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三年级生物1、轮复习必修一选择题》,供大伙学习参考!
必修1(1~5章)复习题选择题部分
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是一类具备细胞结构的生物
B.蓝藻细胞具备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
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备流动性
2、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形成
B、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
C、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细胞质基质中加工
D、质粒和线粒体是既有核酸又有外膜的细胞结构
3、与酵母菌相比,硝化细菌具备的特征是w_w*w.k*s 5*u.c_o*m
A、无线粒体,只能通过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B、无固氮酶,只能以含氮有机物作为氮源
C、无细胞核,只能通过出芽生殖方法繁殖后代
D、无染色体,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
4、下列关于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分子均有还原性 B.葡萄糖和麦芽糖可被水解
C.构成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和果糖 D.乳糖可以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
5、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mRNA合成的同时就会有多个核糖体结台到mRNA上
B.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数目较多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D.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线粒体集中分布于细胞两端
6、下列对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专一性用途时,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试剂进行鉴别
B.纸层析法离别叶绿体色素的实验结果表明,叶绿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低
C.调查人群中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择有遗传病史的家系进行调查统计
D.鉴别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混合将来再加入待检组织样液中
7、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离别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是叶绿素b的是
、
8、溶酶体具备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实行功能时随着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 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况下溶酶体对自己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用途
ks5u
9、图1是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矿物质离子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离子跨膜进入根毛细胞的方法为( )
A. 自由扩散
B. 帮助扩散
C. 主动运输
D. 被动运输
10. 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靠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A.植物体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B.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C.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11.由图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不可以通过方法a运输
B.与方法a有关的载体蛋白覆盖于细胞膜表面
C.方法b的转运速率与载体蛋白数目有关
D.抑制细胞呼吸他们式a和b的转运速率均有影响
1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构成膜的脂质主如果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用途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部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13. 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合分别是( )
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4、下列关于呼吸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 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无需 的参与。该过程最后有 的积累
D.水平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15.某39肽中共有甘氨酸4个,现去掉这4个氨基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右图所示),则得到这部分多肽至少需要消耗水的数目、这部分多肽中至少含有游离氨基的数目与肽键的数目分别是( )
A.4、35、35 B.8、31、35
C.3、4、38 D.7、4、31
16、有人对不一样光照强度下两种果树的光合特质进行研究,结果如下表(净光合速率以 的吸收速率表示,其他条件适合且相对恒定)。下列有关剖析,不正确的是
光强(mmol光子/ )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龙眼
光能得用率(%)
-
2.30
2.20
2.00
1.80
1.60
1.50
1.40
1.30
1.20
净光合速率(umol / )
-0.60
2.50
5.10
6.55
7.45
7.90
8.20
8.50
8.50
8.50
芒果
光能得用率(%)
-
1.20
1.0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0.60
净光合速率(umol / )
-2.10
1.10
3.70
5.40
6.50
7.25
7.60
7.60
7.60
7.60
A.光强大于0.1mmol光子 / ,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借助率渐渐降低
B.光强小于0.5mmol光子/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
C.光强大于0.7mmol光子/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原因是 浓度
D.龙眼的光能借助率大于芒果,但龙眼的总光合速率反而小于芒果。
17.新陈代谢的进行不只需要酶,而且需要能量。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ATP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B.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ATP
C.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源自ATP D.线粒体是合成ATP的惟一场合
18.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有:
①神经细胞、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是都有细胞周期,但化学成分却不断更新
②T2噬菌体、肺炎双球菌、烟草都含有DNA
③抑制细胞膜载体活性及线粒体功能的原因,都会干扰帮助扩散
④蓝藻细胞中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也能进行光合用途
⑤酶加速反应进行的原理是酶能减少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⑥人体内不再分裂的体细胞中共有46个DNA分子
⑦蛙的成熟红细胞常被选为获得纯净细胞膜的材料
⑧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只有中心体
A. ②③⑦⑤ B. ①②⑤⑥⑦ C. ①②④⑤ D. ②⑤⑥
19.下列关于细胞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时,产生的水分子的H全部源于氨基
②原核细胞中同时含DNA和RNA,但只有DNA是遗传物质
③动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糖类,植物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脂肪
④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⑤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与有丝分裂有关
⑥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基本相同
A.①③④⑤ B.①③⑤⑥ C.②③⑤⑥ D.②④⑤⑥
20.下表是某同学为验证酶的专一性而设计的实验策略,a~d代表试管,①~⑦代表实验步骤。对该实验策略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a
b
c
d
①
淀粉溶液
2ml
蔗糖溶液
2ml
唾液淀粉酶溶液2ml
唾液淀粉
酶溶液2ml
②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③
将c倒入a,将d倒入b
④
50~65℃温水中水浴加热10min
⑤
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溶液2ml
⑥
37℃恒温水浴
⑦
观察并记录颜色变化
A.淀粉酶的用量是自变量 B.②和④会干扰酶的活性
C.②﹑④和⑥的温度设置错误 D.④和⑤的顺序有误
双选题
21、右图表示植物体内的某些代谢过程及物质变化。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X物质
CO2
糖
Y物质
④
③
②
①
A.X代表光合用途中产生的三碳化合物,Y物质可代表丙酮酸
B.①、②、④过程均可以产生还原性氢
C.②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③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①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④过程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也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2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长期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B.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保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C.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D.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23. 在人肝脏细胞生理活动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细胞器有
A.核糖体 B.细胞核 C.线粒体 D.叶绿体
24、下列实验组合,正确的是
实验名字
测试办法或试剂
结果或颜色反应
A
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产物酒精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由蓝变绿再变黄
B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
甲基绿使R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DNA呈现红色
C
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测试和观察
苏丹Ⅲ染液处置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D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目的动态变化
显微计数法
观察记录数值,制成坐标曲线
25.下列实验操作办法或结果,不正确的是
A.测试还原糖时可用番茄汁代替苹果汁做材料,用苏丹Ⅳ代替苏丹Ⅲ
B.用光镜观察洋葱细胞质壁离别时,可看到细胞壁、细胞膜
C.用纸层析法离别色素时扩散最快的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胡萝卜素
D.用光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时,可看到细胞壁、染色体和高尔基体
答案及分析:
1、D
2、答案:A
分析: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壁形成,而细胞壁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故答案A正确。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能观察到纺锤体和中心体,所以答案B错。分泌蛋白合成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故答案C错。质粒是只是环状的DNA,线粒体是双层膜的结构里面有DNA,故答案D错。
3、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有什么区别及微生物有关常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酵母菌为真核生物,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但是需氧型生物,进行有氧呼吸,A错。硝化细菌无固氮酶,但能借助无机氮NH3作氮源,B错。硝化细菌无细胞核,但进行分裂生殖,不可以进行出芽生殖,C错。硝化细菌为原核生物,无染色体,所以只能在DNA水平产生可遗传变异,D正确。
4、A
糖类分还原糖和非还原糖,其中还原糖指可被氧化充当还原剂的糖。容易见到的还原糖有葡萄糖,果糖,五碳糖等,所以A对。葡萄糖是单糖不能被水解,B错。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其单体是葡萄糖,C错。乳糖的分子结构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半乳糖缩合形成,需水解成单糖后被吸收,D错。
5、A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MRNA合成在细胞核中进行,而核糖体结合到mRNA上进行翻译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因此mRNA合成的同时不会结合核糖体,A项正确。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的形式有关,所以唾液腺细胞核胰腺细胞等具备分泌功能的细胞中含有些高尔基体多,B项正确。核孔为酶和mRNA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项正确。吸收和转运营养物质时需要耗能,故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在吸收物质时集中分布在细胞两端以提供能量,D项正确。
6、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书本实验常识,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A选项碘液只能与淀粉反应,不可以与蔗糖反应,因此不可以用磺液鉴别,A错。溶解度越高,扩散越快,叶绿素b在层析液最下端,因此溶解度最低,B正确。调查遗传病发病率,因在人群中随机取样,C错。鉴别蛋白质,应先加A液,再加B液,D错。w_w*w.k*s 5*
7、A
叶绿素的吸收区有两处:波长640~660nm的红光部分和430~450nm的蓝紫光部分。叶绿素a在红光区的吸收峰比叶绿素b的高,而蓝光区的吸收峰则比叶绿素b的低,也就是说,叶绿素b吸收短波长蓝紫光的能力比叶绿素a强。 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带在400~500nm的蓝紫光区,它们基本不吸收红.橙.黄光,从而呈现橙黄色或黄色.
8、D
本题考查溶酶体与酶、运输等的关系,考查综合剖析能力。
水解酶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溶酶体是生物膜系统,在消化细胞内的物质时要吞噬这部分物质,形成具备消化用途的小泡,所以溶酶体实行功能时要发生膜成分的更新, 的运转方法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正常状况下机体也要产生衰老、凋亡细胞,死亡后溶酶体要对他们进行分解消化。
9、C
考查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结合图示可以看出,该矿质离子的跨膜运输有两个特征:一是逆浓度梯度,二是消耗ATP,故应为主动运输。
10、B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结构特征—具备肯定的流动性,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的融合依靠于细胞膜的流动性,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过程是外排用途,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是内吞用途,内吞和外排用途均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直接的关系;而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
11、C
剖析坐标曲线可以看出,a为自由扩散,b为帮助扩散(或主动运输)。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通过自由扩散(即方法a)运输,因此A错误;方法a与载体无关,只与浓度有关,因此B错误;方法b的的转运速率与载体的类型和数目有关,因此C正确。抑制细胞呼吸,能量提供不足,致使主动运输受阻,而与自由扩散(帮助扩散)无关,因此D错误。
12、A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与膜蛋白有关,因此A正确;结构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少量的固醇,不含有脂肪,因此B错误;有氧呼吸的1、阶段和2、阶段都会产生ATP,2、阶段发生线粒体基质中,3、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光合用途的光反用途阶段发生和叶绿体内囊体薄膜上进行,因此C错误;只有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因此D错误。
13、答案A
分析:CO2的固定是光合用途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有氧呼吸过程分三个阶段,2、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基质中,丙酮酸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在此过程释放少量的能量。
14、D
无氧呼吸的最后产物应该是乳酸或者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无氧呼吸无需O2参与,但是并没的积累,只在细胞质基质中参与反应,产生了无氧呼吸的产物。水平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所储存的能量更多,因此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15、D
16、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光合用途有关常识,考查学生的获得信息的能力、理解能力。从表中可以看出,光强大于0.1mmol光子 / ,随光照增强两种果树的光能借助率渐渐降低,A正确。光强小于0.5mmol光子/ ,随光照增强,净光合速率增强,因此光强小于0.5mmol光子/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B错。光强大于0.7mmol光子/ ,随光照增强,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强,因此光强大于0.7mmol光子/ ,限制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生态原因不再是光照强度,主如果 浓度,C正确。
17、C 18、C 19、D 20、A 21、AD 22、BC 23、AC 24、CD 25、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