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海口四中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考试题目

   日期:2021-01-12     来源:www.vqunkong.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549    评论:0    
核心提示: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海口四中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考试题目》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第I卷选择题(选择


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海口四中高中二年级历史必修二模块综合测考试题目》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

第I卷选择题
(选择题共40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① ② ③ ④
1、上图中汉代出现的先进工具和先进耕作办法有:
A ①②④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春秋战国时期,国内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的标志是
A、水利技术的进步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和城市的进步   D、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竞价
3、从秦代到清代,在各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君主土地私有制 B、井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倘若你是元朝的一位大商人,你常用哪种货币在大都做业务
A、贝壳 B、铜钱 C、白银 D、纸币
5、中国古时候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水平,下面各组分类正确的是
A.商周——铁器 B.商周——漆器
唐宋——陶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瓷器 明清——瓷器
C.商周——青铜器 D.商周——玉器
唐宋——瓷器 唐宋——漆器
明清——丝织品 明清——玻璃
6、在中国封建社会,假如有一位地主想扩大地产,其主要渠道是
A、将公田化为私田 B、立军功获得赏赐土地
C、土地兼并 D、吞并井田制下农民的土地
7、宋代诗人刘迎在诗中写道:迄今井邑幼荒凉,居民生资惟榷场。马军步军自来往,南客北客相经商。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A、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激烈 B、宋朝国外贸易发达
C、宋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边境贸易频繁
D、商业税收成为宋朝国库财富的要紧出处
8、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包括
①专卖规范 ②加征商税 ③歧视商人④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重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 B、鸦片战争前,中国产品经济的高度进步
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
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进自然经济的解体
9、观察下图,指出这一时期国内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进步变化的最重要原因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 辛亥革命的胜利,扫除去一些进步资本主义的障碍
C 民国政府颁布了若干进步经济的政策  D 反帝爱国运动的有利推进
10、大家觉得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进步时尚,依据主如果
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 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技
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 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1、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倚赖于日本人的保护之下;上海均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B.民族资产阶级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D.民族资本主义存活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2、左图中的建设收获是在何时获得的?
A、一五计划期间 B、二五计划期间
C、*期间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如何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的缘由是因为
A、经济建设缺少经验 B、自然灾害紧急
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D、“左”倾错误紧急泛滥
14、1957-1966年是国内的“全方位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点是
A、正确与失误、收获与挫折错综交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进步
C、遭到建国以来最紧急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获得重大进展
15、“*”将来,中国现代化建设重新启动,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突破性举措是
A 直接选举农村基层干部  B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C 取消人民公社制    D 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
16、《春季的故事》这首歌曾如此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季,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指的是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划海南为经济特区
C、促进深圳与香港经贸关系的进步 D、设立香港和澳门为特别行政区
17、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固有缺点,国内采取的手段是
A、打造现代企业规范 B、提升资源的使用率
C、打造宏观调控体系 D、引进西方一流的管理经验
18、1920年,一人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
A 看到有人穿中山服上班  B 随身带有粮票 
C 在西式快餐馆就餐   D 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
19、“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民朝 B 民国 C清朝 D新中国
20、《世界常识画报》2004年第一期的文章《一棵树和一座古城——马六甲掠影》中有一幅插图:马六甲河口兀立着一艘西欧人首次远航至此的巨大木船,尽管历经沧桑依旧保存完好。结合所学常识推断这艘船最大概是什么国家?
A.葡萄牙 B.西班牙 C.荷兰 D.英国
21、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过去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大家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大家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
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信仰基督教
22、首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确切地说是指
A、珍妮纺纱机的创造 B、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
C、蒸汽机的创造 D、交通运输进入以蒸汽为动力的新年代
23、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4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首次世界大战
24、第二次工业革命给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带来了重大影响。下列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的是
A、机器制造业 B、电力工业 C、石化工业 D、汽车工业
25、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非常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如果由于
A.美国学会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备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大
26、“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要紧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手段中,具备诚信机制用途的是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商品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备保证公司
C.兴办公共工程,降低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27、大首要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因为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小首要条件: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是
A、大首要条件正确,小首要条件正确,结论正确 B、大首要条件错误,小首要条件错误,结论错误
C、大首要条件正确,小首要条件正确,结论错误 D、大首要条件错误,小首要条件错误,结论正确
28、在俄国10月革命后的国内战争时期,一位市民拿着100卢布到粮店购买了100斤粮食,这是不是真的?其依据是什么?
A、真的,新经济政策 B、假的,余粮采集制
C、假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取消所有自由贸易 D、真的,余粮采集制
29、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A 加大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 改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采集制
C 使用市场和货币关系进步生产  D 为了打造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30、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对苏联的改革 
A 都没突破僵化的斯大林模式   B 都没彻底改变苏联的经济情况
C 都坚持优先进步重工业方针  D 造成苏联走向解体
31、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水平基本适应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结束
D、历起过积极用途,后来愈来愈妨碍苏联国民经济的进步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32、美国提出的怀特计划和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反映了
①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变化 ②美英两国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目的
A、①②都正确 B、①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均不正确 D、①不正确,②正确
33、20世纪60年代初,欧洲的头号资本主义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意大利  D 联邦德国
34、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一样点是
A.各地区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进步的产物
B.既是地区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网盟的性质
C.典型地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地区集团化趋势增强
D.说明经济相互依靠加深,造成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有关组织产生
35、有位同学搜集到一枚徽章,图形如下,其他同学看后,给出下列讲解其中正确的是
① 这是两个国际金融组织的标志 
 ②该组织今天已经没有了
③该组织的控制权长期由美国人学会 
④ 美国人使用它打造了“ 布雷顿森林体系”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3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世界各国、各区域经济一同进步
C、世界各国、各区域密切联系交往与合作 D、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37、2001年十二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此后中国将面临的挑战是
A、扩大出口和使用外资
B、进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
C、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
D、国内一些商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角逐
38、阅读下列材料;
全球外国直接资金投入额的增长
时间
数额(亿美元)
1980年
520
1997年
4000
1998年
4300-4400
90%是由跨国公司控制,由此可知,20世纪90年代,推进全球化的主要力量是
A 国际金融的进步 B 地区经济组织 C 世界银行  D 跨国公司飞速进步
39、欧共体的出现
①是世界经济地区集团化趋势的体现 ②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 ③是世界经济激烈角逐的结果 ④不利于进步中国家经济的进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0、现在经济全球化飞速进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科技革命为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进力
B、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与进步中国家的贫富差距一步步缩小
C、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学会着主导权
D、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数目增加,有效使用了世界资源


第II卷 非选择题
(本卷共3小题,总分40分)
41、 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下表表明1956年各个经济成分比较1952年的变化
经济形态
1952年
1956年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下表为1952年、1957年和1965年国内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
增加
比历史年产量增加
1965年产量

1.95万吨
19%
30%
2.14亿吨

164万吨
26%
93%
233亿吨

535万吨
296%
580%
1223亿吨

1.3万吨
96%
210%
2.3亿吨

193.4亿吨
166%
320%
676亿吨
原油
146亿吨
235%
38.94%
1232亿吨
材料三 下表为1992年国内国民经济情况
项目
1992年
比1978年增长
比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000亿元
7.18倍
51倍
国民收入
17400亿元
5.78倍
48.6倍

请回答:(1)剖析材料一,说明国内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哪些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说明了什么?(2分)

材料三的收获是贯彻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哪一决策达成的?说明了什么?(2分)

依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分)

30、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农民强烈反对征粮队的活动,需要经营自由和贸易自由,但遭到否定和拒绝。
材料二 大家是说俄国共产主义的“刚开始步骤……”把小农组织成各种协作社这一从小产品农业过渡到共产主义农业的方法,也刚最初实行。由国家组织商品分配来代替私营商业这件事,即由国家求购粮食提供城市、求购工业品提供农村这件事,也是如此。
农民经济仍然是小产品生产。这是一个很广泛和极其深厚的资本主义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资本主义得以保留和复活起来,而且同共产主义进行极其残酷的斗争。这个斗争的形式,就是以投机倒把来反对国家求购粮食(与其他农商品),概括的说,就是反对由国家分配农商品。
——列宁《无产阶级专政年代的经济和政治》
材料三 全俄苏维埃中央实行委员会于1921年三月二十一日颁布了《关于以粮食税代替余粮采集制》法令。规定,每一农户的粮食税取决于他的土地数目、家庭人口、收成、财产情况。……所有农户在缴纳粮食税后可以自由处置剩余的粮食,可以拿到市场自由交易。
——摘自《世界史 现代部分》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苏维埃俄国的什么政策?(2分)


(2)结合史实,依据材料二剖析列宁对农村经济政策的设想。列宁对农民的不满情绪是怎么样剖析的?(4分

(3)依据材料三剖析布尔什维克党对以前的政策进行了哪些修正?有哪些进步性。
(6分)


 
标签: 高二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