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文综高效复习办法
政治
政治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与政治有关范围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学政治时,只有学会正确的记忆办法,才能扎实学会需要记忆的原理和常识要素。在此基础上,还应学会正确的答卷办法。
1、把书读乱法:将书本常识烂记于心
把书读乱事实上是一种高效念书法,看上去乱,实则更清,当真的做到书本烂熟于心的时候,政治的每个问题,都将是送分题。
看重课本中讲到的政治原理
课本常识是每门学科的基础,高考考试题目的拟定都来自于这类要点。
对于政治而言,无论是题目还是答案,对于课本入门知识的考核都高于其他科目,特别体目前哲学常识部分,答案模板多为原理讲解。因而,在政治的学习中,绝不可忽略书本常识。
在记忆过程中,建议联系实质生活,通过日常各种各样的事例来进行讲解,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培养常常翻阅试题的习惯
大家常说:习惯成自然。见的多,自然印象深。即便你不刻意去背诵,你也没过目不忘的能力,也要常常翻阅课本。在翻阅试题的时候,可以整理一个错题本,用来整理典型错题和常错题,对我们的错题更深入深思和研究,相信你必然会有新的发现。
恰如其分地借助辅导资料
高中的小孩一定深有感触,试题、辅导资料、教科书肯定是呈三分天下的局面,辅导书买了一箩筐,可以用上的没几本。在这里,大家建议,辅导资料够用就可,最好选几套模拟真题的辅导书本。每隔一段时间做一套,感受高考考试真题的出题思路,概要规律,找到是我们的答卷方法。
2、目录记忆法:从整体上把握课本内容
相信文综各科老师们已经强调过多次,目录记忆法可以帮助大伙从整体上把握课本内容,可以收成一览众山小的成效,但却从没告诉大家具体怎么样应用这一办法,
今天就为大伙一一曝光:
在记忆目录时,要掌握闭目考虑
在阅读和记忆目录时,绝对不能忘记考虑。只有积极地考虑,才能回想起每一个标题下的要点内容。假如遇见什么地方记不起来,立刻回去翻看,浏览一遍内容,扫描盲区,然后继续闭目考虑下面的内容。如此记忆迅速高效,而且更能够帮助形成完整的框架认知。
依据自己对课本的认知列出大纲
这一步骤是承接上一步而来的,大致学会常识内容后,就要形成书面的东西啦,抛开目录,根据自己对全书的理解,在笔记本上列出一个大致的提纲,画出思维导图。这对于未来的复习也将大有裨益,每次复习的时候,可以用来回忆内容,做到查漏补缺,引出更多细节与易忽视的内容。
3、点到为止法:政治答卷重要是答到点上
点到为止是回答问题时要答在重要要素上,即采分点!任何科目问题的答案在精不在多,假如你句句都在采分点,寥寥数句就能拿满分,不然,即便你长篇大论也不会,也拿不到高分。历年高考考试政治答案结构基本都是要点少量材料讲解。
在答出重点的基础上,看重答卷的全方位性
回答政治大题时,还要重视答卷的全方位性。譬如,在回答经济问题时,最好答出经济规律、企业政策、国家等方面的要点,如此才能不出现要点的混杂。如此看上去与点到为止法有点矛盾,事实上是统一的,全方位是指需要要答出要素,点到为止即不要过于啰嗦,以免多此一举。
重视答卷的逻辑性,重视原理之间的联系
回答政治大题,要看重原理之间的逻辑性。这就需要对政治原理进行归类,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和哲学四大板块进行分类,然后再细化填充详细内容。如此就会在你的大脑中形成一个逻辑结构图,对于记忆原理和回答大题都很有帮助。
抓住大题立意和中心,力求答卷规范化
面对政治大题时,认真读题、弄清题意是最重要的,学会解题需要和条件;第二,还要明确答卷中心,围绕中心来答卷;第三,还应该注意答卷规范化,编号答卷,每步注意描述了解答案论点。最后,简单讲解我们的看法或态度,作为概要,扫尾不拖沓。
4、时事联系法:结合时事,活学活用
政治科目的学习主要大多是以背诵为主,高考考试政治中的时事政治部分却并不是简单记忆背诵就可以解决的。天天坚持看新闻、关注时事政治,将事件与要点联系在一块,如此就能够帮助高考考试答卷。那样,该怎么样关注时事,活学活用呢?
有选择地看新闻和报纸,有目的地关注时事
新闻联播是知道国家、国际大事的窗口,是关注时事热门的最好渠道。此外,如人民日报、人民网、央视新闻等官方主流媒体都是知道和获得时事政治的绝佳渠道,这对于回答政治考试中的时事剖析题大有帮助。
熟练学会课本常识,有针对性地练习时事剖析能力
高考考试政治大题常常会交代一个时事背景,需要运用要点,进行剖析讨论。因而,在平常,还要有针对性地练习我们的时事剖析能力,自觉地根据考试的模式来操练:题目中的问题是用政治学原理如何剖析的?用经济学原理如何剖析的?与哲学原理又是怎么样紧密联系的?平常注意练习,在考试时遇见此类问题时,就可以迅速反应出有关要点作答。
历史
大伙常见觉得,历史是文综三科中比较适合死记硬背的科目,这就要考验同学们的记忆能力,然而,大家说过记忆也是有办法和方法的,大家为大伙整理了以下几个办法,期望能帮助到同学们学历史科目。
1、谐音记忆法:记忆历史常识的最好方法
历史科目的常识冗杂细小,朝代更迭,人名地名国名海量,大事件无数,记忆起来相当困难,运用谐音记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大家用谐音就能记成一把揪死,如此就化难为易,变死为活了,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幽默诙谐、轻松有趣的话语,活跃了思维,又记忆了常识。
2、时间串联法:按时间顺序串联历史常识
历史学科是一部以时间为主线的大事记。学会了时间的走向,根据时间来记忆对应的事件和有关常识,就比较容易学会整个历史常识。主要有有关联时间记忆法、时间运算法与时间推导记忆法。
比如:中国近代史上,根据时间顺序,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对应的时间分别是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等,记住了这类时间更替,学习效率就瞬间提升了90%。
有关联时间记忆
此办法需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历史上,有很多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同1月中,如此记住一个事件,就可以连带记住其他几个事件的时间。比较和不同记忆,必能提升记忆效率。
时间运算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时间运算。
具体有如此几种状况: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占据香港、台湾的时间是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以用列算式的方法推导:(1919-1840)-(1949-1919)=50年。
(2)比较距今时间远近。如:公元前594年与公元前459年,哪一年距今比较近?
(3)进行时间转换,不同纪年办法之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时间推导记忆
不少历史事件之间都具备内在的联系,假如你记住了一个历史事件,就能推导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有关内容。如:1917年,俄国10月革命;两年后发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打造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筹备;又过了两年,中共成立。通过线索推导,就能将多个事件联系在一块记忆。
3、分类整理法:将要点归类记忆
历史常识看上去杂乱琐碎,但实质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有规律可寻的,同学们可以参考这类规律和联系进行归类整理,就能明确记忆了。
看书的同时,简单地列要点提纲
在分类看书的时候,可以边看边记录,列写提纲,以时间、缘由、进步方向等多个角度为主线,去引导记忆。
整理历史专题,有计划地复习和记忆
同学们也可以整理出历史专题。如古时候政治史、古时候经济进步史、中国古时候科技史、中国古时候教育史等多个历史专题。整理完成后,再进行细化填充内容。如此一定能把书本上的常识熟记于心。
4、互联网构建法:构建框架,条理明确记得牢
从宏观角度讲,整个高中历史可以分为世界近代史、中国古时候史、中国近代史三大块。从微观角度讲,每一个历史定义都有它固有结构。如:每一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缘由、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从多角度入手,打造框架,形成互联网。
抓点
抓住每个历史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剖析骑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
串线
找出各事件中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常识线索。把这类事件的点串联在一块,形成完整的常识体系。
铺面
将某一时期内的全部历史事件组合到一块,构成一个整体的常识面。
地理
地理是三科之中最为中性的科目,让人们称为科学之母,主要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点与人文要点相互用途及其形成、演化的特点、结构、格局、过程、地域分异与人地关系等,是一门复杂学科体系的总称。在学地理时,要擅长联想和总结,同时结合地理学的特征,看重地图在学习和记忆中的运用,方能获得高效学习成效。
1、以图为纲法:巧用地图记牢地理常识
文科的同学们,学地理时,老师都会让大伙筹备地图、地球仪,当解说到有关地理常识的时候,会带领大伙看地图、地球仪,用其来辅助学地理常识,形象深刻,同学们学习起来也高效便捷,帮助大伙理解和学会要点。
张贴地图,有空就看
地理考试中,地图常识占据非常大的比率。同学们可在家里和学校各备一份,张贴在墙上和书桌上,空余时间浏览观看,图文结合,以图为纲,定位经纬。
填充地图,强化记忆
通过上一步的熟知记忆,这一步算是强化巩固。记忆了地图之后,拿出一张白纸,自己填充,省市、山川、河流、经纬度等多个方面的要点,在填充过程中,同时考虑各区域的气候条件、地点、地形地势、地域特征等有关联的要点,如此就真的做到了地理科目常识互联网的打造。
2、联想记忆法:用联想法巧记杂乱常识
美国著名的记忆术专家哈利洛雷因过去说过:记忆的基本法则是把新的信息联想于已知事物。把一样的、相反的、相近的事物联系在一块记忆,更能增强记忆成效。
关系联想记忆法
从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因果、从属、衍生关系等进行联想。如此层层布局,会让大伙感到地理常识多而不杂,杂而不乱,有规律可循。
形象联想记忆法
此办法与以图为纲法较为相似,均是图文结合,加深记忆印象,将要记忆的材料与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联系在一块,既利于激起记忆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由利于加深记忆。
如:新疆的地形特点可与新疆的疆的右半部分联系起来,三横表示三座大山,即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两田代表两大盆地,即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
情景联想记忆法
自己设定一个情景,将要记忆的要点内容放到这个情境中,置身其中,如此可以记忆深刻。
如:为何距离南极洲近期的大洲是南美洲,为何不是非洲和大洋洲?由于南美洲和南极洲都姓南,它们是一家人,有亲属关系,所以离得近。
谐音联想记忆法
这里主如果帮助大伙记忆零散、毫无规律的要点,很有效。
如:世界上国家面积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联系起来就是我家里没吧。这五个国家对应五个字,相信大伙,肯定能对上号吧。
接近联想记忆法
有的地理事物在时间或是空间上比较接近,可放在一块便捷记忆。
如:在复习亚马孙平原的有关常识时,可以从同一地理空间进行联想,想到亚马孙河的特征,该流域全年水量丰富,季节变化小;想到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树种丰富,因为人类破坏环境,使世界肺脏的净化用途减弱。
类似联想记忆法
依据地理事物之间的性质、成因、规律等方面的类似之处,发现其地理事物的共性,可以联想记忆。
如: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海洋气候区内的自然带相同,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对比联想记忆法
同学们可以借助两种明显有对立性的特征加以对比,你会发现地理事物的差异性,学会不同地理事物的特质,增强记忆。
如: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方最容易见到的运动形式,两者的充气压力分布、气流情况、天气情况均是相反的。记忆时,记住一种状况即可。
3、活用原理法:抓原理重理解巧答卷
高考考试地理主如果围绕各种地理原理内涵和常识进行考核,在学习时,要抓住地图、地球运动、气候、区位等要紧的自然、人文地理原理,在考试时,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
抓原理,重理解
原理就是大家常说的入门知识,只有稳扎稳打,夯实基础,最好先回归课本,研读和深思,当你真的学会和理解原理的意思,才能举一反三,在考试过程中,从容作答。
多练习,巧答卷
这里就要发挥了辅导资料用途啦,课上老师强调的重点习题,考试中容易见到的典型题型,需要大伙用心整理和采集,概要它们之间的规律,从中探索出有用的答卷方法。
4、总结记忆法:用总结的办法统筹常识
地理学科的信息含量大,常识庞杂,若没掌握概要和总结,将具备相似特征的常识归类,便捷整理和记忆。
对要紧的大块常识进行总结和概要
大模块的要点整理到一块记忆,如气候类的常识,剖析世界各地的气候种类分布、特征及成因。这种常识多用总结、演绎、比较、概括等剖析办法,就能轻松学会这种常识的本质和规律。
做题之后多总结,概要出答卷套路
这一办法最适用于同学们在做题之后,针对不同题型,概要总结答卷套路与模板,在不断地测试和练习答卷中找到思路,概要经验。这可以帮助同学们在未来的考试中,答卷更有层次、条理,更能找准采分点。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文综复习办法
文综答卷方法主观题篇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