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标式与具体事件
这是针对某一具体事件或专题而用的办法。以坐标原点为一历史事件,以坐标纵轴来表示此事件发生的前因与后果,以坐标横轴来表示此事件发生过程中所涉及的各色人物之态度看法及行为等,以如此的直观方法把某一历史事件的很多方面全都考虑进去,能够帮助大家对此事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譬如大家在学习洋务运动这一节中,剖析洋务运动出现是什么原因与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在这场运动中,洋务派、顽固派最高当权者各持何态度又各自采取了什么行动。采取如此的办法来学习,有益于大家理清思路,把握重点。
2、提纲式与总体复习
我在临近考试复习历史时总是使用这种最常用也是效果最好的复习办法。这需要学生在熟练学会教程的首要条件下,以列提纲的形式把教程常识内容重现出来,事实上说白了就是能把教程目录默写出来。可不要小看这一点,它可以助你以迅速的时间把课本从头到尾复习一遍,当然在画这种常识结构图时要尽可能多地回想具体的细节和考虑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大伙在学习累的时候,可以如此在纸上画一画,忆一忆,既休息了大脑,又复习了常识。
3、点线面结合与人物评价
学历史,免不了涉及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我觉得作为高中生,对历史人物评价问题把握以下基本的三点即可:点即出发点,立场,是历史人物言论行为的初衷;线即历史人物的活动是不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势头这条总线;面是指结合其功过得失综合对其作出的全方位评价。譬如评价中国近代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曾国藩,既要看到他作为封建官员所持的立场,从而理解其镇压起义军时的残酷凶狠,又要看到他作为洋务派所具备的求强御侮的进取精神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步所做出的贡献,综合这两方面大家再对其做出客观总体的评价。
4、先同后异,同中再求异
与事件比较题也是在学历史中常常遇见的,无外乎二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的地方,但我想这里有一个细节问题,就是应该先看其相同点,由于不相干的两事物是没办法做出比较的,相同点总是是较明显的,如此在作题时就会容易些。譬如,比较一下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既然同称鸦片战争,大家非常自然想到二者的关系,后者应是前者的继续和扩大,进而想到二者发动的目的和当时的国际背景都是相同的。再如,中日战争和中法战争的异同,同样在字面上大家可看到两次战争都是与外国列强进行的,对他们来讲都是侵略性的,都是对中国的掠夺。所以对那些碰到比较题无从下手的同学,应该掌握适当的办法,找到适合的切入点。
5、扩展+关键字与材料剖析题
材料题是大家在考试中势必会遇见的,也是感到比较棘手的。怎么样做,我想最基本的要抓住这两点。扩展是说在看材料时不应仅仅局限在材料本身,而应把思维进行延伸,把这段材料放到它所处的历史背景当中,考察与之有关联的历史事件,如此就会给大家一个完整的轮廓,便于在更大范围来搜索大家需要的信息。关键字是指材料中不起眼的容易为大家所忽略的信息,看上去无用的总是却是要紧的,譬如材料的出处,时间或者某个人物等,这类都是大家解题的重要。所以说,难的不是题目,而是大家的双眼能否看到这类细节。
古人说,念书,更要读好书。同样大家读历史,更要掌握怎么样读历史。探寻学习的办法,让历史的学习变得有趣而简单。同样地,历史不是简单地机械地让大家记住所发生的事情,大家学的时候也要思,从中吸取更为深刻的东西,这才是历史真的的吸引人之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惟有勤于考虑,方能明智。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历史复习办法
历史学习方案来喽!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