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显微镜作为中学阶段常见的一种放大仪器,在生物实验室中也是用频率较高的仪器之一。如教程实验:脂肪的鉴别,用高倍镜察看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察看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都涉及到显微镜的用法。在高考考试考试题目中关于显微镜的考查频率也是非常高的。因此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将显微镜的各种常识进行总结整理。
1、 显微镜成像原理和放大倍数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2.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被察看的物体的长度或宽度被放大的倍数。
3.因为显微镜下的物像是倒像,所以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
【例1】用一般光学显微镜察看水中微生物,若发现视线中微生物如图1所示方向游走,请问应该把载玻片向图2所示的什么方向移动

A.乙 B.乙 C.丙 D.丁
【剖析】显微镜下察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物像坐落于什么方向,玻片应向什么方动。
【答案】C
【例2】.右图为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视线中的叶绿体坐落于液泡的

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则事实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地方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是
A.叶绿体坐落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B.叶绿体坐落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顺时针
C.叶绿体坐落于液泡的右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D.叶绿体坐落于液泡的左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为逆时针
【剖析】依据显微镜成像原理,呈倒立的虚像,把此图旋转180为叶绿体的地方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
【答案】D
【例3】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线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线中可测试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若64个细胞排成一行,则换40物镜后,视线中可测试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A.2个 B.4个 C.8个 D.16个
【剖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在放大100倍时,设视线直径为d,则面积S=2,此时视线中有64个细胞;当放大400倍时,其直径等于原来的1/4,则圆面积S=2,即为原来的1/16,故看到的细胞数目为64/16=4个。若64个排成一行,放大400倍,其长度等于原来的1/4,则看到的细胞数为641/4=16个。
【答案】B,D
2、目镜与物镜
1.怎么样区别目镜镜头与物镜镜头
是不是带螺纹:带螺纹的是物镜镜头,不带螺纹的是目镜镜头。
2.镜头长短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目反物正: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3.物镜镜头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
物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清物像时,物镜镜头与玻片标本之间的工作距离越近。
【例4】.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察看血细胞涂片时的工作距离如图所示。假如玻片标本地方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线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剖析】依据上面的规律2、1和3、3比较容易作答。
【答案】D
【例4】如下图所示,1、2、3、4为镜头长度;5、6为察看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察看成效,其正确组合是

A.1、3、5 B.2、4、6 C.2、3、5 D.2、4、5
【剖析】先是目镜和物镜的选择,再是物镜工作距离的选择。依据上述规律,不难选择:2、3和5的组合,能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察看成效。
【答案】C
3、视线中的异物问题
显微镜视线中异物的存在部位有三种状况:可能在物镜上或目镜上或装片上。怎么样用方便办法迅速判断异物的存在部位?第一移动装片,假如异物也跟着移动,则异物在装片上;假如异物不动,则可能在物镜或目镜上。第二,转动目镜,假如异物也跟着转动,则异物在目镜上;假如异物不动,则在物镜上。
【例5】某同学用显微镜察看装片时,见视线中有甲、乙、丙三种异物。为判断异物的地方,他先转动目镜,见甲异物动,然后转换物镜,三异物仍存在。据此,三异物可能在
A.目镜 B.物镜 C.反光镜 D.装片
【分析】依据上述规律可知,本题中,转动目镜,甲异物动,说明甲异物在目镜上,转换物镜后,三异物仍存在,说明乙、丙异物在装片上。
【答案】AD
4、正确用高倍物镜
先用低倍镜找到要察看的物像并移到视线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察看并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例5】.察看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办法是 A.低倍镜对焦,将察看目的移至视线中央,换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焦察看。
B.低倍镜对焦,将察看目的移至视线中央,换用高倍镜并降低进光量,调焦察看。
C.低倍镜对焦,换用高倍镜,将察看目的移至视线中央,降低进光量,调焦察看。
D.高倍镜对焦,将察看目的移至视线中央,增加进光量,调焦察看
【剖析】显微镜用规则:先用低倍镜对焦,再用高倍镜察看。由于高倍镜视线范围小、视线暗,所以换用前应将察看目的移至视线中央,换用后调节增加进光量,并调节焦距,进行察看。
【答案】A
【例6】用显微镜察看标本时,正确的操作顺序应是
①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坐落于低倍物镜的正下方 ②双眼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降低至离标本0.5 cm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线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线中的物像明确。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明确。
⑧将要察看的物像移动到视线中央。
A.①③②④⑤⑦⑧⑥ B.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C.④③①⑦②⑥⑤⑧ D.①②③④⑦⑥⑤⑧
【剖析】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