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每一年的阴历5月初五,是国内传统四大节之一,相传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下面是我们收拾的三年级写端午节的作文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伙阅读。
三年级写端午节的作文1
又是一年端阳到,一年的时间一晃就如此过来了,岁月的脚步一直那样匆匆又匆匆,大家每一个人的生活轨迹却是沿着每个都不一样的轨道在运行,有些人来了而有些人却走了,事物的变化也常常出人出人预料,顺心顺意的这日子就过的快点,生活不如意者就会渡日如年,不论是前者或后者,都要遵循时光的轨迹,走过自己生活的每一天。
端午于中国人来讲是一个传统而有意义的纪念节日,它是因着古时候诗人屈原而延袭到今天,虽说若干年过去了,这个节日却早已成为中国每年一度的惯节,不只在形势上,且在原有些物质和氛围上也远远超越了它本来的意义。就拿粽子来讲,原是一个纪念形式的象征,目前却被企业炒的价格居高不下,前两天跟女儿去家乐福买粽子,好多个品种价格不一,最昂贵的居然达到几百块一盒,最实惠的也在十五元左右,而那些实惠的粽子每袋只装了不到十个,且体积又小,估计一斤米都没用到,不言而喻这中间的价值有多可观。贵的咱买不起,就买了两袋实惠的,也算给企业小小的出点血,没想到女儿的公司第二天又发了一盒,昨天朋友又送我一些,这个端午节也算小小的丰收了,看着这类粽子,心里只有一个转念,假如沈阳有汨罗江,我必然会前往,去祭拜一下那位投江而去的古诗人,他不但给今天的企业有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更让中国的公民有了吃粽子的这个念想。
南方的端午会有赛龙舟的壮观场面,不知在北方又有什么举动,直至今也没见动静,只看到超市里买粽子的人排着长龙在付款,看到如此的阵势,心里不由发出些许感叹,期望把古人传下来的这个节日,可以不奢华地传扬下去,以至后人还能真的获悉这个节日的原本意义。
三年级写端午节的作文2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外出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父亲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伙围在一块,孩子缠着大人讲那个熟知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阴历5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我们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没办法达成,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探寻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个时候,大大家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孩子子们便会抬起头遥看着那深邃的天空,探寻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不是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不是可以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不是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大家已经非常难看见“外出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不是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大家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不是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大家已经不可以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须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好像也越来也乏味,而大家有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大家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少兴趣了,只须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感觉有的老土,只须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大家没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大家好像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大家正在迷失方向!
三年级写端午节的作文3
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了一个可以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能了,跳下了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伙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伙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大家全家都很敬佩屈原,因此,大家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就是吃粽子。因此,大家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母亲。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大家全家都可以吃到很多粽子。我母亲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筹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筹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筹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将来,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能吃了!虽然我母亲包的粽子的材料极其容易,但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须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须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一直吃得不少,可能是由于粽子太合我口味了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了解我母亲包粽子有哪些“秘决”,每次包的粽子一直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能不吃得不少。
过端午节除去要吃粽子,当然也必不可少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得就是赛龙舟的情形,几十个水手都手拿着桨,用尽全身的用手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势气高昂,用力地敲着有规律的鼓点儿。“加油,加油!”,场边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地加油声、呐喊声、助威声,使水手们不能不愈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多么壮观、激烈,可以说是与众不同,是端午节传统的象征。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风俗,一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三年级写端午节的作文4
说到端午,你们必然会想到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这是国内最传统的风俗,但你是不是想到一位爱国人士呢?那就是屈原。
古时有这么个传闻,战国年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非常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倡导遭到上官医生靳尚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王日渐疏远了屈原,屈原多次劝说楚王,就在5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尽。楚国百姓怀念这位为人清正的医生,于是将糯米包成包投入江中,期望鱼群吃了米而不吃屈原尸身。之后就形成了端午节。
端午节这一天需要吃粽子,插艾叶。小区不少人家的大门两侧都挂上了新鲜的艾叶,空气中弥漫着一袭独一无二的奇特香味儿。粽子,青青的粽叶上缠着两色的细线,体型较长,棱角分明,却像一只只小小的龙舟。
轻轻地拿过一只,将一端的细线拆下,往上一拎,粽子便听话地从细线中脱出,小心翼翼地剥去裹着的粽叶,呀,中间露出了白玉般的糯米,依然是龙舟形状,被人不忍下口,却又被那略带粽叶清香的浓郁糯米香味所吸引,被人又第三禁不住魅惑,轻轻的咬下一口。
软,香,滑而不腻,难以名状的爽快之感,轻微地粘牙,又被舌调皮地舔去。那种停留于唇齿间的鲜香口味,实在被人回味无穷。
吃粽子流连忘返,念屈原精神刻在心中。
屈原这种爱国的精神令大家敬佩。当大家吃粽子的时候,你有没想到过屈原;当你们赛龙舟时,只光顾着玩了,有没想到屈原;当插艾叶时,你有没怀着一颗悲痛的心来纪念屈原?国家是大家依赖的肩膀,让大家在困难时有个依赖。而爱国是什么,是一个嘴上说而不可以动的目的?不,不是,它是大家前进的动力。
在这一天,感情五味杂粮,快乐而又悲伤,痛苦而又幸福。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节哟,你给了我多少喜悦和欢乐啊!端午粽飘香,龙舟响当当,好事成双双!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一种钦佩,赞颂和敬佩。吃着粽子,心里头别有一番滋味!
三年级写端午节的作文5
又是一年粽飘香。我喜欢过端午节,每年的端午节家家外处处都飘着粽子的清香。
记得小时候,每年的端午节,爷爷、奶奶都会忙里忙外,泡糯米、泡粽叶,等到端午节的前一天,爷爷奶奶就开始包粽子了。每到这个时候,我总会饶感兴趣地嚷着,忍不住动起手来。学着爷爷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放入糯米,中间放入蜜枣,再用绳子扎好。看上去容易的事情,做起来可不是那样容易,一直漏洞百出,这个时候,奶奶总会笑着面对面地教我,可我却一直早已迫不及待的向往吃粽子的时刻了。粽子包好后,要在锅里先煮熟了,然后再在锅里焖上一夜,粽子的香气及味道才能达到极致。
轻轻扒开墨绿色的粽叶,特有些清香扑鼻而来,那清香而又甜腻的味道,瞬间腾跃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氤氲了千载。从几千年前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的那一瞬间,历史便凝聚在了这一天,端午节也无疑成了中华民族氛围最浓的节日。
在这一天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不会睡懒觉,早早地起床到山上用露水洗洗脸,再采上一把艾蒿带回家,插在自己家里的门窗上,据了解是可以辟邪的。在太阳出来之前,母亲总会在小孩们没醒来之前轻轻地给小孩们的脖子上都挂上荷包,手脖、脚脖上都系上色彩缤纷的五彩线,象征着一年来健康平安。醒来时一直新奇与满足的。再带上煮熟的携带棕香的鸡蛋和小伙伴们一块去玩耍,在童年来讲是最幸福不过的事情了。赛龙舟也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项目,湖面上昂首挺立的龙舟好不威风,随着着震天的锣鼓声水花四溅、吼声震天。
我目前长大了,每每在品尝清香醉人的端午粽子时,偶尔也会吟上几句《离骚》、《九歌》,静静的体味着历史的沧桑和变迁,然后自己在心中默默地感悟着劳动人民的淳朴与善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又是一年端午节,每到这个时候,总会怀念小时候很多有趣的事儿。一种熟知的味道围绕身边,好似糯米一样绵软、香甜,又如粽叶那般的清香、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