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啦我们整理了2015年高一历史上首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起学习吧。
2015年高一历史上首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宗法制得以维系的要紧原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看法的材料是
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2.秦始皇确立的皇帝规范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下列能体现此规范特征的是
①法令出一 ②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诀于上 ③ 别黑白而定一尊 ④ 主独裁于天 下而无所制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
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目前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规范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5.《明史》载: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这段材料的主要含义是
A. 明朝的内阁大臣就是丞相
B. 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
C. 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
D. 明朝的宰相协助皇帝处置政务
6.国内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规范。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A.中央集权 B.监察权 C.对农民的控 制 D.专制皇权
7.中国有一副传统对联: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和这副对联有关的古代选官方法是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官制
8.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 和民主政体,在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规范他所指的贵族政体是指
A.秦朝皇帝制 B. 西周分封制 C. 明代内阁制 D. 元朝行省制
9.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段材料说明
A.列侯所献的酎金有问题
B.汉武帝贪财暴虐
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大了皇权
D.汉武帝加大了对地方的控制
10.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是宋代极为时尚的俗语,它体现的有关宋代的社会现象是
A. 中央集权 B. 削弱相权,加大皇权 C. 文人政治 D. 强干弱枝
11.虽无相名,实有相职。虽有相职,却无相权。既无相权,却有相责。材料
所指的规范应该是
A.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 B.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C.明代的内阁制 D.元代的行省规范
12.学完古代中国的中央集权规范后,某班四位同学就本单元内容分别拟定
四个选题筹备拓展研究,这四个选题的题目明显不恰当的是
A.《浅议国内早期国家政治规范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规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3.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然有重大影响,其中的一些原则渐渐演变为封建的宗法规范。这些原则包括
①嫡长子继承制 ②贵族世袭爵位制 ③父权家长制 ④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14.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规范的进步。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A.承认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造成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造成民主规范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15.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身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
A.法律意识浓厚 B.维护私有财产权 C.喜爱打官司 D. 经常犯法
16.《雅典政制》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锡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
行刑吏筹备实行。在他正坐着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
法律提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判决不得处死。到了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
锡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
A.最高权力机关 B.最高司法机关 C.最高行政机关 D.最高立法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