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准则,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无忧考网收拾的《一年级数学教材范本》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数学教材范本
一、教程剖析(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第28—29页
本节课围绕的4、5、6的组成设计了三个操作活动。活动一,4的组成。教程提出了拿出2个蓝色花片和2个红色花片,合起来有几个花片的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目的使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合起来的含义,体验合的办法,并通过摆出的花片学习2和2组成4。活动二,5的组成。教程提出了拿出两种颜色的花片,使它们合起来是5个的活动需要。这个活动具备肯定的开放性,学生会有不一样的做法。在学生操作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出本课的重点和难题5的组成式。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考虑总结出1和4,2和3这两个组成式。活动三:6的组成。在学生掌握了5的组式的基础上,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概括总结出6的组成式。
依据课标的需要和教程的特征结合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以下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的
1、通过动手操作、交流、总结4—6各数的组成式的过程。
2、理解和领会合的办法,学会6以内数的组成,培养初步的观察、剖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进步合作学习的意识,想表达自身个性化的做法,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依据新课程准则和对教程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
(三)教学重点、难题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领会合与分的办法,学会2—6的组成。
教学难题:理解分与合的办法,知道6以内数的组成。
二、学情剖析
(一)着重直观演示、操作,探索容易的规律,挖掘学生的'潜能。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直接经验是思维表象形成的基础,学生学习所需要的直接经验主要出处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具的演示、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实践。因此,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借助实物:圆片为教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眼看、手工、脑想、口说中交流沟通多种感官的信息,在合作探索中抽象常识,领会分与合的思想。
(二)精心创设情境、游戏,激起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爱活动,学习兴趣是支持、推进他们加入学习的巨大内动力。因此,我努力创设多种情境,鼓励学生手、口、脑并用,自身去探索,去发现,去解决问题,又通过不一样形式的游戏活动,借助多媒体课件,强烈刺激学生的感官,学生维持热情、高涨的情绪,从而体验学数学的快乐变"苦学"为"乐学"。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题,我精心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1、说出10以内数的顺序。
2、猜数:一个数比3大比10小,它可能是几?
3、用大家学过的数字说一句话。
二、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刚才这几位同学说的怎么样?大家给他们鼓鼓掌!(学生热烈鼓掌)
同学们在鼓掌时是如何拍手的,谁来示范一下?
谁来示范一次,需要越慢越好!大伙也照样子慢慢地做几次拍手工作,怎么样?(集体模仿)
2、目前谁来说一说大家鼓掌时是如何拍手的吗?
生:把分开的两个手合在一起
说得真好!看来只有把分开的两手合在一起才能拍响。(板书课题:合)。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常常用到合的常识,这节课大家就来学习数的合成。
[说明:通过鼓掌,使学生理解合与分的意义。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一)学生动手操作合的过程,学习4的合成。
拿出2个蓝色圆片和2个红色圆片,合起来有几个圆片?
(1)放手让学生活动,教师适当引导。
(2)全班反馈,交流摆的结果。
使学生知晓两种颜色的圆片摆的先后不同,结果相同。
教师讲解:2合2合起来是4,并写出表达式。
结合学生的表达,板书22
(3)把两种颜色的圆片分出来。
(4)下面同桌合作,每人拿出一种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4个。
(5)交流拿的办法,概括让学生知晓,无论哪的是哪种颜色的圆片他们的顺序怎么样,都是1和3合起来是4个。谁还可以说出几和几合成4?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同学们们真了不起,自身掌握了4的几种不一样合成。
3、比较两种分法
提问:观察这两种分法,同学们们有哪些发现?(分成的2个数交换了位置)教师小结:当大家找到一种分法后,可以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即可得到另一种分法。
(二)探索5、6的合成。
1、师:同学们们很聪明,一会儿就将4的合成掌握了。下面拿出两种不一样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5。
(1)学生自主操作。(通过摆两种颜色的圆片,探究5的合成)
(2)让4人合作交流得出的结论。
(3)小组长总结汇报探索结果。
老师依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4)去掉圆片的颜色,使学生总结几和几合成5。
(5)选择好的办法记5的组成。
2、拿出两种颜色的圆片,使他们合起来是6个。(办法如5的合成)
[说明:在探究新知阶段,通过动手操作、动脑考虑、动口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新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探索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让学生的考虑力逐步成长。通过摆圆片、“手势法”的训练,学生能有序的记忆。]
四、游戏活动,运用巩固
1、“轻松入门”:看图填空。
(1)学生自身完成填空。
(2)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并说出2、3的合成。
(3)先摆一摆,再看一看2可以分成几和几?3可以分成几和几?(2)完成书上训练。
(4)请学生说出2和3的分与合。
2、“快乐学习”:填一填
3、“小试牛刀”:看图画一画
4、数学游戏:教师说游戏规则,同桌之间经行。
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识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差,因此在这一环节,以游戏巩固,可以第三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深化认识
1、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内容?(完整揭示课题:6以内数的合成)
2、回家把6以内各数的合成说给父亲、母亲听一听。
师:今天同学们玩得高兴又学到了常识,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还有一个小小的需要,请你们把今天学的和做的游戏回家与父亲、母亲一起玩一玩,怎么样!这节课就上到这里,小朋友再见!
(容易的课堂小结,让学生的学习收获感第三得到满足;教师对课后的需要,巧妙地将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书本延伸到生活。)
一年级数学教材范本
教学目的:1、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办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领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题: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办法,并能正确的分类。
教学资源:学具袋、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激趣导课
1、出示小黑板(做习题)
2、出示挂图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一)感知分类
1、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2、引导: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二)明确分类
1、像售货员阿姨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就叫分类。(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整理学具,让学生体验分类。
3、讨论、汇报。
三、展示汇报,质疑点拨
1、小组里同学把自身所有的'铅笔拿出来,放在一起。
2、互相说一说这些铅笔可以如何分类。
3、汇报交流。
4、游戏:整理我的小书包
(先自身整理,然后同桌交流是如何收拾的)
四、巩固新知
1、做教程第39页的“做一做”
(出示图片,板演)
2、做训练六的第1题,把同类的圈起来。
(先自身观察,在小组交流,说说是如何圈的,为何这样圈)
3、做训练六第2题,涂色
(先让学生自身涂,然后同桌互查)
4、做训练六第3题。
(出示挂图,集体做,说出那个不一样,为何不一样)
五、展示提升
1、今天大家学习了分类的常识,课后能运用这一常识做些什么?
2、实践作业:整理我们的小书包,还有回家把我们的玩具分分类。
一年级数学教材范本
教学内容:教程第27页例1及训练七1、2、3题的内容。
教学目的: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学会分类的办法。
2、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升造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4、领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1、引入
[教师:这是小明的家(比较凌乱),你看,小明正在找我们的帽子,可如何也找不到,你知晓为何吗?
教师:大家帮他整理一下房间吧。教师随学生的回答使用课间帮小明逐一归类、整理成整洁的房间。
教师:小明再找帽子能很快找到吗?如何找?
教师:为何这次很快找到了?]
小结:刚才大家所做的就是分类。分类摆放物品能使大家的生活变得整洁、便捷,这节课大家就来研究分类与整理。师板题分类与整理。
2、感知分类
出示例1:六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小朋友们买了许多气球,看多漂亮!
[师问:这些漂亮的'气球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板书形状、颜色)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如何分类呢?]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板书课题:分类)
3、巩固进步体验分类
(1)按形状来分一分,如何记录分的结果呢?
[学生分组活动,分一分并想方法记录分类结果。]
讨论汇报
[展示分类的结果。并讨论:你喜爱哪种记录结果的方法,为何?]
板演分法。
小结:虽然大伙记录结果的方法不一样,当注意观察收拾的结果,你有哪些发现?
教师:记录的形式多样,为何收拾的结果相同?
[教师结合不一样的呈现方法,引动学生剖析数据哪种气球最多?那种气球最少?使学生读懂各种呈现方法,领会不一样成像方法的特征。]
①边数边画;②先分,再数一数;③图和数相结合。
(2)还可以如何分?
[按颜色分类计算,选择自身喜爱的方法记录结果。
学生分组活动后展示分类结果。]
教师组织交流、评价:你觉得他做的如何?说说理由。
(3)在对比中讨论
教师:刚才大家分的都是这些气球,为何分类的结果不同呢?
[教师:无论结果如何。什么应该是不变的?]
二、小结
[教师:通过给气球分类,大家知晓了啥是分类,掌握了如何分类。下面大家就用所学会的常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巩固提高发散革新
1、课件出示训练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在汇报第2题时,可让学生回答:从图上你分别知晓了什么?同样的一组图片为何分类的结果不同?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继续推在同一分类准则下分类结果的一致性与不一样分类准则下分类结果的多样性。]
2、开放训练拓宽思路(分正方体)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另外一袋学具,请给这些物品分类。学生小组活动(4分钟)汇报交流。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常识?这些常识对你有哪些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