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过程中会遇见各种伦理问题。下面是学习啦我们整理了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本,感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本篇一
浅论工程师伦理责任
摘要 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过程中会遇见各种伦理问题。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责任问题。本文从工程师伦理责任的产生、演变、具体表现与所处的困境等方面讲解其研究的重要程度,进而加大工程伦理教育,加大理工科高校伦理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字 责任 工程师 伦理责任
随着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作为科技伦理学的一个新兴的学科--工程伦理学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工程师作为工程活动的主体,在工作中遇见各种伦理问题,其中核心的是伦理责任问题,本文主要论述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1、工程师伦理责任的产生
自从工程师诞生以来,工程师与伦理责任几乎没什么联系,但人类社会进入到19世纪中叶,一方面,经过产业革命的洗礼,科技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工程师的技术力量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升,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大家生活愈加不能离开工程师。工程师的社会地位、职业权力也不断提升,进而社会及公众对工程后果的责任也开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工程师责任意识。技术力量在工程范围的扩张,使得这个范围产生了伦理责任的问题;同时,其次,对有缺点或者危险的技术和商品导致的害处后果的责任问题,社会认识开始渐渐改变,出现了责任由卖者承担,由创造者承担的思想,即需要制造者和创造者对商品用导致的害处或事故负责。
工程师的伦理责任是一个无到有些过程。伴随工程师伦理责任在20世纪初形成和确立,意味着现代技术社会,工程师从事工程活动时,需要对其行为从伦理的角度进行规范,拟定相应的伦理规则来指导工程师的职业活动,用伦理责任来约束工程师的行为。
2、工程师伦理责任的演变
由绝对忠诚转向常见责任
早期,工程师的基本义务是对机构权威忠诚,直到18世纪末之前,工程主要指的是军事工程。在当时,不管工程师的技术力量有多么强大,都远不如他所从属的军队的组织力量强大。与军队其他成员一样,工程师的行为第一要听命于服从原则:他最主要的责任是服从命令。工程一直被觉得是除去有效率以外再没任何内在理想的单纯的工具和方法。这个时候期,工程师的义务主如果对雇主负责。
19世纪中叶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技术不断进步,也对工程师的需要量增加。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程师人数的增加,手中的技术愈加强,工程师同他们上司之间的关系愈加紧张。特别在美国,这样的情况更为突出。莱顿称这种发生在工程与商业之间的紧张关系为工程师造反工程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到。
工程师们需要对雇主的责任扩张到常见责任,他们不满足于只对雇主负责,需要责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每个范围,随后爆发了专家治国论。但最后于失败告终,其缘由有两方面:一方面,忽视了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的专政;其次是工程师自己的局限性,要担负常见责任就要具备常见能力、常见常识。
由常见责任回归社会责任
伴随工程师常见责任的梦想失败之后,重新概念了我们的责任地区范围自己、公司与大众。工程师不只要把自己工程干好,对自己受雇的公司忠诚,但同时工程师有权利对工程提出异议,致力于公共福利义务,工程师要担任其相应的社会责任。
工业的不断发达,工程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大家的日常也愈加突出。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借助,社会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紧急破坏等,这就使得工程师不能不去深思和探讨自己在工程项目活动中所应该承担的责任。这次转向的标志是,1947年美国工程师职业进步委员会E下载成本起草了第一个横跨每个工程学科范围的工程伦理准则,它需要工程师使自己关心公共福利,修改后的伦理准则,将工程师应当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放在基本守则的第一项。
由社会责任延伸至自然责任
在与自然环境进行物质、能量重新分配的过程中,工程活动不可防止的对自然环境导致了负面影响。在过去工程师们对于一个工程项目评价的规范总是是从功利主义角度出发,经济效益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对于环境的破坏、生态污染并没列入到工程核算本钱中去,加之科技对工程活动的不可预测性,工程师对自然环境出现的危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同时工程师应该肩负起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
对此,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工程协会在修改其工程师伦理规范时都加入了工程师对自然负责这一项,在工程师伦理规范中强调保护环境、节省资源和可持续进步策略。
3、工程师伦理责任的具体表现
工程师对职业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在工程实践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伦理责任问题。譬如:在工程的决策时,要考虑工程是不是合理,是否合法的,对人类、自然有没风险;在工程商品设计时,考虑商品的有用性、安全性等等;在工程技术方面,是不是存在着编造、伪造、篡改实验数据?是不是抄袭和剽窃别的人的研究成就?有没侵犯其他人的常识产权;在施工过程中,要对施工职员的安全作出保障,对其人身安全负责;工程验收后,工程是不是存在这安全隐患等等。工程从决策、设计、施工、验收和最后的评估整个工程一同体,都蕴含着道德问题和伦理性质问题,在工程的整个周期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到了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对人的伦理责任
工程师对企业管理职员的伦理责任:企业的目的是为了企业盈利进步,企业所聘用的管理职员的任务和职责则是为公司创造最大的价值。为了经济效益,管理职员们总是对伦理道德问题不够看重。管理职员们总是从企业的利益出发,而忽略了工程商品的安全性和危险性,这样的情况下,工程师就得提出异议,对其行为要报告企业最高领导人。
工程师对工人的伦理责任:工程师的设计不可能达到完全完美,因而在工程商品生产过程中,工程师发现工程策略的不足之处,如果准时改进;而不可以为了面子拒绝工大家的建议和建议,保障工程活动的合理性、安全性。 工程师对同行的伦理责任:工程师同行之间既是角逐对手又是合伙人。不可以为了经济利益、为了自己的职位的提高而采取卑劣方法贬损或打击他们,应该客观、公正、平等的去对待同行。
工程师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20世纪70年代以来,很多的大型工程不断发生事故,如切尔若贝利核电站事故、美国挑战者宇宙飞船爆炸等等工程灾难都给大家的生命、财产和环境导致了紧急的伤害。这类工程灾难引发了工程师的自省和理性深思,最后致使了他们伦理责任的转向,就是需要工程师自己关心公众福利,借助其常识和技能促进人类福利。工程师应当将公众的安全、健康和福利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4、目前工程师伦理责任所处的困境
工程伦理尚未引起正确对待
虽然大家愈加看重工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但依旧有的学者觉得工程只不过技术上的进步与落后之分,工程活动完全是客观的和科学的,无好坏之分。同时,在教育工程师过程中工程伦理学的定义、
规范和原则,工程伦理学的学科定位问题都不够明确,教育力度也有待于提升。因为工程的专业性、复杂性,使得非常很难抓住工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害。
工程师职业角色的复杂性、多元性带来的道德困境
工程师肩负着三重使命,在工作中,工程师却发现这类使命存在这冲突。对职业的忠诚,需要他坚持诚实、正直标准、决不弄虚作假、决不违法乱纪;对社会的忠诚,需要他做很大众的看门人,努力保证公众的健康、安全等福利;而作为企业职员,对企业的忠诚,需要其维护企业利益最大化,如此矛盾的处境,让他们做出艰难的选择。
鉴于工程师伦理责任进步中的困境,结合国内的实质国情,加大工程师伦理教育,在工程活动中具备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强烈的伦理道德意识,尤其是在工科高校加大伦理教育的必要性,从而推进国内整个工程伦理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6.
[2]爱弥尔涂尔干.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M].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7.
[3]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殷登祥等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73.
[4]李世新.工程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03.
[5][美]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论[M].殷登祥等译.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88.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高级工程师职称论文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