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母亲有方法》本文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科学常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语文《植物母亲有方法》原文及教材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二年级语文《植物母亲有方法》原文
小孩假如已经长大,就得告别母亲,四海为家。
牛马有脚,鸟有翅膀,
植物旅游又用什么方法?
蒲公英母亲筹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我们的娃娃。
只须有风轻轻吹过,
小孩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苍耳母亲有个好方法,
她给小孩穿上带刺的铠甲。
只须挂住动物的皮毛,
小孩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豌豆母亲更有方法,
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小孩们就蹦着跳着离开母亲。
植物母亲的方法不少不少,
不信你就注意观察。
那里有许很多多的常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二年级语文《植物母亲有方法》教材
教程说明:这是一首以自然知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1、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方法传播种子;2、、3、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办法;5、节讲只须细心观察就能获得很多常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课文还配有三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设计意图:
以读为本,熟读成诵,读中理解,读中感悟。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课文的韵
律美,去领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使学生获得常识的同时,激起观察、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的:
1、会认12个生字和由这部分字组成的新词,会写10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3、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是如何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知晓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与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学难题:知道课文里的“降落伞”、“铠甲”指的是什么。小孩对这几种植物接触较少,因而知道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也是一个难题。
课时安排:2课时
1、课时,整体感知,读通读顺课文,学习1-4节
2、课时,学习第5节,拓展文本
教学过程:
1、课时
1、谈话揭题,质疑问难。
1、谈话:黄山奇石,让人叫绝;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今天大家来学习一篇有关植物的诗歌。板书课题:植物母亲有方法
2、指名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哪些问题要问吗?
①植物母亲有的什么方法?
②植物母亲在什么方面有方法?
③哪些植物母亲有方法?
2、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携带刚才质疑的问题,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用拼音读正确,难读的多读几次。
2、出示词汇:旅游降落伞娃娃纷纷山洼观察常识啪炸开蹦着跳着
3、交流反馈,读准字音。
个人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得”的字音。
“为”在这应选择什么读音,再读一读。
3、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读完了这首诗,你发现了什么?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母亲?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学习蒲、苍。教导书写“豆”。
3、植物母亲在什么方面有方法?(板书:传播种子)也可以说是如何让我们的小孩去旅游。
4、精读课文,理解重点
(一)引读1、节。是啊,小孩假如已经长大,……
重点教导最后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二)自由读2——4节,看看植物母亲们有哪些好方法呢?把她们的方法划出来。
(三)这部分方法好在什么地方呢?把自己喜欢的小节多读几次,说说为何喜欢?
(四)学习2、节
1、指名读。说说为何喜欢?
2、出示课件演示:瞧,这就是蒲公英母亲和她的娃娃。理解降落伞。
3、理解“轻轻”、“纷纷”。
做动作领会“轻轻”,这句诗如何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一个蒲公英娃娃出发了,紧接着2、个、3、个……都在风婆婆的帮忙下,像降落伞一样飘飘悠悠地离开了母亲。这就是纷纷出发。下雪了,雪花纷纷地飘落;秋季,树叶黄了,纷纷地飘落;下课了,同学们纷纷走出教室。
让大家闭上双眼想像,轻声读“只须……”
4、朗读领会。目前我就是蒲公英母亲,你们是我的小孩。你们乘着微风纷纷出发,那样你想飞到什么地方生根发芽?(自由回答)说得真好,蒲公英多么讨人喜欢、多么勇敢。母亲看到我们的小孩四海为家是多么开心呀。目前让大家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哪个读得最投入。.
(五)学习3、节
1、指名读。课件演示,认识苍耳。
2、你有哪些不懂吗?理解“铠甲”:古时候士兵打仗时穿的铁做的衣服。这里指的是苍耳坚硬的外壳。
3、师:假如你是小动物,你们会把苍耳带到哪儿安家?就如此,苍耳跟着这部分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树林、花园,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六)学习4、小节
1、指名读。
2、喜欢豌豆的同学来讲说太阳是如何帮豌豆母亲传播种子的?(课件演示。)
3、比较:(1)“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小孩们蹦着跳着离开了母亲
(2)豆荚炸开,小孩离开母亲。
哪一句写得好,好在哪儿?(1、句写出了豆荚炸开时的声音与小孩们离开母亲时动作及心情)这一下可不能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做什么?
这个时候他们的心情如何?该如何读,试一试,哪个把两句连起来读。
4、小结:蹦到什么地方……跳到什么地方……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5、齐读这节诗歌,也可自由读训练背诵。
4、小结
小朋友,今天大家认识知道了蒲公英、苍耳、豌豆这部分植物母亲,她们的方法都非常不错,其实植物母亲的方法还有不少不少,还有哪些方法呢?请小朋友们回去后请教父母,或爷爷、奶奶,也可以去互联网、书籍上查找,下节课大家再交流。
5、教导写字。
1、出示:纷、经、好、如。你有哪些发现?
2、教导书写。
2、课时
1、复习。
1、出示词汇,拓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1、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母亲?她们有哪些方法?
2、学习5、节
1、过渡:植物母亲的方法很多,那里有许很多多的常识,哪种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5、小节。
1、教导朗读。
3、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4、课后延伸,激起兴趣。
1、这篇课文给大家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你还知晓哪些植物传播的办法?(学生交流)
2、出示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撰写一首诗)
范本:
椰子母亲有个好方法,
她让小孩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什么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他的家
5、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很多多、高开心兴、进进出出、花花绿绿、快快乐乐、说说笑笑
你还知晓哪些如此的词汇。
6、教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
二年级语文《植物母亲有方法》教材
教学目的:1、会认个生字,会写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使学生学会理解自然段的办法,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的意识和办法。
4、使学生产生观察植物、知道植物常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学会理解自然段的办法。
教学难题:知道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理解每一个小节的意思。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课时
1、启发谈话。
这节课大家学习《植物母亲有方法》这篇课文。这是一首诗。
2、教师范读,需要学生边听边看这首诗一共有几节。
学生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老师教导学习难字。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状况。
4、教导书写。要把字写端正,注意笔画笔顺。
5、初读课文。
1、默读、小声读、指名读。
2、课文中介绍了哪些种类植物种子的传播方法?
6、教师小结。
2、课时
1、导入新课。
你们知晓啥是植物吗?植物母亲传播种子有哪些方法呢?
2、朗读感悟
1、小声读课文。需要读准字音。
2、自由读。
3、指名读,评议。
3、学习1、节。
1、“四海为家”的意思是?
2、课文介绍了哪些种类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
4、学习2—4节。
1、小组合作学习:选一种你喜欢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在小组里说说为何喜欢,它是如何传播种子的。
2、小组汇报。
3、教师小结
4、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5、读一读,试着背下来。
5、学习5、节
这节告诉大家什么?
6、概括全文。
学习了这课书,大家知晓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大自然当中的常识不少不少,你要到大自然中去注意观察,认真考虑。你还知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吗?
7、背诵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