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是依据课程准则的需要和教学对象的特征,将教学诸要点有序安排,确定适合的教学策略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的、教学重难题、教学办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有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
《秋季的雨》语言美、意境美、篇章结构美。依据课文特征和课后训练的提醒,本课教学目的有五,一是有感情朗读,体验秋季的美;二是训练概括:课文从哪几方面写秋季的雨;三是用抄写和背诵的办法积累语言,四是有关识字和写字的目的,五是有关课后拓展的目的。教学中,应该注意三个教学目的的整理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题。
一、体验
古人笔下的秋雨是让人心烦的。本文的秋雨,却是一曲丰收的歌,一首开心的歌。要依据课文特征,引导学生体验作者对秋雨的独特感受。
1、在情境中朗读。老师可用导语或图片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让学生在乎境中朗读,在朗读中体验秋雨的神奇和漂亮。
2、在想象中体验。在精读中,需要学生画出每一个自然段中自身喜欢的句子,并展开想象,领会秋雨的神奇和漂亮。
3、在激活生活经验中想象体验。如第二自然段的教学,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将来,可用你看,它把_____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联系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又如第三自然段的教学,也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就秋季的气味展开想象。
二、概括
训练概括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题。从小学三年级起,学生的思维进步特征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训练概括就是在练习抽象思维。小学三年级抽象思维刚起步,特别需要形象思维的支持,因此需要在体验和熟读的基础上训练概括。
在学生体验了秋雨的漂亮将来,让学生默读全文。想想每一个自然段写什么。在学生概括出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后,再让学生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课文的开头和最后的自然段都不是写秋雨的某个方面,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要予适合解说:开头说秋雨带来了秋季,是总起;结尾说秋雨带来了丰收和欢乐,是概括;中间三个自然段分别从颜色、气味和提醒冬季的到来写秋雨。
三、积累
1、在朗读背诵中积累
训练题提醒要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对学生的喜欢,要多鼓励,不要限制,是背全文。
2、在摘抄中积累。第一,可引导学生认识训练中例句的特征:两句例句都是打比方的句子,然后,老师可提醒学生,除去打比方的句子,课文中还有把事物当做人来写的句子,句式相同又连在一块的的句子,都值得好好品味,积累。交代了解将来,才让学生摘抄。也可先摘抄再交流,交流时要说说所摘抄的句子的特征。
四、拓展
课后训练中有三道拓展题,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认真完成。还可让学生搜集有关写秋雨的诗文、图片,除去自身赏析,要在同学间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