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3年中考生物冲刺复习要点,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点: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字: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中间宿主:钉螺)、绦虫(寄生部位:人体小肠内)(米猪肉:含有猪肉绦虫幼虫的猪肉)。 (3)涡虫结构示意图,P6 身体前端呈三角形,后背两侧有一对黑色眼点,只感光,不成像。涡虫的口坐落于腹面,口内有一个管状的咽,咽可伸出体外,捕食水中的小动物,食物在肠内消化,从口排出,有口无肛门。 (4)预防血吸虫病:消灭钉螺;强化粪便管理;个体防护 (三)线形动物 (1)主要特点: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保护用途);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字: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预防蛔虫:注意个人卫生(不喝不干净的生水,生的蔬菜瓜果洗净,饭前便后洗手);严格管理粪便(不随地大小便,粪便要处置后做肥料) (四)环节动物 (1)主要特点:身体呈圆筒状,由很多彼此一样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字:蚯蚓、水蛭、沙蚕等 (3)蚯蚓的外部形态:长圆柱形,身体分节(使身体更灵活),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体壁有发达肌肉 (4)蚯蚓的运动:刚毛与肌肉配合,肌肉提供运动的动力,刚毛增大与土壤的摩擦力,使蚯蚓能在土壤中钻行。 身体变化:蚯蚓的前端先向前移动,身体伸长变细,前段锚定后,身体缩短变粗,拉动后端向前,渐渐向前移动。 (5)蚯蚓的呼吸:体壁毛细血管里的气体可与溶于体表黏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气体交换示意图)。 (6)蚯蚓与人类的关系:1、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改良土壤;2、能提升土壤肥力;3、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和食品;4、处置有机废物。 (7)蚯蚓中,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 (五)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点: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备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2)容易见到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贝壳退化)和章鱼(贝壳退化) (3)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食用、医用(乌贼的壳:海螵蛸,鲍的壳:石决明)、工艺品 有害:有些风险农作物,传播疾病,如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 (4)河蚌内部结构图及有关结构P12 (外套膜及贝壳保护用途;足运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完成呼吸;出水管和入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珍珠在外套膜形成,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5)珍珠的形成:当外套膜遭到微小砂粒等异物侵入时,受刺激处的上皮细胞即以异物为核,分泌珍珠质,一层又一层地将核包住,渐渐形成珍珠。 (六)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1)主要特点: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2)代表名字: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地球上类型和数目最多的动物)(节肢动物中类型最多和唯一会飞的动物) A主要特点:身体分为头、胸、腹部(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一对复眼、一个口器;乳房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有气门用于呼吸);体表还有外骨骼。 外骨骼的优点:保护;预防体内水分蒸发。 外骨骼的缺点: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故蜕皮。 B代表动物名字: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菜粉蝶、家蚕等。 2、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一)鱼类 1、鱼类的主要特点及代表动物 (1)主要特点: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用途游泳。 (2)代表动物:四大伙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 2、鱼所以可以在水中生活,有两个特征至关要紧: 一是靠鳍游泳获得食物和防御敌害 (a.降低阻力:身体分为头部、躯干部和尾部,呈流线型。b.保护:体表有鳞片、黏液。c.运动:脊柱能支撑身体,两侧附着有发达的肌肉,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提供动力。d.协调与平衡:鳍) 二是用鳃在水中呼吸 (当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时,水从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到鳃丝中的毛细血管中;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就从毛细血管渗出,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 3、鱼不能离开水是什么原因:其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很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可以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二)两栖动物 (1)青蛙生殖和发育的特征:水中产卵,体外受精 (2)主要特点: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代表动物:大鲵(娃娃鱼)、青蛙、蟾蜍、蝾螈等。 (4)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①鼓膜:感知声波。②鼻孔:呼吸时气体的通道。 ③四肢: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趾间有蹼,既能跳跃也能划水。④呼吸:用肺呼吸,同时,皮肤辅助呼吸。⑤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4)生殖:青蛙将卵产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过程。两栖动物的生殖不能离开水,还不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靠 (三)爬行动物 (1)主要特点: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明有坚硬的卵壳。 (2)代表动物:蜥蜴、扬子鳄、龟、鳖、蛇,等。 (3)爬行动物由于在陆地上产卵繁殖后代,因而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靠,是真的的陆生脊椎动物。 (五)哺乳动物 1、家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 (1)形态上:体表被毛--保温用途(恒温动物) (2)结构上:牙齿有分化,门齿、臼齿、犬齿。牙齿分化既提升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门齿切开食物,犬齿用于撕裂食物,臼齿适于磨碎)。 (3)生殖和发育上: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 (4)神经系统发达,可以灵敏地感知外面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准时作出反应。 2、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及主要哺乳动物名字 (1)主要特点: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2)主要哺乳动物名字:人、牛、狗、狼、猫、鸭嘴兽、袋鼠等。 3、兔(草食动物)的牙齿与狼(肉食动物)的牙齿比较P38 (兔子的牙齿只有门齿和臼齿的分化,没犬齿,这与其植食性有关;狼的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犬齿发达,这与其食肉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