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高中二年级生物要点整理总结

   日期:2021-01-16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06    评论:0    
核心提示:由于高中二年级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常识一定有肯定的欠缺,这就需要自己要拟定肯定的计划,更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

由于高中二年级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常识一定有肯定的欠缺,这就需要自己要拟定肯定的计划,更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一直我们的。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生物要点整理总结》,助你金榜题名!


  名词:

  1、向性运动:是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面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感性运动:由没肯定方向性的外面刺激而引起的局部运动,外面刺激的方向与感性运动的方向无关。

  3、激素的特征:①量微而生理用途显著;②其用途缓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用途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用途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4、胚芽鞘:单子叶植物胚芽外的锥形套状物。胚芽鞘为胚体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和成长锥有哪些用途。胚芽鞘分为胚芽鞘的尖端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的尖端是产生成长素和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胚芽鞘的下部,胚芽鞘下面的部分是发生弯曲的部位。

  5、琼脂:能携带和传送成长素有哪些用途;云母片是成长素不可以穿过的。

  6、成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单侧光刺激胚芽鞘的尖端,会使成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发生从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的运输,从而使成长素在胚芽鞘的尖端背光一侧成长素分布多。

  7、成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成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8、成长素对植物成长影响的两重性:这与成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类型等有关。一般说,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成长,高浓度范围内抑制成长。

  9、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成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的成长素向下运输,很多地积累在侧芽部位,使这里的成长素浓度过高,从而使侧芽的成长受到抑制的原故。解出办法为:摘掉顶芽。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10、无籽番茄:在没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上肯定浓度的成长素溶液可获得无籽果实。要想没授粉,就需要在花蕾期进行,因番茄的花是两性花,会自花传粉,所以还需要去掉雄蕊,来阻止传粉和受精的发生。无籽番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语句:

  1、成长素的发现:达尔文实验过程:A单侧光照、胚芽鞘向光弯曲;B单侧光照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成长也不弯曲;C单侧光照尖端罩有锡箔小帽的胚芽鞘,胚芽鞘直立成长;单侧光照胚芽鞘尖端仍然向光成长。——达尔文对实验结果的认识: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在单侧光照条件下影响胚芽鞘的成长。温特实验:A把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成长;B把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小块,放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一侧,胚芽鞘不成长不弯曲。——温特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并运到尖端下部促进某些部分成长。郭葛结论:离别出此物质,经鉴别是吲哚乙酸,因能促进成长,故起名字为“成长素”。

  2、成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成分是吲哚乙酸,成长素是在尖端产生的,合成无需光照,运输方法是主动运输,成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往下端,而不可以反向进行。在进行极性运输的同时,成长素还可作一定量的横向运输。

  3、成长素有哪些用途:a、两重性:对于植物同一器官而言,低浓度的成长素促进成长,高浓度的成长素抑制成长。浓度的高低是以成长素的最适浓度划分的,低于最适浓度为“低浓度”,高于最适浓度为“高浓度”。在低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促进成长的成效越明显;在高浓度范围内,浓度越高,对成长的抑制用途越大。b、同一株植物的不一样器官对成长素浓度的反应不一样:根、芽、茎最适成长素浓度分别为10-10、10-8、10-4。

  4、成长素类似物的应用:a、在低浓度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用肯定浓度的成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容易生根的枝条,可促进枝条生根成活;促进果实发育;预防落花落果。b、在高浓度范围内,可以作为锄草剂。

  5、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成长素促进,而成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6、赤霉素、细胞分裂素、掉落酸和乙烯。

  7、植物的一生,是受到多种激素相互用途来调控的。

  1、有氧呼吸:①场合:先在细胞质的基质,后在线粒体。②过程:第一阶段、C6H12O6→2C3H4O3+4[H]+少量能量;第二阶段、2C3H4O3→6CO2+20[H]+少量能量;第三阶段、24[H]+O2→12H2O+很多能量。

  2、无氧呼吸:①场合:一直在细胞质基质②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相同;第二阶段、2C3H4O3→C2H5OH+CO2②高等植物被淹产生酒精,;高等植物某些器官产生乳酸,高等动物和人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

  3、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有哪些不同和联系①场合: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②O2和酶: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不需O2,;第三阶段:需O2,第一、二、三阶段需不一样酶;无氧呼吸--不需O2,需不一样酶。③氧化分解:有氧呼吸--彻底,无氧呼吸--不彻底。④能量释放:有氧呼吸---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出2870kJ的能量,其中有1161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ATP中;无氧呼吸--1mol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共放出196.65kJ能量,其中61.08kJ储存在ATP中。⑤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4、呼吸用途的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它化合物合成提供材料。

  5、关于呼吸用途的计算规律是:①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3②产生同样数目的ATP时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葡萄糖物质的量之比为19:1。假如某生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的氧气量相等,则该生物只进行有氧呼吸;假如某生物不消耗氧气,只产生二氧化碳,则只进行无氧呼吸;假如某生物释放的二氧化碳量比吸收的氧气量多,则两种呼吸都进行。

  6、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比如:有氧呼吸、光反应、无氧呼吸。在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形成ATP的场合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基粒、线粒体

 
标签: 高二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