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高中二年级上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要点

   日期:2021-01-07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31    评论:0    
核心提示:由于高中二年级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常识一定有肯定的欠缺,这就需要自己要拟定肯定的计划,更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

由于高中二年级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常识一定有肯定的欠缺,这就需要自己要拟定肯定的计划,更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获一直我们的。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上册语文必修三文言文要点》,助你金榜题名!


  一、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不”通“否”)

  二、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念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特殊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译为㈠用来……方法(方法、工具、依据等);㈡……的缘由(或缘由)。(今)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3、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无论,不论。(今)没。

  4、小学而大遗:(古)①小的方面;②一般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知识。(今)对儿童、少年推行初等教育的学校。

  5、句读之不知:(古)句子停顿的地方。(今)看字发出声音。

  6、今之众人:(古)普通人、一般人。(今)很多的人。

  7、吾从而师之:(古)跟随。(今)连词,表目的和结果。

  8、师不必贤于弟子:(古)不肯定。(今)无需。

  三、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2、吾师道也(动词,学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使用方法,以……为师)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军队)(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时候讲解经书的书)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的,他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断、估计语气,大概,可能)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5)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学于余(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6)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种,这部分)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四、词类活用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位名词作动词,低于)2、而耻学于师(意动使用方法,以……为耻)

  3、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或大的方面)4、位卑则足羞(意动使用方法,以…为羞)

  5、吾从而师之(意动使用方法,以……为师)6、吾师道也(名词作动

  五、文言句式

  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句)

  2、不拘于时,学于余。(介宾短语后置句、被动句)

  一、古今异义:

  1.蚓无爪牙之利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帮凶、走狗。2.金就砺则利古义:金属制品,此代指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黄金。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

  二、通假字:

  1.輮以为轮輮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2.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晒干。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4.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天分,资质。

  三、词类活用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天天。

  2、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利,形容词使动使用方法,使……快;輮以为轮/輮使之然也:(輮,通"煣","使……弯曲")

  3、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词作动词,游泳,游水。

  4、上食埃土:上,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5、下饮黄泉: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

  四、特殊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

  1、青,取之,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可译为“从”。

  2、青: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3、寒: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像是介词“于”,引出动作的对象,可译为“对”。

  (二)定语后置句: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利”是“爪牙”的定语;“强”是“筋骨”的定语。“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五、固定格式

  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无以,表示“没用来……的(方法)”。

  六、古今异义

  1、輮以为轮——古义:介词“以”+动词“为”,使……成为。今义:觉得。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3、用心一也/用心躁也——古义:两个词。用,介词,由于;心,心思。今义: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藏身。今义:把理想、期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5、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有学问有修养的人;今:人格高尚的人)

  七、一词多义

  于

  青,取之于蓝。(从,介词)

  而青于蓝(比,介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对于,介词)

  (2)而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转折,但是,连词)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而且,连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表修饰,连词)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表顺接,就,于是,连词)

  蟹六跪而二螯(表并列,连词)

 
标签: 高二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