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大家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要紧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技的基础。伴随社会的进步、年代的变化,与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学在社会每个方面的应用愈加广泛,用途愈加要紧。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三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要点、教材及训练题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三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要点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要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大概是三位数,也大概是四位数。
公式:速度×时间=路程
每节车厢的人数×车厢的数目=全车的人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教材
教学目的1、通过整理和回顾本单元的常识,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对本单元常识的学会水平。
2、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办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提升计算能力。
教学难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筹备课件
教学过程
1、概括算法。
下面各题你会选择适合的算法吗?
(1)小军每分钟大约走65米,他从家到学校大约要走8分钟。他家到学校大约有多远?
(2)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没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个人?
(3)阳光小学每一个年级都有136人,全校6个年级共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考虑后与小组内同学讨论,然后集体交流。交流时说出各题选择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第(1)题应选择估算。由于无需求出准确结果,从题目可以看出问题是求大约多远,所以只知晓大概的结果就可
以了,因此用估算,65×8≈560;
第(2)题应选择口算,由于题目中的多位数是整百数,口算比较便捷,
200×2=400;
第(3)题应选择笔算,由于题目需要求出精确的结果,口算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就要进行笔算。
2、练一练。
1、口算下面各题。
20×470×312×3120×43×6+5
200×4600×821×4320×34×8+7
500×21000×732×21100×68×8+6
做完后说一说口算的办法。
(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多位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估算下面各题。
98×479×3102×5287×6
53×6212×4319×772×8
做完后说一说估算的办法。
(把多位数看成和它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或整百数去乘一位数,就得出了估算的结果)
3、笔算下面各题。
213×389×728×4507×5
213×6354×4146×9470×3
做完后说一说笔算的办法。
(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中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它的前一位进几)
3、课堂作业。
学校组织同学们去华山旅游,成人票每张125元,儿童票每张60元,有2位老师,9名学生,买票一共要用多少钱?
三年级上册数学6、单元训练题
1、填空题。1、计算300×2,可以算()个百乘2得()个百,也就是()。
2、计算13×3,可以先算()×3=(),再算()×3=(),最后算()+()=(),所以13×3=()。
3、40×5=()。
4、14×2=()。
2、判断题。
1、200×5的积的末尾有2个0。()
2、33×2=66。()
3、由于3×5=15,所以300×5=1500。()
4、13×2和2×13的积相等。()
3、计算题。(口算)
41×2= 12×4=
300×6= 13×3=
400×5= 2000×4=
40×4+8= 300×3+75=
4、解答卷。
1、学校买来20个羽毛球,每一个羽毛球2元,一共花了多少钱?
2、一个工程的修一条水渠,天天修70米,修了9天修完。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3、我有24元钱,姐姐的钱是我的2倍,姐姐有多少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