。
②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的生活情况有所改变,缓和了阶级矛盾,防止了法西斯势力的上台,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③开创了国家干涉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很多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标志着资本主义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涉经济的年代。
④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高中三年级历史必修三要点:英国君主立宪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背景:
根本缘由:封建统治妨碍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
直接缘由: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权力来自国王,和议会发生矛盾。
过程:1640年—1688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2、《权利法案》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议会获得胜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内容:
1689年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事权等方面限制了国王权利。
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它标志着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影响:
“光荣革命”后,英国的贵族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实行集体统治,统治方法从人治走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长期稳定进步时期。
3、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①内阁包含的意思:内阁原来是指国王召集亲信大臣商议国家机密的秘密小房间,后来指决议国家大事的行政班子。
②首相规范的形成。18世纪,内阁的首脑“首相”取代国王主持内阁会议。国王渐渐退出内阁,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从此成为一种象征。1、任首相:1721年沃波尔。
③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规范。
④维多利亚女王时期,让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阁,该党的领袖就是理所当然的首相。
⑤19世纪中期,责任内阁规范确立。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影响:
①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进步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各派可以通过议会斗争达成我们的政治主张,把政治斗争规定在一个相对有序的状况中,防止了非必须的暴力冲突,对社会稳定起着要紧用途;
③大大削弱了国王的权力,使英国走上资本主义民主化的道路;
④是世界上1、个打造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为世界非常多国家树立了一种模式。
高三历史复习要点
专制主义的进步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法,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实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打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大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进步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打造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法和中央集权的政治规范有机地结合在一块,正式打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规范。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规范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规范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健全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升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规范进一步健全。
5、北宋加大
北宋初年,大力加大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规范进一步加大。
6、元朝新进步
为了加大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规范。这是加大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间谍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规范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