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常见觉得,历史是文综三科中比较适合死记硬背的科目,这就要考验同学们的记忆能力,然而,记忆也是有办法和方法的,这里为大伙整理了以下几个办法,期望能帮助到同学们学历史科目。
1、谐音记忆法:记忆历史常识的最好方法
历史科目的常识冗杂细小,朝代更迭,人名地名国名海量,大事件无数,记忆起来相当困难,运用谐音记忆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如: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大家用谐音就能记成一把揪死,如此就化难为易,变死为活了,把枯燥的死记硬背变成幽默诙谐、轻松有趣的话语,活跃了思维,又记忆了常识。
2、时间串联法:按时间顺序串联历史常识
历史学科是一部以时间为主线的大事记。学会了时间的走向,根据时间来记忆对应的事件和有关常识,就比较容易学会整个历史常识。主要有有关联时间记忆法、时间运算法与时间推导记忆法。
比如:中国近代史上,根据时间顺序,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等,对应的时间分别是1840-1842年、1851-1864年、1856-1860年、1883-1885年、1894-1895年、1899-1900年、1911年等,记住了这类时间更替,学习效率就瞬间提升了90%。
有关联时间记忆
此办法需从横向、纵向两方面进行比较。历史上,有很多事件发生在同一年、同1月中,如此记住一个事件,就可以连带记住其他几个事件的时间。比较和不同记忆,必能提升记忆效率。
时间运算记忆
在记忆过程中,有时需要进行时间运算。
具体有如此几种状况:
(1)计算时间长短。如:荷兰殖民者占据香港、台湾的时间是从1624-1662年,长达38年之久;新民主主义革命比旧民主主义革命短多少年?可以用列算式的方法推导:(1919-1840)-(1949-1919)=50年。
(2)比较距今时间远近。如:公元前594年与公元前459年,哪一年距今比较近?
(3)进行时间转换,不同纪年办法之间的转换。如:民国元年是1912年;甲午战争的甲午是公历1894年。
时间推导记忆
不少历史事件之间都具备内在的联系,假如你记住了一个历史事件,就能推导出另一个历史事件的有关内容。如:1917年,俄国10月革命;两年后发生了中国的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打造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筹备;又过了两年,中共成立。通过线索推导,就能将多个事件联系在一块记忆。
3、分类整理法:将要点归类记忆
历史常识看上去杂乱琐碎,但实质上是有内在联系的,有规律可寻的,同学们可以参考这类规律和联系进行归类整理,就能明确记忆了。
看书的同时,容易地列要点提纲
在分类看书的时候,可以边看边记录,列写提纲,以时间、缘由、进步方向等多个角度为主线,去引导记忆。
整理历史专题,有计划地复习和记忆
同学们也可以整理出历史专题。如古时候政治史、古时候经济进步史、中国古时候科技史、中国古时候教育史等多个历史专题。整理完成后,再进行细化填充内容。如此一定能把书本上的常识熟记于心。
4、互联网构建法:构建框架,条理明确记得牢
从宏观角度讲,整个高中历史可以分为世界近代史、中国古时候史、中国近代史三大块。从微观角度讲,每一个历史定义都有它固有结构。如:每一事件都有固定的背景、缘由、经过、结果,性质、影响等。从多角度入手,打造框架,形成互联网。
抓点
抓住每个历史专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剖析骑在不同时期的表现和发生变化是什么原因、对社会的影响等。
串线
找出各事件中的内在联系,形成完整的常识线索。把这类事件的点串联在一块,形成完整的常识体系。
铺面
将某一时期内的全部历史事件组合到一块,构成一个整体的常识面。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历史复习办法
2022高考考试历史复习办法大全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