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2020年小学习语文经典国学常识:汉赋

   日期:2020-11-06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52    评论:0    
核心提示:2020年小学习语文经典国学常识:汉赋  汉赋,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  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里说

2020年小学习语文经典国学常识:汉赋

  汉赋,无疑是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
  刘勰在其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里说:铺才逦文,体物写志是赋之特点。前四字指的是赋的形式,后四字指的是赋的内容。《汉书艺文志》载:传曰:不歌而诵谓之赋。赋是一种不一样于诗词,也不一样于文的文体,介于二者间。
  《诗》有六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周礼大师》)。一般觉得,风、雅、颂是三种诗体,赋、比、兴是三种写作表现手法。在战国时期,赋还只是古诗的一种表现手法。赋与比、兴的比喻象征、托物起兴不一样,赋是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一种直白的表现手法。但有学者以为赋原来也是一种诗体,如章太炎先生在其《国学演讲录经学略说》中提出:六诗者,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今《诗》但存风、雅、颂,而无赋、比、兴。不论赋前身是不是一种诗体,在后来赋成为一种文体,并在汉代领一时妖娆,是无可置疑的。至唐时韩、柳发动古文运动,骈文逐步失去正统地位。这对赋有肯定冲击,但宋后,赋依旧是文人学士最喜欢使用的文体之一,主如果俳赋与文赋。
  赋在先秦儒家荀子时便已是一种文体,《荀子》一书中已有《赋篇》,分别写云、蚕、礼、知、针五种事物。
  刘勰指出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可见赋是《诗》与《楚辞》演变而来,《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
  赋到西汉时,已足以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乃至影响千年中国文学史。赋大致分为五种,也正是五个要紧时期:西汉人将楚国诗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也视为赋体,没肯定的限制性,这称做楚辞体的骚赋;汉赋篇幅较长,多使用问答体,韵散夹杂,其句式以四言、六言为主,但也有五言、七言或更长的句子,汉赋喜堆砌词汇,好使难字,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却被后人视为赋体正宗,也称古赋;六朝赋是东汉抒情短赋的变体,其特征是篇幅短小,句式整齐,多为四言、六言拼偶组成,而又讲究平仄,通篇押韵,又称俳赋;唐宋又有律赋,题目,字数韵式,平仄都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中唐将来产生的一种散文化的赋体,不刻意追求对偶、声律、词采、典故,句式错落多变,押韵较自由,甚至很多运用散文的句式,文赋事实上是赋体的一种解放。静安所谓盖文体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习套。豪杰之士,亦难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体,以自解脱,所有文体所以始盛终衰者,皆因为此(《人间词话》),不外如是。
  赋家主要代表人物有屈平、宋玉、司马相如、杨雄、枚乘等人。
  《汉书艺文志》载:凡诗赋百六家,千三百一十八篇。其中宋玉之《风赋》、枚乘之《七发》、司马相如之《子虚赋》、东方朔之《答客难》、扬雄之《长杨赋》、班固之《两都赋》等等,无不是传世佳作。

  点击查询更多:文学知识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