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2021

   日期:2020-12-28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02    评论:0    
核心提示:距离2021高考考试愈来愈近,各位高三的同学们也在紧张地备考当中,为了使同学们愈加高效地复习,下面我们为大伙收拾的有关高三高

距离2021高考考试愈来愈近,各位高三的同学们也在紧张地备考当中,为了使同学们愈加高效地复习,下面我们为大伙收拾的有关高三高考考试地理要点复习资料,期望对你们有帮!

高三高考考试地理要点复习资料1:陆地环境的要点

1、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

2、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3、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4、地壳物质回圈:岩浆冷却凝固→岩浆岩-外力→沉积岩-变质→变质岩-熔化→岩浆

5、地质用途:①内力用途

②外力用途

6、地质架构的种类:褶皱,断层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缘由:外力侵蚀

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硬不容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8、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质架构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背斜、向斜、大型工程地址选择,应避开断层

10.外力用途与容易见到地貌:

①流水侵蚀——沟谷、峡谷、瀑布、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溶洞

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

②流水沉积——山麓冲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③风力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

④风力沉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点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比如国内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点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②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

13.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原因:①山地所处的纬度;②山地的海拔;③阳坡、阴坡;④迎风、背风坡。

14、影响雪线高低的原因

主要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0℃等温线的海拔;二是降水量的大小

15、非地带性原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响等。比如国内西北地方的绿洲。

16、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两大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国内多地震的缘由是:国内位於两大地震带中。

②地质灾害的防御:提升建筑物抗震强度;推行护坡工程,预防滑坡和崩塌;保护植被,改变生态环境;

高三高考考试地理要点复习资料2:气候的要点

一、东亚:

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

2、西部内陆:温带国内干旱、半干旱气候;

二、东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

三、南亚:

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2、热带沙漠气候;;

四、中亚:

1、温带国内干旱、半干旱气候;

五、西亚和北非:

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2、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热带草原气候;

2、热带雨林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地中海气候;

七、欧洲:

1、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世界最典型;

注:生成缘由:①终年西风;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③地形原因;④国内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气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气候;

4、中部温带国内性气候;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温带国内性气候;

九、北美:

1、以温带国内性气候为主;

2、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3、狭窄的地中海气候;;

十、拉丁美洲:

1、热带气候,雨林、草原气候为主;

十一、大洋洲:

1、热带为主,呈半环状:大分水岭;

注: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压;

②东南信风源于暖流;

③地形原因: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

2、热带草原气候;

3、热带沙漠气候;

4、国内西岸地中海气候;

十二、南极:

1、酷寒:

①纬度高,热量小;

②海拔高,降温幅度大;

③冰川对太阳的反射最强;

2、干燥: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小;

②终年受极地高压控制,下沉气流;

③陆地面积大;

3、烈风:平均18m/s,达100m/s,一年中8级以上风天达300天以上;

十三、北极:

1、没南极寒冷;

2、降水比南极丰富,年降水量为100mm-150mm;

3、风速没南很大;

高三高考考试地理要点复习资料3:地形的要点

一、东亚:

1、总括:东部沿海: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

2、山脉:阿尔泰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3、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

二、东南亚:

1、总括: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三、南亚:

1、总括:北:喜马拉雅山南部;

中:两大冲积平原;

南:德干高原;

2、山脉:西高止山,东高止山

四、中亚:

1、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

2、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

3、丘陵:哈萨克丘陵;

五、西亚和北非:

1、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

2、山脉:阿特拉斯山,大高加索山脉,格罗斯山;

3、高原: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高原,

4、平原:尼罗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总括:以高原为主,东南向西北倾斜;

第二大热带雨林分布区;

2、山脉: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

3、盆地:刚果盆地;

4、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西欧:

1、总括: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

以平原山地为主,南北分布,东西走向;

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峡湾海峡;

2、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阿尔卑斯山;

3、盆地:巴黎盆地;

4、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八、欧洲东部和北亚:

1、总括:地势平坦,以平原高山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2、山脉:乌拉尔山;

3、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4、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

九、北美:

1、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

东部:高原山区;

中部:平原区;

西部:高山区;

2、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拉丁美洲:

1、总括:北部:以高原为主;

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

东部以平原、高原为主;

2、山脉:安第斯山脉,迪勒拉山系;

3、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逊平原,普拉塔平原;

4、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

十一、大洋洲:

1、总括:东部:山地大堡礁;

中部:平原;

西部:低矮高原;

十二、南极:

1、总括:冰雪高原;

90%国内冰川;

淡水水库;

十三、北极:

1、总括:大面积冻土覆盖;

高三高考考试地理要点复习资料4

1、对流层的特征:①随高度增加气温减少;②大方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征: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方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方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方增温--大方辐射--大方保温

4、大方对太阳辐射的削弱用途: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国内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四川盆地最低。

6、大方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方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夜晚多云,气温较高。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国内热量最丰富的区域: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天陆地海洋,冬天海洋陆地;

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情况;云雨多少。

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国内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地球自西向东转,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转,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转

12、地表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级递减至零;

13、除南北极点外,地表任一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为15°/h;

14、北半球观察北极星的仰角大小即为当地的纬度大小;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15、在地球公转运动中,日前点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值,远日点公转线速度和角速度达最小值;

16、假如黄赤交角变大,则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

17、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春秋分直射赤道;

18、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回归运动,约天天移动0.26°,每月移动8°;

19、晨昏线的判读:

沿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经过的线为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经过的线为昏线;

在侧视图中,左夜为晨,右夜为昏;

在晨昏线上的点,假如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晨线,假如地方时12时,则该点所在线为昏线;

20、太阳高度判断:

昼半球中太阳高度0,

夜半球中太阳高度0,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21、在光照图中,晨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

22、在光照图中,晨昏线上纬度点所在经线地方时要么为0时或24时,要么为12时;

假如该转折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昼,则过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假如该转折点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夜,则过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

⑴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说明:

南极区域过去坐落于温暖湿润区域,森林茂密,后经国内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架构学说的有力佐证.

⑵刚果盆地的形成缘由:

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

⑶死海成因:内力用途----断裂陷落

⑷北美五大淡水湖成因:外力用途----冰川用途

⑸庐山的形成:断块山地

⑹七大洲地形特点:

亚洲: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非常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冰川地形在国内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

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一洲;

②国内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⑺西南区域地质灾害紧急形成缘由:

自然缘由: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紧急;②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高三高考考试地理要点复习资料5: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0000千米。

2、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弧线,又称子午线。特征:都是半圆;长度都相等;都指示南北方向;都相交于两极。

3、经度: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为0o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②经度的划分:以0o经线为起点,向东为东经度,向西为西经度,各划分180o。③东西经度的分布规律:东经度向东递增,西经度向西递增。④东西半球划分:20oW和160oE构成的经线圈为界,20oW向东到160oE为东半球、20oW向西到160oE为西半球。

4.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②特征:都是圆圈;长度不等,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都指示东西方向;都相互平行。

5.纬度:以赤道为起点,向南为南纬度,向北为北纬度,各划分90o。③纬度大小的分布规律:北纬向北递增,南纬向南递增。④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线。⑤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以南、北纬30o和60o为界。

6.地方时:因经度而不一样的时刻,越往东地方时越早;经度每隔15o,地方时相差1小时。

7.每一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统一用的时间准则,称区时。计算:两地相隔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向东加,向西减。

8.北京时间:国内使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用的准则时间。

9.原则上以180o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向东过日界线减1天,向西过日界线加1天。事实上日期变更线有三处弯曲,缘由是是防止将所经过的国家分入两个日期范围。

注:另外还有一条自然界线,即0时经线。

0时经线向东到180o经线为今天,0时经线向西到180o经线为昨天。10.地图三要点是比率尺、方向和图例。比率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表示方法。同样的图幅,比率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内容越详细,比率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但内容越容易。图例是符号,注记是文字或数字。

1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山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多有河流发育,山脊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多成为两条河流的分水岭。

1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情况。


高三地理复习资料2021有关文章:

★ 高三地理复习要点甄选

★ 2020地理高考考试要点概括

★ 2021初中中考地理复习资料大全

★ 2020年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 2020地理水平考要点总结概括

★ 政治高考考试必背要点梳理2021

★ 2020年中考地理必背要点大全

★ 高三地理个人工作报告范本模板2020五篇

★ 2021届高三30天主题班会教材内容

★ 2021九年级物理期末重点复习资料大全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