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在国内是一种较为容易见到的树种,其品种复杂多样,是国内速生树种其中的一种。同时,杨树在国内的种植面积很广泛,常常会被种植在一些树木稀有的地方,主如果想让其种植成防护林。但杨树在进行种植栽培的过程中,常常会遭到外面环境与气候变化的干扰,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现象,并且发生病虫害的面积也在持续的扩大,紧急妨碍了国内杨树的正常种植,所以需要对杨树发生病虫害是什么原因进行剖析,找到有效的防治手段。以下是学习啦我们为大伙精心筹备的: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有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杨树病虫害综合防治建议全文如下:
【摘要】:正伴随林业的进步,对杨树的管理需要愈加高。为此,笔者结合林业工作实践,将杨树病虫害防治手段概要如下。1、杨树溃疡病1、症状辨别。3月中、下旬感病植株干部通常在皮孔的边缘形成小泡状溃疡病斑,病斑破裂后周围流淡褐色液体,遇空气变为黑褐色,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45月病斑周围形成隆起的愈伤组织,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紧急受害的树木,树皮上的病疤密集,相互联结,以致养分不可以输送,植株渐渐枯死。以3、4月发病较多。
【关键字】: 杨树病虫害;泡状溃疡;杨树溃疡病;溃疡症状;褐色液体;防治建议;愈伤组织;皮孔;干缩;症状辨别;
伴随林业的进步,对杨树的管理需要愈加高。为此,笔者结合林业工作实践,将杨树病虫害防治手段概要如下。
1、杨树溃疡病
1、症状辨别。3月中、下旬感病植株干部通常在皮孔的边缘形成小泡状溃疡病斑,病斑破裂后周围流淡褐色液体,遇空气变为黑褐色,最后病斑干缩下陷,中央有一纵裂小缝。4―5月病斑周围形成隆起的愈伤组织,形成典型的溃疡症状。紧急受害的树木,树皮上的病疤密集,相互联结,以致养分不可以输送,植株渐渐枯死。以3、4月发病较多。
2、防治对策。于4―5月及8月初,在主干上喷洒药剂,预防病菌侵染。药剂可用2∶2∶100波尔多液、30%福美砷40倍液,或40%多菌灵50倍液。
2、杨树烂皮病
1、症状辨别。干腐型主要发生在主干、大枝分叉处,发病后出现圆形、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挤压即流出褐色汁液。病斑干缩开裂,散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或雨后,病部出现桔黄色分生孢子角。病斑包围树干1周后,上部枯死。
枯梢型主要发生在一至四年生幼树和大树枝条上。初期暗灰色,症状不明显,当病斑飞速扩展绕枝干1周后,上部枯死。杨树烂皮病为真菌病害,病原有2种,均为弱寄生菌,侵染成长不好的、树势衰落的树木。
2、防治对策。加大管理,促进树木旺盛成长,以提升抗病能力。春、秋天发现病斑准时刮除,然后用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50%退菌特等100倍液涂干,施药应在发病高峰前进行,可以有效地控制杨树烂皮病的发生与蔓延。
3、杨小舟蛾
1、症状辨别。1年发生4~5代,以蛹在落叶层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上旬第1代幼虫出现,第2代幼虫6月中旬出现,第3代幼虫于7月中旬出现,第4代幼虫于8月中旬出现,第5代幼虫于9月中、下旬出现,风险至十月下旬老熟结茧越冬。成虫白天隐蔽于叶背面或隐蔽物下,夜间交尾、产卵。成虫有趋光性,卵多产于叶片表面或背面,成块状,每块有卵300多粒,每雌虫产卵可达450~500粒。幼虫孵化后群集取食表皮,叶片被害后呈箩网状,2龄后分散蚕食全叶,呈缺刻、穿孔,残留主脉和叶柄。多雨季风险最凶,常将叶片吃光。幼虫行动迟缓,白天多伏于树干粗皮缝及树杈间,夜间上树吃叶,黎明多自叶面沿树干下移隐伏。老熟幼虫吐丝缀叶结茧化蛹。
2、防治对策。越冬是应用人工手段防治的有利机会,因为杨树树体高大,加大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人工采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以降低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诱杀等手段,有益于减少下一代的虫口密度。也可以借助幼虫受到惊吓吓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振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对大面积的片林,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1hm2林地设50个放蜂点,还可保护合理的利用灰喜鹊、大山雀蜂等天敌。也可使用化学防治,对郁闭度达0.6以上的片林,选择10%溴氰菊酯+10倍柴油于20:零零后或清晨喷烟,也可喷10%吡虫啉800倍液进行防治。
4、草履蚧
1、发生规律。1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成虫产卵量大,约100粒,卵产在土缝、杂草、枯枝落叶等处,范围主要集中在树木50cm内,深度在土层及覆盖物下5~7cm。0℃以上开始孵化,若虫通常在1月底至2月初开始出现,2月上、中旬是孵化盛期,遇雨则集中孵化出土。2月中、下旬开始上树;刺吸嫩枝幼芽汁液,导致树木衰竭,紧急时可使树梢枯萎,甚至整株死亡。4―5月是若虫风险盛期。5月上旬为草履蚧繁殖期,雌雄成虫开始交尾,5月下旬至6月上旬雌虫下树入土或树叶、草丛下,分泌白色绵状乱囊,产卵于其中越冬。
2、症状辨别。草履蚧虫体小,新地块发生风险后1~2年甚至3年都不容易被发现。当出现发叶推迟、梢头枯死等症状时,此时虫口密度已经较大,风险已相当紧急。
3、防治对策。设置胶带阻隔环,以阻隔若虫上树风险,成效明显,但必须要严格根据程序规范操作。一要早。在若虫上树前必须要设置好胶带环,通常要在1月底前完成。二要光滑。设置胶带环前,必须要将树皮刮平或用泥浆树皮抹平,不留若虫通道,胶带要缠平,做到表面光滑。三要常检查。要常常检查胶带环是不是掉落,泥环是不是有若虫通道。
在设置胶带阻隔环的同时,积极采取手段消灭阻隔环下若虫也十分必要,不然若虫会在林下植被或向别处爬行取食存活,产卵繁殖,翌年仍会导致风险,可使用化学办法防治。当环下若虫虫口较多时,可使用触杀性能好的40%毒死蜱800~1000倍液进行喷杀,对树体与地面喷雾要均匀,为预防扩散蔓延,对发生区以外500m范围也要喷药预防。
5、天牛
1、发生规律。主要有光肩星天牛、桑天牛。2~3年1代,以幼虫在被害枝干内越冬。翌年3月中旬开始活动取食,5月化蛹,成虫羽化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中旬,有些延至9月。
2、防治对策。清除桑科植物等天牛喜食品种。锤击卵槽,杀死卵及初孵幼虫。可在4月和8―9月插毒签或用棉签蘸有机磷农药塞虫孔进行防治。注意要插在新排粪孔中,塞孔或插签后必须要用湿泥封口。保护啄木鸟等天牛天敌。
有关文章:
1.大兴安岭生态保护的问题和对策论文
2.论水利风景区的水土维持与生态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