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数学教材范本(3篇)》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数学教材范本
教学目的1、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并理解轴对称图形包含的意思。
2、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通过观察、考虑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激起学生的数学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题
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定义。
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办法。
教学过程
(一)赏析图片,打造表象
1、师:今天老师给大伙带来了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蝴蝶的一半。
生:蝴蝶
师:你是如何猜到的呢?你如何知晓是蝴蝶的呢?
生说一说,师加以引导。
师:日常,像蝴蝶这种两边大小、形状、图案完全相同的图形叫轴对称图形。
2、你在日常见过轴对称图形吗?说一说吧
生举例子,师加以引导并表彰一定。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出示小青蛙图片
你觉得它是轴对称图形吗?你如何判断的?从哪儿看两边完全相同呢?你有哪些方法证明你的想法吗?
小组动手操作
2、交流汇报。
用对折的方法,发现两边完全重合。
中间的折痕就是对称轴。
3、剪一剪——认识轴对称图形。
(1)师:前面大家已经认识了对称图形,老师这里给每一个小组都筹备了一些纸张,大伙可以用剪刀试着剪出一个对称图形码?
在剪之前先想一想如何剪才能剪出对称的图形,然后动手试一试。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剪一剪。
组织学生将自己小组剪出的对称图形进行展示并汇报各自的剪法。
(2)引导学生明确剪对称图形的办法。
要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可以先把纸张进行对折再剪,最后沿对折的地方打开,这就形成了一个对称图形。
教师小结:像如此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同桌交流,将剪出的图形对折,看看是不是完全重合,说说同桌剪的是否轴对称图形,如何判断?
教师引导:大家剪轴对称图形时,先要对折,那就是说,把你手上的图形对折,假如能完全重合,就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操作,判断。指名上台演示,说说判断的原因。(展示时,教师注意让学生从不一样的方向,横着、竖着、斜着的方向对折,感受不一样角度进行判断。)
4、引导学生认识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谈话:将对折的图形打开,你有哪些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痕。)
师:这条折痕就是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同学们,用铅笔画出你们所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认识对称轴,画出对称轴。
(三)拓展延伸,巩固深化
1、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说明理由。
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将图形对折,看看是不是完全重合。
2、赏析轴对称图形的图片
日常还有不少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老师采集了一些图形,你想看看吗?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这节课大家从日常的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只须大家留神观察,大家生活的周围处处可以看见轴对称图形,正是由于有了这部分图形,大家的生活才会装扮得这么漂亮。
二年级数学教材范本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日常几百几十的场景,譬如:一本书一共有320页,会场中一共有920个人等,告诉学生几百几十的数在大家日常随处可见,用途可大了。
讲述:今天这节课大家一块儿学习几百几十的数。(板书课题:认识几百几十)
2、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1)直观认识
出示4块方板。
提问:这4块方板里有多少个小方块?400里面有几个百?(板:4个百)
(出示5根木条)这里面有多少个小方块?五十里面有几个十?(板:5个十)
目前一共是多少个小方块?你是如何知晓的?
(2)用计数器表示。让学生都在计数器上拨珠,并指名演示。
(3)写数、读数
让学生对照计数器试着写数,并与同桌说一说你是如何写的?个位上为何0?0可以不写吗?哪个能把这个数读一读?
2、教学“试一试”
提问:你能一边拨珠子一边一十一十地数,从三百九十数到四百三十吗?
请把它们写下来。(需要学生相互给同学看)
提问:数到三百九十,下面数什么?那样数到六百九十呢?数到八百九十呢?
不拨珠你能从890数到1000吗?(需要学生数给同桌听)
提问:数到九百九十,下面数什么?追问:九百九十后面为何时一千?
3、组织训练,加深认识
1、做“想想做做”1、题。
独立看图填写,指名回答,一同订正。
提问:你如何想到13个十是130?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独立填写,一同订正。
提问:360和630各是如何组成的?
3、做“想想做做”第3、4题。
指名读数,一同写数。需要学生写在我们的本子上。
订正后提问:做过这两道题后你有哪些想法?教育学生保护植物和野生动物。
4、做“想想做做”第5、6题。
让学生一个人填写得数或算式。
做完第5题后提问:你能说说你是如何想的吗?(口算时可以借助几百几十的组成来考虑,也可以借助加减法的关系来考虑。)
5、做“想想做做”第7、8题。
口算给同桌听。(每个人一组)
6、做“想想做做”第9题。
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追问:这道题为何用加法计算?小结:已经栽的棵数与还剩下的棵数相加,就是一共栽的棵数。
4、课堂概括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数学教材范本
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日常例子初步感知旋转这中日常容易见到的现象。
2、通过学生的操做领会旋转,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题:感知旋转
教学过程:
1、领会感受
1、观察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
2、请同学们用手比划一下它们是如何动的。
3、举日常有没象如此子的一些运动呢,请呢举例子说明。
象如此的一类的现象大家把它叫干什么什么呢?
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
2、感受旋转的方向。
1、展示两类根据不一样方向旋转的物体,让学生进行分类。
2、说说你为何要如此分。
3、出示钟面,让学生观察,秒针是如何旋转的。
4、给旋转按不一样的旋转方向起个好听的名字。
小结:象如此一类跟秒针一样从左往右转动的叫作顺时针转动,而跟它相反的转动叫逆时针旋转。
3、动手做一做
1、完成43页3、题。
2、自己表演一个旋转。叫你手里的东西旋转起来。
3、根据指示根据不一样方向转动。
4、动手完成课本42页做做一做。
4、展示旋转美,创造旋转美
1、出示紫荆花图,让学生想想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
2、用旋转创造出漂亮的图案。
全课概括
教学深思:同样着重口语的表达,有些学生说电扇是旋转现象,还有些学生说水龙头是旋转现象,需要纠正:电扇扇叶转动是平移现象,打开或关闭水龙头时是旋转现象。
教学内容:单元综合训练
教学目的:
1、整理和训练图形和变换,巩固平移和旋转的表象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题: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1、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1、题,让学生说一说如何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如何找到那条船的。
2、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2、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维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如何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办法。
5、老师概括: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地方,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需要。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3、判断训练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4、动手操作
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5、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深思: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强调无论如何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