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听人讲如何做人,有非常多真知灼见,其中有一句“做人要有格局”,让我印象深刻。
格局是什么?我理解,格局就是眼光,气度和胸怀。央视不是有一句广告词吗:“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说的就是人的格局啊!
人的格局有高下大小之分。
有这么一个故事:三个工人在建筑工地上砌墙。有人问他们在做啥。
第一个工人不耐烦地说:“没看到吗?我在砌墙。”
第二个人认真地回答:“我在建大楼。”
第三个人快乐地回话:“我在建一座漂亮的城市。”
十年将来,第一个工人还在砌墙,第二个工人成了设计师,第三个工人则成了这个城市的管理者。
这就是格局的差别。
格局小的人,盯着我们的1日三餐,只关心妻子小孩热炕头,斤斤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其他人家的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
格局大的人,位卑未敢忘忧国,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情系百姓福祉,心系国家进步,积极投身经济社会的建设。
格局小的人,未必不幸福,但总感觉缺一点精彩。
格局大的人,前行未必非常顺利,但会活得有价值。
大家作为新年代的青年,不可以过早地享受安逸,逃避挑战。
格局小的人,“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这是一种悲哀;
格局大的人,登高山,而知山之巍峨,临大海,而知海之浩瀚,这才是壮美的生活。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也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格局小,影响力就小,发挥有哪些用途就小;格局大,影响力就大,发挥有哪些用途就大。
格局对个人是如此,对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在当今世界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背景下,中国提出了“一路一带”的策略构想,将中国的进步融入到全世界的进步中去,同时为全世界的进步贡献中国的力量,这就是大格局,巨乳怀,大担当。
人的大格局不是凭空掉下来,它同样需要培养。
大文豪鲁迅说过:“需要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第一是正视我们的缺点,找到学习的方向。要用虚心的态度聆听批评,用开放的胸怀包容多元,多取长补短,多加油充电,知耻而后勇,才会夯实大格局的基础。
第二是增强必胜的信心,增加超越的勇气。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承认落后、安于落后,自甘菲薄,失去前行的动力。大家需要要有不服输、不服老的心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打破其他人眼中的你不可以不可以的妄断。信心比黄金更可贵,信心是大家战胜困难的要紧力量。
三是要脚踏实地的笃行,完成历史的使命。人的格局不是高中楼阁,它是打造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之上。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一生应该如此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观秀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大家应该要有如此的使命感和责任担当。
人能走多远?不要问双脚,要问你的追求。
人能攀多高?不要问双手,要问你的志向。
那样,你做人的格局有多大?不要问我,要问你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