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历史试题的复习,是有效提升历史成绩的办法。对于这样的一种学习办法,你想要尝试一下吗?让大家来做一做我们为您筹备的这套试卷吧!以下是学习啦我们带来的2017年高三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高考复习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2017年高三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高考复习试题
选择题
士不可以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此岂独我大清之奇变,乃开辟以来名教之变曾国藩的上述檄文针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除革命党、咨议局、一般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报称美法愿共和。这表明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规范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
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公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并宣读誓言如下: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当时封建专制的清政府已经被推翻
B.此后中国开始以中华帝国纪年
C.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已基本达成
D.孙中山正面临袁世凯的有力挑战
1912年5月20日,23岁的上海《民权报》记者戴天仇,在报上发表了一篇只有24个字的时评短论《杀》,熊希龄卖国,杀!唐绍仪愚民,杀!袁世凯专横,杀!章太炎阿权,杀! 这篇杀气腾腾的短评得以发表的起因是
A.北洋军阀独裁卖国,激起民愤
B.上国外国租界集中,自由民主气氛较浓
C.南方控制在革命党手中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言论自由
1912年4月孙中山访察武汉后说:以南皮造成楚材,颠覆满祚,可谓为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这表明当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
A.湖北新军是辛亥革命的第一推手
B.辛亥革命是一次胜利的全民革命
C.长时段社会变革推进了武昌首义
D.部分洋务派官员转向了反清革命
近代前期某文件写道:各科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清廷及旧时管制、军制等课,并避讳抬头字样,应由各该书局自行修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该规定的目的是
A.为推翻清王朝做舆论筹备 B.打造近代教育规范
C.塑造民国民主精神 D.彻底废除科举规范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打造政权更要紧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打造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
史学界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褒贬不一,如有人认为这场由千百万群众参加的伟大战争,由于领导集团政治上过早的封建化,组织上不可以始终维持领导核心的团结,军事上策略决策一再失误,以及外交上缺乏经验,最后陷于失败。下列各项对此解析不正确的是
A.它否定了太平天国运动
B.它指出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C.它涉及天京变乱
D.它剖析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起因
范文澜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概括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根本起因时说:宗派、等级、享乐主义三种思想,总根源在农民阶级消极方面的狭隘性、保守性、私有性正是这些特质的反映,也决定了太平天国的势必崩溃。最能体现这些特质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天京变乱 D.提出《资政新篇》
有学者认为:向西方学习,需要适应和结合实质才有功效,洪秀全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这样的范例。洪秀全所开创的范例应该是指
A.进步资本主义与反封建相结合
B.社会改革与平均主义相结合
C.基督教与中国民间宗教相结合
D.军事斗争与政权建设相结合
综合题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人类通过政治规范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健全,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生产方法、民族和文化传统的不一样,人类的政治文明体现出复杂多样的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想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打破三代以来贵族政治的局面;第三回就是大家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
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
材料二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法达成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之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达成了对统治者的驯服,达成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由于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在笼子里,才不会害人。我目前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美国总统布什在国庆日演说
材料四 目前有一些看法,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其理由大致有两点:第一、关于革命爆发的起因。把革命的爆发归咎于革命者非理性的主观意志。第二,关于革命的后果。指责革命造成对社会生产的巨大破坏,直接造成军阀割据的局面,中断了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邱涛《辛亥百年论革命》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常识,指出周朝革命是怎么样打破部落政治局面的?汉朝革命又是怎么样打破贵族政治局面的?
据材料二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世纪中期,英国是如何用和平、渐进的方法达成政治权力转移,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常识,说明笼子指什么?美国是如何达成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常识,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进步总的趋向是什么?
材料四中的看法对辛亥革命全盘予以否定,显然是违背历史唯物主义看法的,试依据所学常识予以批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一样。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材料二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方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清帝逊位诏书》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将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一样之处。
《立宪时刻》
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不同,并剖析造成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一样的主要起因。
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常识,剖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
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怎么样看待这一论断的?
看了高三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高考复习试题的人还看:
1.高一下册历史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试题及答案
2.2016高三历史复习常识点
3.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分析
4.高中历史会考复习资料:太平天国运动
5.2015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6.高三历史《世界近代精神文明》高考冲刺训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