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以成绩为基础。高考考试成绩是考生被录取的基础原因,直接决定了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去向。
二是院校综合状况。院校是考生选择志愿的要紧原因,是选择与什么人在一块学习、到哪儿去学习、学些什么等问题。考生在选择时,既要看院校的历史、地域,也要看院校综合办学实力。
三是考虑兴趣喜好、专业就业等原因。专业是考生志愿选择的核心原因,通常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趋向。重点大学有优势专业、一般院校也有特点专业,是院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不可以以偏概全;考生要选自己喜欢、符合个性专长的专业,改革省份考生还要考虑选考科目范围等原因。专业选择与经济社会进步的趋势有关,有些专业考试报名非常热点,就业却遇冷,需要理性判断。
四是结合身体等条件。专业与身体情况有关联,有些专业受视力、色觉、器质性健康情况的限制;部分院校按专业学习需要,会对单科成绩和外语口语等方面提出需要。还有一些中外合作专业、民办院校收费较高,选报时还应考虑家庭经济情况。
五是注意志愿之间梯度的问题,建议高、中、低搭配填报,较为合理,防止退档风险。
有关推荐:
填报指导资讯大全
女生最吃香的十大专业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