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高中化学:常考易错易混淆要点清单 2

   日期:2023-12-11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525    评论:0    
核心提示:方法5电解质溶液方应聘题的解题办法与方法  5、本方案内容主要包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盐类的水解三部分。从近十年的高考考试试题来看,水的电离与溶液pH的求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离子共存,是高考考试中常考不衰的...

  方法5电解质溶液方应聘题的解题办法与方法
  5、本方案内容主要包含: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盐类的水解三部分。从近十年的高考考试试题来看,水的电离与溶液pH的求算、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离子共存,是高考考试中常考不衰的热门内容。伴随大家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关与溶液有关的废水剖析与处置问题,将会与离子共存、pH求算及中和滴定一块融入将来的高考考试考试试题中。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可通过平衡状况剖析法进行比较剖析。
  (2)溶液的pH计算
  酸可直接计算,碱可通过pOH转换成pH。
  pH=-lg{c(H+)},pOH=-lg{c(OH-)},pKw=-lg{Kw}。
  25℃时,pH+pOH=14
  例题1: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四种溶液:①CH3COONa②NaHSO4③NaCl④C6H5ONa,按pH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④①③②B.①④③②
  C.①②③④D.④③①②
  办法:溶液pH的大小由两种状况决定,一是电解质本身的电离,二是水的电离,而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又决定于盐类水解程度的大小。此类考试试题需要准确把握酸碱的相对强弱,充分依赖水解规律判析。
  捷径:四种溶液可分成三组,②NaHSO4,电离显酸性,pH7;③NaCl为强酸强碱的正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pH=7;①④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均呈碱性,因CH3COOH的酸性较C6H5OH强,故pH值应为④①,以此得答案A。
  概要:此类考试试题解答的通常步骤为:先分组,然后再对组内物质依据电离与水解程度进行判析。题中溶液除为盐溶液外,还可能为酸或碱。如等浓度的八种稀溶液:①Na2SO4②H2SO4③NaHSO4④NH4Cl⑤NaHCO3⑥NaCO3⑦NaOH⑧Ba(OH)2,其p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②③④①⑤⑥⑦⑧。
  例题2:已知一种c=110-3molL-1的酸和一种c=110-3molL-1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缘由可能是()
  A.浓的强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B.浓的弱酸和稀的强碱溶液反应
  C.等浓度的强酸和弱碱溶液反应
  D.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办法:酸碱中和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制约,①盐的水解,②酸碱用量。解题时既要考虑酸碱的强弱,又要考虑酸碱用量的多少,两者缺一不可。
  捷径:题中两溶液中的c=c,使用中和假想法,如果是强酸强碱等体积混合,溶液肯定呈中性。现溶液呈酸性,说明酸过量,且需要是弱酸。以此得答案B。
  概要:中和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由两方面决定。该题给出c=c,故应从酸碱用量考虑。如未理解题意,极易从盐的水解进行剖析,故易错选C、D。
  方法6碳族方应聘题的解题办法与方法
  6、碳族元素,作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试题中,巳波及到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及锗、锡、铅三种元素的内容。
  此类考试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剖析、守恒剖析、方程式的合并剖析等。
  此类考试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分析、功用比较等。
  经典题:
  例题1:某二价金属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混合物跟足量盐酸反应,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该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B.1:2C.1:3D.1:4
  办法:借助假想法。将消耗H+和产生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5假想成消耗6molH+和产生5molCO2,然后再行剖析求算。
  捷径:设二价金属碳酸盐为RCO3,碳酸氢盐为R2,其物质的量分别为x和y。依据题意有:2x+2y=6mol,x+2y=5mol。解得x=1mol,y=2mol。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选B。
  概要:部分考生在解题时,将混合物中碳酸盐和碳酸氢盐的物质的量之比理解成CO32-和HCO3-,而出现错选D选项的较多。
  例题2:将1体积选项中的一种气体与10体积O2混和后,依次通过盛有足量浓NaOH溶液的洗气瓶和盛有足量灼热铜屑的管子
  A.Cl2B.COC.CO2D.N2
  办法:找对气体来源,剖析好气体去路。通过分析来龙去脉求解。
  捷径:A.Cl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Cl2全部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B.CO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不可以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发生反应:2Cu+O2图片2CuO,CuO+CO图片Cu+CO2最后得到的尾气是CO2,故C选项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C.CO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CO2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全部吸收,最后得不到尾气。
  D.N2与O2混合后,通过NaOH溶液,都没被吸收,再通过热铜屑,O2被吸收,最后得到尾气N2,所以D选项也为最后得到的尾气。
  故本题答案为CD。
  概要:本题的难题是对题意的理解。有学生误觉得选项中的某种气体混入氧气后,再按题意依次反应后的尾气仍然是原选项中的气体。这是对题意的片面理解。正确的理解是,尾气可以是原选项,也可以是其他选项。对于这种设问尽管比较少见。但只须认真阅读,题中的设问是可以理解了解的。
  方法7氮族方应聘题的解题办法
  7、氮族元素,作为元素化合物部分的重点内容,在近几年的高考考试试题中所占比率较大。其主要内容有氮族定义的剖析与判断、氮的氧化物的剖析与计算、硝酸及硝酸的性质剖析与计算、磷及磷的化合物的剖析与应用等。
  此类考试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剖析、守恒剖析、方程式的合并剖析、工业生产中的用量比较等。
  此类考试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分析、功用比较等。
  经典题:
  例题1: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3%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大家用NH4Cl溶液来处置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
  第二步:NH4NO2图片N2+2H2O
  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是氧化剂②NH4NO2是还原剂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③④⑤
  办法:依据方程式,对照叙述,从化合价、反应种类等方面综合剖析。
  捷径:NH4NO2==N2+2H2O这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NO2被NH4+还原生成N2,显然都是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以此得答案为D。
  概要:同一元素,假如一种显正价的微粒,另一种显负价的微粒,若它们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总是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如2H2S+SO2==3S+2H2O,NaH+H2O==NaOH+H2等。
  例题2:某金属单质跟肯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还原产物是()
  A.NO2B.NOC.N2OD.N2
  办法:据题可知,2mol金属失去的电子给了1molHNO3。可采取讨论试算的办法确定选项。
  捷径:令金属为+1价,失2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3价。
  令金属为+2价,失4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1价。令金属为+3价,失6mol电子,N被还原后显1价。选项只有C符合。
  概要:金属与HNO3反应后的价态,是该题求解的重要。部分考生因很难确定金属的价态,而导致没办法获得结果。
  方法8氧族方应聘题的解题办法
  8、氧族元素包含了初中化学中氧气、水,高中化学中的臭氧、过氧化氢,硫及硫的化合物等。内容多,常识广,且有时还可能扩展到硒、碲、钋等元素。因此对其解题办法的学会特别要紧。
  此类考试试题中的常规题,其解法有过量剖析、守恒剖析等。
  此类考试试题中的信息题,其解法有迁移类比、现象分析、功用比较等。因为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性质不同,故在解题时,还需要注意,反应进行时浓度变化引起的反应变化。
  经典题:
  例题1:向50mL18mol/L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为()
  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
  C.在0.45mol和0.90molD.大于0.90mol
  办法:依据方程式,将参加反应的硫酸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氧化用途,一部分为酸性用途,然后对其进行剖析。但又应该注意伴随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愈加稀,稀硫酸不可以与铜片反应,以此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依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值。
  捷径:浓H2SO4与足量的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图片CuSO4+SO2+2H2O,从方程式看,被还原的H2SO4应为所给H2SO40.90mol的一半,即0.45mol(中间值),但因为伴随反应的进行,H2SO4的浓度愈加稀,反应停止,故不可能等于0.45mol,肯定小于0.45mol。故答案为A。
  概要:该题存在着一个隐含信息,即伴随反应的进行,溶液的浓度渐渐减少,反应自行停止。在解题时需要特别注意此类隐含信息。
  例题2:为便捷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适当的是()
  图片
  办法:水平假想法。
  捷径:假设原98%硫酸的水平为100g,则98%浓H2SO4中有纯H2SO498g,水2g。
  则H2SO4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图片,可判断A正确,BC错误。D
  项是A项略作变形,
  图片
  以此得答案为AD。
  概要:将化合物或混合物按其组成进行拆分,在无机及有机考试试题中均有出现。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