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的树叶》是小学习语文小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没借的一件事。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将来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材及教学深思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材
教程剖析:本课包括一篇课文,9个会认的字,10个会写的字,两道课后题。本课使大家了解互相帮,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其他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一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
但要能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大家每一个人心中都装着自己和他人这两样东西。在很多状况下,这两样东西都在进行着斗争。斗争的结果,要么是自私,要么是无私。经过持续的自我修养,人应该逐步达到无我的境界。雷锋心中装着他人,唯独没自己,成为世人效仿的典范。
本课中的林园园,舍不能把我们的绿铅笔借给同学,说明她在帮其他人方面做得不够好。教学时既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小孩,切忌把她当作批判的对象。
课文中的事与学生生活十分贴近,教学时,还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深思,丰富内心的感受。
教学目的: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会用吗、吧造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
3、继续培养好的书写习惯,能正确、端正、整洁的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用吗、吧语气词造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
教学难题: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了解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培养责任感。
2、细心领会林园园看着这部分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筹备:
1、挂图
2、学生朗读课文,筹备画笔。
教学时间:两课时。
1、课时
教学内容:
认识生字,学习课文,朗读感悟领会互相帮的可贵。
教学目的:
1、会认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
教学难题:
1、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了解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帮,培养责任感。
2、细心领会林园园看着这部分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过程:
1、悬念导入:
1、课前板书:19蓝色的树叶
2、设悬念:读了课题,你有问题吗?(树叶如何会有蓝色的呢?)学了课文就知晓了)
2、学生自学:
1、以喜欢的方法自读课文
2、成就汇报:
(1)生字
(2)接读课文
3、质疑:你有哪些不知道的问题?
3、学习课文:
1、老师(出示插图1)讲述故事起因:(1、自然段)
2、师:李丽看看旁边的林园园,她已经把树画好了。小朋友看,林园园画的绿色的树叶讨人喜欢吗?(教导看图)
3、(出示2、自然段句子)树叶那样绿,真惹人爱你肯定会读了!教导朗读。
4、出示1、幅插图,注意观察李丽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领会到什么。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可结合课后读一读、说说进行扩展训练)
林:我还没有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目前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谨慎的态度)
林:你应该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人预料、不满的语气)
5、出示2、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干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6、出示课文最后一段:你读懂了什么?教导朗读。
7、倘若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怎么说?(注意结合林园园不由得脸红了,要想到她已经认识到我们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4、实践活动:
1、让大家和林园园一块画一张有绿绿叶子的图画送给李丽怎么样?
2、作品展示会。
2、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巩固生字,词汇,会写10个生字,完成课后训练。
教学目的:
1、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题:写字。
教学过程:
1、复习生字词
1、读字组词(同位配合完成)
2、有感情地读文。
2、教导书写
1、请同学们看字帖,观察每一个字在字帖中的地方,想想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2、教师出示生字帖(投影仪)
请同学上台与台下同学交流领会。
3、重点教导:
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吐、注、课、铅),前三个要写得左窄右宽,铅字应写得左右基本相等。四个上下结构的字中,可以重点教导笔字的书写。写竹字头时,应防止把短横写成点;毛字的撇要尽可能写平,竖弯钩的起笔在竖中线上。注意提醒学生,铅字的右上不是几字;拿字上面的合字中有一个短横,可以让学生使用会意的方法记忆:合手才能拿住。
4、同学自己看字帖写字,师巡视教导。
3、完成课后训练
1、出示: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目前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指名读
(2)你可以用吗、吧也说一句话吗?
(3)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4)指名读读。
2、把两个造句写在作业本上。
4、抄写生字词。
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材
教学目的: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
教学重难题:
1、学习生字新词。
2、理解园园为何脸红了,从中领会到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帮。
课前筹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时
1、激起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的树叶一般是哪种颜色的?(绿色、黄色、红色)如何会有蓝色的树叶呢?读读课文就知晓了。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借用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范读,想想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的前面标上序号。
3、说说课文讲的是啥事。
3、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1、看实物识字:铅笔笔盒课桌美术课本
2、读句子识字
(1)她把铅笔削好,放进铅笔盒,筹备上美术课。(铅、削、盒、术用红色不同)
(2)她皱起眉头,吞吞吐吐地说:“我怕你不注意把笔尖弄断了。”(皱、吐、注用红色不同)
3、分辨翘舌音:术、惹、桌、注、皱。
4、分辨多音字:吐吞吞吐吐呕吐削铅笔剥削
5、比较形近字:术、木吐、土注、住盒、和削、消由、甲
6、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汇,读一读
美术课绿铅笔惹人爱吞吞吐吐桌子盒子注意皱眉头风景
4、教导写字
1、剖析字的结构特征
2、描红
3、说说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教导(1)左右结构的字要写的左窄右宽。
(2)笔,写竹头时不要把短横写成点。
(3)铅,右上不是一个“几”字
5、学生训练写字,写后一同评议,比比哪个写的工整、美观。
5、作业设计
填上适合的词
一()铅笔一()树叶一()同学
一()椅子一()刺猬一()板凳
2、课时
1、复习
1、认读生字、词(课件出示)
2、“捡绿树叶”游戏。每片绿树叶后藏着若干个生字,全部认对了这片绿树叶就送给她。
2、朗读感悟
1、学习1、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
(2)用“什么时间、哪个、出了什么事”讲讲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学习2、至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注意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他们说了些什么。
(2)自由读,边读边用铅笔圈圈画画:李丽和林园园有几次对话?
(3)读首次对话。李丽的话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想的语气。理解“吞吞吐吐”
(4)读2、次对话,看看林园园是如何说的?她“怕”什么?说明什么?
教导读李丽的、话,分别读出请求、商量和诚恳的语气;林园园的话读出不乐意语气。
(5)读3、次对话
a、林园园说话中的几个“不要”说明了什么?
b、林园园为何要皱着眉?联系她说的话“还要画小草”,想象她心里在想什么?
c、示范读。林园园的话分别读出不放心,出人预料、不满的语气。李丽的话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6)分角色朗读三次对话。从对话中你觉得林园园不想借绿铅笔给李丽是什么原因什么?
3、学习5、自然段
(1)出示2、幅插图,说说这副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
(2)看图说一说,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干什么,他们可能想些什么?
(3)读5、自然段
(4)讨论:林园园看着李丽画的蓝树叶,为何脸红了?
(5)倘若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怎么说?从“脸红”这个词中可以看见林园园将来会如何呢?(也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小孩)
4、小结:在其他人遇见困难时,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一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好的行为习惯。能做到这一点,困难啊!
3、教导完成“读读说说”中的训练
1、读句子,读出疑问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吗”
2、说一个问句,用上“吗”
3、读句子三,读出请求的语气。注意语气词“吧”
4、说一句“请求”的话,用上“吧”
二年级语文《蓝色的树叶》教学深思
《蓝色的树叶》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一节美术课上,李丽向林园园借绿铅笔,林园园没借的一件事。课文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质,能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读后自然受到乐于助人的思想教育。在课文的教学中,我由“林园园看着这部分蓝树叶,为何不由得脸红了?”为突破口,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对话,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走进林园园的内心世界,林园园最后已经认识到我们的做法是不对的,同学有困难应当热情帮。她由于羞愧而脸红,从而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课后我进行了拓展训练,为了预防小孩们一味的批判林园园,我将文中的泡泡语“我想对林园园说……”换成了“假如你是林园园,看到李丽没带绿铅笔,你会如何做?让学生说源于己的心里话,进行说话练习。让学生认识到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
本课的教学,我感觉识字教学比较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朗读,如:小指名读、男女孩子比赛读、同桌互读、齐读等,学生学会的比较扎实,书写美观、格式正确。但也存在着很多不足:
1、在引导学生读好对话时,引导还要细致一点。在学生念书感情不到位的状况下,应该注意剖析其中是什么原因。如“小声的说”“吞吞吐吐”等词,是练习低年级学生通过语言揣摩人物心理的好机会,可以先让学生议一议,然后再读。通过教师范读或读得好的学生的朗读,比较容易就能读得准确。
2、在设计“读读说说”这一环节有的脱节,如课后训练的“读读说说”我如果是放到学生在理解了人物对话后直接引出“读读说说”成效会更好一些,也顺理成章的进行了语言提高这一练习。
3、有的环节我忽视了课堂的生成,流于形式。如在处置人物对话时,没准时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
4、在读人物对话时,教师虽然着重了提示语的教导,但学生读的并非非常到位,教师应进行必要的范读,才能让学生学会办法、方法。
总之,这节课在我一个人看来上的非常失败,我还应积极向其他教师学习,在将来的教学中,不断地钻研教程,学习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办法,用新的理念来丰富自己,不断地进步,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