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范本

   日期:2020-09-15     来源:www.vqunkong.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758    评论:0    
核心提示:数学是大家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要紧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技的基础。伴随社会的进步、年代的变化,以及信息

数学是大家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要紧工具。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技的基础。伴随社会的进步、年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数学在社会每个方面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用途愈来愈要紧。以下是无忧考网收拾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范本》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范本

  教学目的:

  1、领会乘除法与实质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题:领会乘除法与实质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你们喜爱参加运动会吗?你知晓为何要举行运动会吗?

  2、今天老师把你们带到运动场上,观看运动会怎么样?出示图,需要学生注意观察图画。你知晓运动场上有哪几种比赛项目吗?

  (1)有参加赛跑的'。

  (2)有跳远的。

  (3)有拔河的。

  3、与同桌互相说说,从图上你知晓了什么?

  4、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依据图意和所给的数字,你能提出有关乘除法的问题吗?你是如何想的?如何列式?

  1、每组4人,24名运动员赛跑,分几组跑完?

  24÷4=6(组)

  2、每人跳3次,一共跳了21次,参加跳远比赛的有几人?

  21÷3=7(人)

  3、每队9人,两队共有多少人?

  9×2=18(人)

  4、一堆气球有5个,4堆气球有几个?

  5×4=20(个)

  5、一瓶水3元,3瓶水需要多少元?

  3×3=9(元)

  三、巩固提升。

  1、练一练。第一题。

  (1)看图,把问题叙述完整。

  (2)独立解答。

  (3)交流如何用口诀试商。

  (4)汇报每道题的做法及应用的乘法口诀。

  2、练一练。第二题。

  (1)独立解答。

  (2)汇报每道题的做法及应用的乘法口诀。

  3、练一练。第三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教导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范本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教学内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会用米、厘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教学目的:

  要点:

  1、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领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晓长度单位的用途。

  2、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打造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能力点:在打造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5、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德育点: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树立自信心。

  6、培养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打造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晓1米=100厘米。

  7、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

  教学难题: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学习用刻度尺量和画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

  8、打造长度观念,会初步的估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程第1~3页。

  教学目的:

  要点:

  1、使学生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打造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使学生培养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题:初步打造1厘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筹备:各种尺子、硬币、回形针、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母亲需要买一截松紧带,需要多长呢?老师量过了,和你们桌上的小棒一样长,请每一个小组选择一种实物量一量。

  学生汇报量的结果。

  问:奇怪了,同样长的松紧带,可你们量出的结果如何不同呢?

  师:假如大家要得到一个统一的结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认识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汇报。

  A、数,按顺序读一读。问:最左端是几?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线,有长有短,叫刻度线。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种常见的长度单位。

  一厘米有多长?(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

  找出自身尺子上的1厘米。还有哪段是1厘米?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大家身边还有哪几种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是多长。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

  2、认识几厘米。

  师:大家知晓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长?

  问:2个1厘米是几厘米?4厘米里有几个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吗?

  3、用厘米量。

  举起蓝纸条,估计一下他大约是几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书上。

  量松紧带的长。

  三、拓展运用:

  1、判断下面的量法对吗?说明理由。

  (1)没对准0刻度线的。

  (2)正确的。

  (3)不是从零刻度量的。

  2、假如尺子的前面断了,看不到0刻度线,如何解决?

  3、小组合作量指定物体长度。

  4、老师想量手腕一圈的长度,用直尺量不便捷,你有好的办法吗?(介绍各种尺子)

  5、选择尺子和自身感兴趣的物体量一量。

  课外搜集资料:你还知晓哪些长度单位?在古代,没有尺子时,大家用什么进行测量?(手脚)回家量一拃、一步的长度。

  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教程第4页。

  教学目的:

  要点:

  1、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打造1米的长度观念。

  2、会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能依据实质状况选择不一样单位的工具进行测量。

  3、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质长度,让学生知道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晓1米=100厘米。

  能力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打造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题:依据1厘米和1米的实质长度,让学生知道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知晓1米=100厘米。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教具筹备:米尺、软尺。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范本

  一、导入新课探究新知。

  1、多媒体出示"小熊门店经营"的动画情景。

  2、今天小熊的超市开张可热闹了,店里的产品真是样样齐全,还有小朋友门特别喜爱的物品,看看都有那些物品,价钱是多少?

  3、来了几位客户看看他们买什么?

  4、提出问题:小狗买4辆坦克需要几元?

  (1)你们能帮帮小熊算出一共需要什么价格吗?

  (2)学生汇报,老师板书:5×4=20(元)

  (3)你能说说你是如何算出来的吗?

  (依据乘法口诀四五二十。)

  5、小猫拿了20元钱也筹备买坦克,请你们再帮它计算能买几辆坦克怎么样?

  (1)学生列式老师板书:20÷5=

  (2)为何这样列式,你能说出理由吗"?

  (3)你是如何想商的,请你们各小组讨论一下。

  (1辆5元,2辆10元,3辆15元,4辆20元,

  所以20÷5=4,商是4。)

  (先想5×?=20再想口诀?五二十,四五二十,所以商是4。)

  (4)同学们想的都非常不错,那你们觉得用那一种办法好呢?(用乘法口诀计算好一点。)为何?

  6、对了,这就是大家今天学习的用乘法口诀求商。(老师板书课题)原来用口决求商这么好,大家来试一试怎么样?

  老师出示题,学生说出商并说出相应的口诀。

  二、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天就要下雨了,小蚂蚁正忙着般家呢,他们干什么?你能算出需要几只蚂蚁运完吗?

  学生独立完成在集体交流27÷3=9(只)

  2、数学游戏小鸟找家。

  (1)游戏规则:有着四个鸟笼,每一个鸟笼上都有一句乘法口诀,一些同学得手上有一道除法算式,应用那句口诀求商,就把算式卡片贴在相应的鸟笼上。

  (2)一群小鸟出去捉虫子,天黑了他们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他们找到家吗?

  (3)学生集体活动全班进行检查。

  3、数学游戏二接力赛。

  (1)游戏规则;7个小组代表7种动物如:小鹿队,小兔队,等等,黑板上有7组除法计算题每小组同学依次上台计算看那组同学做得最快就奖给那组同学一个奖杯。

  (2)森林的动物们要举行一次接力赛,你们想不想参加?那大家目前就开始吧,各小组筹备。

  (3)学生进行比赛后讲评。

  三、课堂小结

  今天,你掌握了什么?

 
标签: 小学二年级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