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2013年高中三年级历史必修三期中考考试题目》,供大伙学习参考!
期中考试
需要注意的地方:
1.答卷前,考生先将我们的名字、学校、班级、考号填写了解。
2.需要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了解,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根据题号顺序在“答卷卡”上各题目的答卷地区内作答,超出答卷地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考试题目卷上答卷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1、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满分5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需要。)
1.西汉宣帝说:“吾家自有规范,霸王道杂之。”这反映了西汉统治者自汉武帝以来统治思想的特征是( )
A.严刑峻法 B.实行仁政 C.清静无为 D.外儒内法
2.明太祖朱元璋一次读到战国时期一位学者的文章,里边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朱元璋顿时怒不可遏,下令把文庙里这位学者的牌位砸了。这位学者是( )
A.韩非子 B.朱熹 C.孟子 D.慧能和尚
3.程颐尝瞑目静坐,游、杨二生立侍不敢去,久之,程颐乃顾曰:日暮也,姑就舍。二人退,则门外雪深尺余矣。上述情境可以说明( )
①程门子弟对老师的尊敬 ②程氏塑身养性的姿态 ③弟子求学的真诚精神 ④认识“理”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
4.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 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D.《诗经》《中庸》《周书》《大学》
5.宋代书院讲学蔚然成风,与一般学校相比,当时的书院学子感受最深的可能是( )
A.书声朗朗 B.风景优美 C.科考方法 D.义理之辩
6.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
A.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宋明理学的深化和进步
C.汉唐民本思想的悄然复兴 D.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7.“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冷,有人感觉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该看法觉得(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性本善
C.法律面前每人平等 D.每人生而平等
8.使哲学真的成为一门研究“人”的知识的是哪位哲学家?( )
A.普罗泰格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9.文静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如果由于(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学说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进步突出了人有哪些用途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
10. 右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悼念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过世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A.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B.宣扬上帝的精神
C.表现真实自然的人性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11.最早提出要以“人的知识”代替“神的知识”的是( )
A.薄伽丘 B.但丁 C.米开朗琪罗 D.彼特拉克
12. 宗教改革后在德国出现的新教派是( )
A.路德教 B.清教 C.加尔文教 D.天主教
13.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 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胆的 学说”的提出者是 ( )
A、孟德斯鸠 B、狄德罗 C、洛克 D、伏尔泰
14.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历史工作者从事历史研究的要紧依据。注意观察下列文物,其中对研究奴隶社会历史有着要紧用途的是:( )
①雅典陶片 ②甲骨卜辞 ③十二铜表法 ④浑仪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倘若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就是:( )
①印刷发行你的个人自传
②借助刘徽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的长度
③可以借用《石氏星表》有关常识确定100多颗恒星地方
④借用《黄帝内经》医治病人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全部没办法享受
1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其创作风格来看,该作品是:( )
A.先秦时期的民歌 B.战国时期的楚辞
C.文采华丽的汉赋 D.讲求规范的唐诗
17.说到生活追求,大家或许会吟诵“生活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上述名句分别是:( )
A.楚辞、汉赋、唐诗 B.楚辞、唐诗、宋词
C.宋词、唐诗、楚辞 D.唐诗、宋词、元曲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欧美发达国家,国民经济进步最快的部门是:( )
A农业经济 B工业经济 C信息经济 D软件业
19.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米利坚合众国以为国,幅员万里,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及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这表明作者( )
A.鼓吹共和制,反对君主制 B.对君主制的深思走在年代前列
C.已成为洋务运动的先驱 D.主张仿效美国进步资本主义
20.美籍华人学者张馨保在《林钦差与鸦片战争》一文中指出:“在所有19世纪的中国政治家里,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越了别的人。……比曾国藩、李鸿章早2、三代人的时间,林则徐就已倡导和发动了向‘蛮夷'学习的自强运动。”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看法是( )
A.革命史观 B.社会史观 C.全球史观 D.近代化史观
21.下列言论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是( )
A.“今君人者释其刑德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也” B.“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C.“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 D.“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偷窃国者耳
22.前期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 )
A.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B.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
C.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宣传和动员有哪些用途 D.推进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进步
23.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其先后顺序是:( )
A.学工艺技术 → 学自然科学理论 → 学社会科学和政治规范
B.学自然科学理论 → 学工艺技术 → 学社会科学和政治规范
C.学工艺技术 → 学社会科学和政治规范 → 学自然科学理论
D.学社会科学和政治规范 → 学工艺技术 → 学自然科学理论
24.中国在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20年代思想时尚更迭快,冲突剧烈说明了( )
①中国这一时期产生了多种新的政治力量②中国人民不怕失败,勇于探索救国真理③中国的民族危机紧急,国内政治统治黑暗④这部分思想时尚对于中国的现实都有局限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清初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南宋末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到今天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
A.倡导反清复明 B.抵制保皇势力 C.宣扬传统文化 D.激起民族主义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材料一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孔子
材料二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后又“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董仲舒奏“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伏尔泰在他的《哲学辞典》中说,我全神贯注地读孔子的这部分著作,我从中吸取了精华,除去最纯洁的道德以外,我从未在其中发现任何东西,并且没些许的假充内行式的蒙骗的味道。他又说,在这个地球上曾有过的最幸福的、最值得尊敬的年代,那就是大家遵从孔子法规的年代。他宣称,在道德上欧洲人应当成为中国人的徒弟。
材料四 中国文化虽然是一种相对系统完整的体系,但是,从主流走向来看,在面对世界不一样的文化体系时却可以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
——张阿利《文化新格局建构的历史根基》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财富观?(3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总结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待儒学的态度。他们在文化政策上有什么相同之处?(6分)
(3)依据材料及所学常识,简述儒家思想的演变过程。(5分)
(4)结合材料三 剖析伏尔泰为何对孔子的思想推崇备至。(6分)
(5)结合所学常识,举例谈谈近现代大家对儒家思想的态度。(6分)
(6)以古时候和近代的有力证据证明材料四中中国文化“在面对世界不一样的文化体系时却可以持一种开放亲和的态度”的看法。(4分)
27.史学界觉得:“任何文化都由外在物质、中间理论与规范、内部心态三个层次构成的有机体。当两种文化接触时,第一容易相互发现的,是外在的物质层面;习之既久,渐可认识中间的理论和规范;最后方能体味各自的核心即心态层面。”近代前期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正式走过了如此的历程。
依据所学常识回答:
(1)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物质层面、规范层、心态层面”各指什么历史事件?(6分)
(2)剖析从“物质层面”过渡到“规范层面”的直接缘由和根本缘由(6分)
(3)“心态层面”的主要内容后来出了什么事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