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养老保险规范是养老保障体系中要紧的组成部分,补充养老保险规范的健康进步,直接影响到养老保障体系改革的成败和经济社会的稳定进步。以下是学习啦我们为大家收拾的关于2017国家养老新政策,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2017国家养老新政策
党的以来,尤其是近年来,面对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严峻形势,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养老服务业的健康进步。各地政府也在不断推出新的养老政策措施,促进体制机制革新,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进步环境得到改变,养老服务业呈现加快进步的态势。就在此时,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进步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规划让大家看到国内老龄事业进步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美好愿景,大家期待规划的具体落实。
调研中大家发现,养老服务业在整体呈现向好态势的同时,仍然存在诸多短板,成为制约养老服务业健康进步的瓶颈。
其一,国内由于正处于转型时期,流动人口数目庞大,五年一次的人口普查的信息准确度不高,现在准确的全国不一样年龄段的老年人口的完整信息缺如,使得国家有关支持政策的拟定和保障规范的设计缺少准确靠谱的依据。政策碎片化、相抵牾的现象时有出现。
其二,由于缺乏具体规范和落实机制的保障,国家和省一级养老服务支持政策很难在地方、基层落实到位,以政策落实政策的现象一般存在,往往到了基层就是各级政府层层下发的一堆政策,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些政策的怎么样落实,一些好的政策因此而变成一纸空文。
其三,养老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不合适,社会亟需的有能力接收失能失智老人的长期照护机构缺口较大。养老服务能力不强,专业化的养老服务人才紧急短缺,且人才结构非常不合适。服务水平不高,部分民办养老机构条件简陋,功能不全、难以满足老龄人口多层次需要。
其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理顺。一方面,基本养老服务供给政府加入不足,由政府兜底的经济不容易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长期照护保障体系尚未打造;另一方面,养老产业市场化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措施不清楚,缺少落实机制。民办养老业进步不充分,效益不佳,民营养老机构运转难的现象一般存在。
其五,养老产业滞后。养老服务产业链长、关联度高,但现在养老服务业所能供应的主要还是生活照料方面的,养老食品药品、服装服装、电商、智能穿戴等用品开发滞后,养老所需的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等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务更显缺乏。
针对上述存在的各种短板,提议国家在十三五期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坚持政府与市场双向发力,重点抓政策落实,逐步补齐短板,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具体建议和提议如下。
一、政府加大托底保障,加强对基层养老服务设施、乡镇敬老院、市县福利机构建设加入力度,优先兜底保障经济不容易的高龄失能失智老人基本养老服务需要,尽快打造长期照护服务体系。并通过长期照护保险规范的设置,打造起风险分担和防范机制,提高老人和养老机构应对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政府拟定健全长照补贴政策,引入第三方拟定长照对象评估准则、并对政策实行成效进行监督。
二、简化登记审批程序,减少社会力量创办养老机构门槛,落实税费减免、金融扶持等优惠政策,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的积极性。健全政府购买服务规范,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建设、运营、培训补贴。大力推进运营体制改革,鼓励公办与民办、机构与社区合作,推进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法进步,盘活闲置养老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机构社会效益。
三、积极回应社会养老需要,将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主要进步方向。按就近便捷、小型多样、功能配套需要,加大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加强医疗护理、康复辅具、文体娱乐、衣食餐饮等设施配套力度,为社区居家养老创造必要条件。支持乡镇五保供养机构改变设施,增强护理功能;依托农村社区服务站,建设日间照料机构、托老所、老年活动站。充分发挥城乡社区老年协会功效,鼓励和引导低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供应家庭互助服务。
四、坚持供给需要协同推进,培育养老市场,丰富养老服务商品,促进老年群体花费,达成供需两端有效衔接。加快医养结合进步,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布局,支持机构融合型、社区嵌入型、居家监护型等多种方法进步,满足老人在养老流程中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需要。加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促进养老信息和资源互联互通,为居家老年人供应个性化定制服务。同时大力进步心理疏导、金融理财、法律咨询、生活援助、社会参与等专业化精神慰藉服务。加大老年优待保障力度,打造高龄护理补贴规范,逐步提升补贴准则,让老人择优选择服务。
五、将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与促进城市就业、农村脱贫工作相结合,拓展常态化的养老护理职员在职专业培训,全面达成持证上岗规范,鼓励大中专院校及技工学校毕业生、城镇就业不容易职员和农村劳动力从事养老服务业。打造培训补贴和岗位补贴规范,依法落实各项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待遇。
六,加大养老服务业准则化建设,逐步拟定健全机构建设、管理服务、安全生产、绩效评估准则体系,运用行业准入、生产许可、合格评定、监督抽查等方法,提升养老服务业层次。加大市场监管,健全产权规范,放开定价机制,促进要点市场公平角逐,达成优化重组,提升养老服务商品水平。加大养老服务基础数据统计,打造不一样年龄段的老龄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为政府管理决策、政策研究、公众信息查看供应支持。
2017年最新养老保险新政策
社会养老保险缴费年限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职员的缴费年限满15年时,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缴费年限由视同缴费年限和实质参保年限组成。不满15年的只能将个人账户本息累计额一次性支付参保人,养老保险关系同时终止,不可以按月领取。
缴费年限已满15年但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参保职员仍将继续参保缴费,履行缴费义务。养老金待遇的确定与参保人的缴费年限的长短以及缴费基数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应在条件许可的状况下,尽可能延长自身的缴费年限。
不少人误认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缴浪费时间间到达15年以后,就可以不缴费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15年只是按月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并不意味着到达5年以后就可以不再缴纳,在这种状况下,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处于最低水平,对个人的损失是很大的。要改变退休以后的退休待遇,只有在工作期间尽可能地多缴费。
养老保险待遇领取条件
参保人年满60周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且未领取国家和本市规定的基本养老保障待遇的,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1月1日起,距规定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不足15年的参保人,应当逐年缴纳养老保险费,达到领取待遇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应当一次性补足所差年限养老保险费;距规定领取年龄超越15年的参保人,应当按年缴纳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不得少于15年。
参保人达到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年龄时,村民委员会应当在行政村范围内对参保人待遇领取资格进行公示。
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职员死亡的,从死亡次月起停止支付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依法继承。同时,根据本市有关规定发给丧葬补贴。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积极会同市公安、民政、卫生等部门,对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职员的基本状况进行核对,并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等领取记录进行比对,确保不重、不漏、很好。
2017国家养老新政策有关文章:
1.2017年个人养老保险有哪几种政策
2.2017中国养老政策
3.2017年申办养老院新政策及准则
4.2017养老金最新消息
5.2017最新养老保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