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立刻就到了,智学网为大伙整理了《高中二年级历史训练册参考答案》,期望可以帮到大伙,祝大伙学习进步。
第一课 鸦片战争与《南京条款》
一.基础训练
1.林则徐 虎门销烟 2。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3。B 4。A 5。B 6。D
二.拓展训练
7.“我”指香港。“妈妈”指祖国——中国。“海狮”指英国。
该诗既唱出了国土沦丧的切肤之痛,又颂扬了中华名族不屈不挠的出色品质,意在唤起民众,一同抗击外侮,兴我中华,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
8.鸦片战争是一场侵略战争,英国发动战争的真的目的是打开中国的大门,变中国为其产品市场和材料产地,而不是把中国拉向近代化,鸦片战争确实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但这只是战争的客观影响,并不是侵略者的本意;而且战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种文明是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为代价的。这种看法没正确区分战争发动者的本意与战争的客观影响。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基础训练
1.亚罗号 马神甫 第二次鸦片战争 2。英国 法国 3。D 4。D 5。A 6。B 7。1858年 通过中俄《瑷珲条款》割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款》割占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区域约4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中俄《伊犁界约》等几个边界协定书割占斋桑湖东北,霍尔果斯河以西、特穆尔图卓尔东南和阿克塞河源7万多平方公里中国领土。
二.拓展训练
8.特征:数目多,地域广,由海岸而深入到腹地的长江。说明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
9.材料一、二反映了五口通商后,英国的某些工业品没占据国内市场。材料三反映了鸦片战争后,英国向中国输入的鸦片比鸦片战争前更多。 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更广阔的产品市场和材料产地,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后,英国资产阶级觉得中国地广人多,是一个落后的大国,是英国产品侵略的理想对象。 缘由:当时中国的经济由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几乎完全自给自足,对市场的需要十分有限,购买力低下;两国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国情不一样;英国等国很多输入鸦片,使中国出口收入大半被抵消,无力购买英国工业品,对策:英国先提出“修约”,提出中国全境开放、鸦片贸易合法化、外国公使常驻北京等需要,遭拒绝后,借口“亚罗号时间”,伙同法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款,进一步扩大侵略权益。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基础训练
1.南京 天京 天朝田亩规范 封建土地所有制 2。江南、江北大营 3。洪仁玕 资政新篇 4。B 5。D 6。C 7。天京变乱。天京变乱使太平天国元气大伤,从此,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向衰弱。
二.拓展训练
8.清王朝。 指中外反动势力联合起来,一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这个看法是片面的。太平天国失败的而根本缘由,是因为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9.马克思觉得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伟大变革。 材料二中马克思觉得太平天国运动是落后的农*动,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仅仅是破坏。史实:拜上帝教虽起到了动员群众有哪些用途,但其宗教迷信思想禁锢了大家的头脑,瓦解了斗志,到后来成为领导集团内讧的工具。《天朝田亩规范》虽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但它又有紧急的落后性和空想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奋斗目的,违背了社会时尚;均贫富,商品归公,没办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没办法达成,事实上,因为军事和政务的需要,农民照旧要纳粮纳税,而且在太平天国通知的大部分区域,农民荏苒要向地主交租。《资政新篇》虽有进步性,但它未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缺少阶级基础,又因为形势紧迫,缺少推行的客观环境,故同样具备空想性。天京变乱,从缘由上来看更是暴露出太平天国的阶级局限性,从结果来看,造成了没办法留住的损失,使前期领导核心垮台,力量削弱,形势逆转,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第四课。洋务运动
一.基础训练
1.洋务派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2。B 3。C 4。A 5。C 6。B 7。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成为国内的军事企业;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企业,也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1863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厂方言馆,培养新式人才。
二.拓展训练
8.站在顽固派的立场上。 1862年,总理衙门赱设同文馆,请外国教习教学生学习外语,同文馆是国内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适应了中国迈向现代化的需要。但因为国人观念守旧,不屑读“番书”,故同文馆招生只好附加优待条件,如免学费、有津贴、成绩好的送出洋,回来有官做等等,但顽固派不以为然,撰上联以讽之。说明洋务运动阻力重重。
9.我赞同此看法。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的旗号,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变革生产力而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中国现代化运动,它为中国现代化的起步提供了一些新的东西,①创办近代工业。中国从此有了我们的近代轻重工业,同时在生产工具的变革上有了质的飞跃。②引进和培养那个了一批专业技术职员。③进步了工人队伍,刺激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④创办新式学堂,对交流沟通中西文化、学习西方科技起了要紧用途。⑤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不少人回国后成为各界的栋梁,留学教育对封建传统教育是一个突破。⑥打造了一直近代化海军……
第一单元单元训练
一.天朝的危机
1. 闭关锁国政策。
2. 英国向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并在中国战败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款—《南京条款》及有关附约,割占香港岛,获赔款洋银2100万元,并获协定关税、五口通商、领事裁判、片面最惠国、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等特权。
3. 在资本主义国家接连发动侵略战争的打击下,政治上,中国的主权遭到紧急侵犯;经济上,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主权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使中国被迫开放国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在客观上打击了腐朽的封建势力,促进了自然经济的阶梯,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鸦片战争后,需要弄清楚西方、学习西方的人愈来愈多,“西学”在中国逐步得到传播,对封建统治也是一种冲击。
4. 1860年八月,英法联军攻占大沽,直入天津,咸丰帝仓皇逃往热河;十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打劫并焚烧圆明园。
5. 战火直接烧到北京;《天津条款》和《北京条款》共开放通商口岸11个,从局限于东南沿海扩展到全国的海岸线,由海岸而深入到腹地的长江,《天津条款》规定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都说明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外国公使驻京。
6. 太平天国运动前后坚持抗清斗争十多年,席卷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王朝。
二.帝国的救赎
1.领导禁止抽烟运动,积极整顿海防,主持虎门销烟,表现了中华名族低于外侮的鉴别决心。主持编泽《四洲志》,记录了近代中国刚开始通过文学而弄清楚到的西方形象,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没。大家太多只是将其视为一步“洞悉夷情”的域外地理书,几乎无人去阐发其中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知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将其进步成“师夷长技以自强”,并付诸实践、年代价值;这一主张,是鸦片战争时期强国御侮的年代强音,也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的先声。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步飞速,纷纷拓展并完成工业革命,急于抢夺产品市场和原谅产地,“而对数千年之未有之变局”,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与西方列强交涉的过程中,清政府中一批手握实权的廷臣疆吏在耳闻目睹西洋坚船利炮的威力下,倡导了这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4.主要指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倡导的洋务运动在生产方法、军队建设、思想教育等方面迈出了现代化的一步。
三.历史的智慧
略。 - -
第五课 民族资本主义与早期维新思想
一.基础训练
1.办学兴教 翻译西书 新式学堂 洋务 2。王韬 薛福成 马建忠 郑观应 洋务运动 政治 经济 新兴民族资产阶级 3。D 4。B 5。C 6。第一列:BDAC 第二列:DACB 7。名字:外商企业 洋务运动——军用,民用 民资企业;性质:资本主义企业 封建企业带有资本主义性质 资本主义企业; 背景:鸦片战争后西方经济侵略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为共苦封建统治 外商企业刺激,洋务运动诱导; 影响:自然经济日益瓦解,推进中国经济走向现代化,但也在一定量上妨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有益于资产阶级、无产阶级的产生进步,为中国社会变革提供了经济和阶级基础外商企业加快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
二.拓展训练
8.西学的广泛传播,给中国带来了新常识、新学问。 废除科举考试,改革教育;开设议院,打造君主立宪整体;大力兴办民族工商业,全方位进步资本主义。
9.被压制的人:民族资产阶级;站立的人:封建势力。 外国资本受到不平等条款保护而享有特权,同时资金多、规模大、技术力量强;本国封建势力占有绝大多数土地,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是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市场狭小,因此民族资产阶级具备反对它们的革命性,同时,民族资产阶级因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对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具备较强的依靠性。
第六课。甲午战争与《马关条款》
一.基础训练
1.1894 东学党 丰岛甲午 2 .马关条款 李鸿章 刘永福 3 A 4 D 5 B 6 D 7 D
二 拓展训练
8 沙市重庆 苏州 杭州 否 《马关条款》割辽东半岛 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91896年 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深情和反抗日本侵略的坚强信心
第七课。戊戌变法
一 基础训练
1 康有为 梁启超 公车上书 2明定国是 百日维新 3 D 4C 5D 6C 7 A
二 拓展训练
8洋务派。仅仅在器物层面学习西方,不学习西方的规范和学问,不可以使中国富强,政治规范。 中日甲午战争
9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君主立宪政体。由于顽固派势力比较强大。故宫档案。由于故宫档案是原始资料,是直接史料,而《戊戌奏稿》则可能经过康有为的修改,是间接史料
第八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款》
一.基础训练
1 西摩 廊坊 杨村 2痛剿 李鸿章 奕劻 半殖民地半封建 3A 4B 5B 6C 7D 8提供贷款 资金投入设厂 开矿筑路等。
二 拓展训练
9熊代表俄国虎代表英国 青蛙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由于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掀起刮风狂潮时,美国正在与西班牙进行争夺殖民地的战争:战争结束时,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已经划定,为此,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在扩大美国的利益的同时,强化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秩序,促成了帝国主义一同控制中国的局面。
10自然灾害与他们生活的困难。反对所有外国的东西,把外国人赶出中国。反应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扶清灭洋”。盲目排外,盲从清政府,对清政府的反动本质缺少认识。
第九课。清末新政
一 基础训练
1 预约变法 督办政务处 2.资本主义 专制规范 3B 4A 5D 6B 7D 8匣定法律 ,广兴教育 清理财政 整顿武备 普设巡警 规定召开国会年限 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设立咨议局和资政院,成立责任内阁
二.拓展训练
9教育范围 办学校废科举 派游学
10巩固清朝的君主统治,抵御外国侵略,抵制革命 没 1908年 清政府在立宪派 地方督抚和驻外国使臣等重压下,确定预备立宪期为九年,1910年又在立宪派国会请愿运动的推进下,把预备立宪期限更改为五年。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打造
一 基础训练
1黄兴 宋教仁 东京 2.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近代民族民主 3.A 4.C 5.B 6.D
7.A 8.1891年,创立兴中会,1895发动广州起义 ,1905倡议成立同盟会并写作同盟会机关刊物的发刊词,同盟会成立后,领导发动多次武装起义。
二.拓展训练
9.1894年的广州起义 八国联军清华战争。说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已经大失人心;革命时尚急速向前进步。
10.天分人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 总统制 美国 具备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革命性和民主性。具备重大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