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框架
大家二轮复习的回归课本,第一说说复习框架。
举例子来讲,譬如《生活与哲学》,大家想想,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是什么单元?是什么主义?探索真理的经历是唯物论?认识论?还是辩证法?意识有哪些用途有什么?想不出来的话,就说明框架混乱了。
应该注意的是这本书有几个单元,标题分别是什么,每一个单元有几课,每一章节顶部有一个蓝色的框题,还有蓝色字体的标题,分几层,都是什么。大家可以找一张大纸,把刚刚说的这类框架写出来,一本书一张纸。天天整理出来一些,把结构弄清,这非常重要。
写好将来,如何使用它来复习呢?
譬如看到意识有哪些用途这一框,下面分为几个大点?每一点具体分为几个小点?大家看着我们的那张大纸,去仔细回想。实在想不起来的时候,就去课本上找出来,准时补漏洞。
假如做题的时候看到一个要点,也要去想一想,这个要点在我那张大纸上的哪个位置?如此,慢慢地培养起自己打造框架意识的习惯,天天记住一两个大框架,不出两个月,大家就能打造起一个很完整的常识框架体系了。
2、打造联系
第一,大家要把课本常识拆分为是什么、为何、如何解决三种,稍微有一些语文功底的学生应该能从课本字面意思看出来,不过这个也需要平常的积累。
然后大家要去概要。譬如说,买家能做的有什么,企业或者经营者要做的有什么,做法类的整理出来。然后是意义类,然后是缘由类。要自己亲自去概要,才能更有印象。
为何要整理这个呢?假设一道题叫你用经济生活的常识回答政府该如何去做一件事,你整理好了将来,就能在脑子里回忆一下,整本书涉及政府该如何做的有什么:第1课,有对通货膨胀和汇率的控制;第2课,有稳定物价;第3课,促进消费;第4课,进步生产力和坚持健全基本经济规范;第5课,有促进就业的手段;第7课,促进分配公平;第8课,有发挥财政有哪些用途,税目和税率的拟定;第9课,有市场秩序和宏观调控;第10课,有贯彻落实科学进步观,转变经济进步方法。
也就是说,老师给你提供的是一个复习的角度,要做到复习将来脑子里要明确地了解每一课有哪些常识,才能飞速判断这个常识和题目的设问有没关系,才不会遗漏要点以致失分。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政治复习办法
高中政治大题答卷方法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