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付考试、升学和就业等决定人的下一个阶段的生活,对前期所学所做的事情进行回顾。为了达成更好回顾成效而拟定的周密详尽可操作性强的任务时间表,叫做复习计划。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1、教导思想以《课程标准》需要为目的,充分借助现有些教程,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复习重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帮学生进行系统整理,使好、中、差不一样的学生的语文能力都得到提升;在每人过关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三维目的,着重积累,培养好的语文学习态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学生状况剖析:
学生进入小学三年级后,在思维上看上去愈加活跃,有我们的考虑,但他们的考虑往往不够全方位;同时也有部分学生了解偷懒了,平时作业出现拖欠现象。对入门知识,学生的主要问题,还是灵活运用的问题,因此在复习阶段,要着重对已有些常识如何进行灵活多样的运用练习。阅读,从监测和作业状况来看,主要的问题是阅读的习惯和办法的问题,学生刚接触阅读,是有肯定的困难程度,而且有畏惧心理,既不想深一层阅读,好多学生觉得不会就不做,不想在做深入考虑,所谓的阅读习惯不够。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理解的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复习阶段,要通过训练,进行肯定的积累,提升学生理解的能力。
因为刚正式进行阅读和习作的练习,大多数学生错误较多,学生缺少收获感,甚至是畏惧情绪,一提笔就感觉难。有几个后进生前面抓得不够,与自学性强自学能力好的学生相比,有不少差距,令老师担忧。
3、复习内容及目的:
目的:夯实基础,巩固强化、查漏补缺、辅优补差,提升班级整体水平。
内容:
1、正确认读、听写本册中300个生字。
2、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读读记记、我的发现。
3、课文中的四个字的词汇。
4、课文中优美段落、重点段落的诵读。
5、古诗默写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优美语段或课文;能复述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质,理解常用词汇的意思(参见课堂本和试题中依据意思写词汇的题型)。
3、学习课文中容易见到的构段方法(以5、、6、七单元为例,以过渡句和中心句为重点)。
1、掌握把读习作需要,依据需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了解,做到文通句顺;程度较好的能在语言上有所提升。
2、可以正确用标点符号(语文园地二及有关题目)。
3、可以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法来写作。
(如:围绕中心句写一段通顺的话,人物之间的对话。)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1、复习内容:以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程为主,适合补充拓展数学教学内容。
2、复习目的: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万以内的数和容易的分数有进一步的认识;对千克和克有进一步的认知;提升运用学过的数表达和交流信息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两位数除以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容易的同分母分数加减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需要,使计算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切勿因基础题而粗心致使错误。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认识周长包含的意思,发散学生的思维,解决有关周长计算的实质问题,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知道编码及集合。
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常识间的相互联系,提升综合运用数学常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领会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意识,进步数学考虑。培养学数学的兴趣,激起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业务志品质和学习水平的整体提升。
3、(一)复习重点:
1、计算,主要在计算办法的熟练学会和计算品质的培养这两个方面加以努力。
2、解决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得信息,培养审题能力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办法,从题目中提炼,在训练中熟练。
3、用数学常识讲解一些生活现象,灵活应用常识解决问题等。
(二)复习难题:
1、时间的认识及进率,计算经过的时间;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
3、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4、分数包含的意思。
5、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计算。
6、倍数的认识
7、编码及集合
4、复习办法:
1、学生课前认真梳理,自主总结所学常识,甄选习题;
2、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状况,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认真组织课后训练和综合训练,准时反馈,准时补差,准时改进。
三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1、复习内容:1、万以内的加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
3、多位数乘一位数。
4、四边形。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
6、分数的初步常识。
2、复习目的:
使学生获得的常识愈加巩固,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愈加提升,可以用所学的数学常识解决容易的实质问题,提升学数学的兴趣,打造学好数学的信心。
3、复习重点:
1、万以内的加减法。
2、多位数乘一位数。
4、复习难题:
1、万以内加减法中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
2、有余数的除法在实质日常的应用。
3、分数包含的意思。
5、复习办法:
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要点突破,再要点综合,最后解决日常的问题。)突出重点,突破难题。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第一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怎么样进行小组学习。进行习题训练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的,逐步提升做题速度。准时反馈,准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多数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6、复习手段
教师方面:
1、针对本班的学习状况,拟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
2、使用各种方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成效,注意常识的整理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常识进行归类整理。
3、在抓好入门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概括与深思的态度和习惯,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准时批改,准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常识每天清。
5、着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大交流。
学生方面:
1、需要在态度上主动学习,看重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
2、需要上课专心听讲,积极考虑、发言,掌握倾听其他人的发言。
3、需要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准时进行自我深思。
补差手段
1、对各差生的不一样缘由,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常识、办法入手,拟定不一样的目的,目的要小、细、实。
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使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他们一块进步,同时获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3、时刻关注这部分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训练多解说,多表彰、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7、课时安排(16课时):
1、万以内的加减法4课时
2、有余数的除法2课时
3、多位数乘一位数4课时
4、四边形2课时
5、时、分、秒和千米和吨2课时
6、分数的初步常识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