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一诗是一篇描写秋季的诗,它通过描写寒山、白云、石径、枫林所构成的一幅秋色图,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你会整理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要点吗?这里给大伙推荐一些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要点,欢迎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原文
山行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2月花。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要点
注释:
山行:在山中行走。
远上:登上远处的。
寒山:深秋天节的山。
石径:石子的小路。
斜:此字读_iá,为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
车:轿子。
坐:由于。
霜叶: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枫林晚:傍晚时的枫树林。
红于:比……更红,本文指霜叶红于2月花。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停下车来,是由于喜欢这深秋枫林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2月春花。
作者简介: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人,祖父杜佑是中唐有名的宰相和学者。公元828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以七言绝句著称,境界特别宽广,寓有深沉的历史感。如《赤壁》、《题乌江亭》、《过华清宫》、《泊秦淮》、《清明》、《江南春绝句》、《山行》等都是流传到今天的名篇。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全唐诗》收其诗八卷。
小学三年级语文山行教材
1、设计理念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需要打造在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己的常识构建与多元认识是本节课的出发点。其二,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办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领会感情,赏析意境,并领会作者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办法。
2、教学目的
1、掌握多音字“斜”,理解这首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与背诵全诗。
2、通过想象,感受诗中美的意境,领会作者写诗的情感。
3、初步学会学习古诗的办法,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
3、教学重点
理解、感悟、领会古诗的意境。
4、教学难题
通过知道诗人写诗的背景领会古诗的情感。
5、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前交流资料卡片。
1、师:昨天大家每一个同学都去搜集了关于诗人杜牧的资料,并且动手做了一张资料卡片,目前大家来交流一下,看看大伙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2、学生交流资料卡片后,师小结:目前除去教科书,还有其他很多渠道能帮大家获得更丰富的常识。
2、揭示课题。
1、师导入:这节课,大家一块儿赏析杜牧写的一首非常有名的写景古诗《山行》。
2、哪个想来读一读这首诗?
3、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个别朗读。
正音:斜
师解说关于古音的常识:大家知晓,古诗讲究韵律,诗句中末尾一个字韵脚相同,读起来就琅琅上口。所以这里可按古音念_iá。
4、学生齐读这句诗,再齐读整首诗。
3、理解诗意
1、师:之前大家已经学过不少古诗,同学们能借用课文的注释及查找的资料理解诗句的意思,目前大家就用学会的这种本领学习这首诗,看你理解了哪些诗句的意思,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看看老师同学是否能帮你解决?可以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学习。
2、学生合作学习。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重点理解以下几个方面:
A、理解“坐”的意思。
B、引导学生质疑,“白云生处”的“生”与“深”进行比较。
课件播放白云升腾的景象,帮学生理解。齐读这句诗。
C、“停车坐爱枫林晚”
师问:对这个晚字你有哪些不一样的理解?说说理由。
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用课件出示爱晚亭图片,边解说:老师也搜集到了关于“晚”字的另一种讲解。话说湖南长沙又个名胜叫岳麓山,山上有个亭子,有一年秋季,毛泽东主席到那里游玩,只见山前山后,山上山下,枫林就像火烧一样被人陶醉。毛__看到这种景象,想起杜牧的这两句诗,“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2月花”,就给这座亭子起名字为“爱晚亭”。从这个意义上讲,“晚”字可以理解为深秋的意思。不过在古诗词鉴赏中,关于这个晚字的讲解,到今天学者专家还存在着分歧,还有人觉得是时间长的意思呢!同学们在课外可以继续调查研究,做一个小小的研究者。
齐读这两句诗。
4、请一个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串起来讲一遍。
4、想象意境
1、师:整首诗向大家展示了深秋的美景,但全诗没一个“秋”字,请同学们反复朗读品味诗中的语言,你感觉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它叫你想象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2、学生自由朗读,想象描述。
3、师:是啊,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山行》是一幅色彩鲜艳,意境深远的画,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4、各种形式朗读古诗。
5、领会情感
1、师:大家常说,诗以言志。诗中的色彩,描写的景物都与诗人当时的心理有关系,心情好的时候,笔下的景物都诗那样有生气,那样明丽;悲伤哀愁不能志的时候,笔下就看上去萧瑟灰暗。所以知道诗人写诗的背景,就能更深的领会诗人的情感,更好的读懂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山行》的`写作背景。学生自由朗读
3、读了这部分资料,你能领会作者当时的情感吗?
4、第三多种形式朗读,配乐读。
6、拓展阅读。
师:刚刚大家借用工具书及查阅的资料理解诗的意思,然后展开想象感受了诗的意境,还通过知道诗人写诗的背景,领会了诗人的情感,下面大家就用这种办法来学习下面的两首诗,《望洞庭》与《江畔独步寻花》,可以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学习成就。
2、概要:这节课,大家重点学习了《山行》,拓展学习了两首诗,我想同学们肯定学会了古诗学习的办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