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挥学科育人价值,推进立德树人走深走实
1.1 聚焦百年奋斗重大收获,深化党史考查
考试题目通过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等历史阶段中的重大史实和要紧历史线索,考查学生对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收获和历史经验的学会及认识程度,引导学生树立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国甲卷第41题,呈现国内不同历史时期的海防力量对比,需要学生剖析各时期海防特点、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原因,考试题目旨在通过历史对比和经验概要使学生认识到,坚持党的领导是国内各项事业进步的保障。全国乙卷第41题,呈现二战后中日两国的技术引进状况,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剖析判断的能力,考试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国际比较,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伟大意义。
1.2 弘扬中华出色传统文化,彰显文化底色
考试题目重视结合中国古时候史有关内容,挖掘中华出色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价值观、理念、思想,引导学生礼敬、自豪地对待和弘扬中华出色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全国乙卷第24题,以商周青铜器为切入点,揭示了商周青铜文明与长江流域铜矿开发的关系,引导学生得出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一同塑造了早期华夏文明的结论,深化学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进步的历史认知。全国甲卷第24题,以《壤父歌》及有关故事为素材,考查老子的思想,揭示先贤对幸福生活的概念,意在启发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
1.3 引导年轻人铸牢信仰之基,增强理论自信
考试题目重视选取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常见真理与中国实质相结合的典型史实,重视讲故事与讲道理相结合、生动案例与抽象定义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何行,树立理论自信。全国甲卷第30题,通过抗战时期毛泽东、朱德对边区政府特征的讲解,启发学生认识边区抗日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民主主义特点,理解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进行的民主建设和规范革新是马克思主义常见真理与中国实质相结合的范例,引导学生增强理论自信。全国乙卷第29题,讲解了陈望道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使中国社会新旧评判标准发生变化,意在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指导中国救亡图存的真理。
2积极落实教考衔接,帮助培育好教育生态
2.1 遵循高中课程标准,积极推进依标施考
高考考试历史命题严格依据高中课程标准,坚持依标施考。在考查内容范围上,重视体现课程标准规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核心定义与基本原理,突出全方位性、典型性,引导高中深刻认识对照课标设计和组织教学的要紧意义,做到应教尽教,防止超标教学。全国甲卷、乙卷对选考试试题的设置,重视素材选取、问题设计与课标规定的专题、内容相契合,考试题目情境既新颖又与学生所学有所关联,引导学生在扎实学会所学常识的基础上加大对历史线索的梳理和他们法规律的概要,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2.2 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课堂教学提升水平
考试题目通过对学科基本事实、基本定义、基本原理的深入考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学会唯物史观的基本看法和基本办法,引导教师把精力放在讲透教程重点内容和复习资料减量提质上,而不是提前结课备考、把教学重点放在解题方法上。全国甲卷第34题,情境聚焦第二次工业革命,考试题目的落脚点并未落在容易见到的交通运输业和石油化工业范围,而是另辟蹊径,突出内燃机对农业生产的推进用途,考查学生对两次工业革命特征的深度理解,学生假如仅靠生搬硬套教程内容和作答套路,则没办法进行正确推理。全国乙卷第26题,围绕宋代官职通判的定义展开,通过对通判的建制员额、职责权限等进行讲解,从规范地方行政的角度考查通判设置的目的,学生只有深入理解通判这一定义的内涵和外延,方能准确作答。
2.3 重视考查思维品质,引导转变学习技巧
高考考试历史命题通过设置开放性考试题目,加大对学生独立考虑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多角度剖析解决问题,引导高中教学改变追求唯一准则答案、概要答卷套路等重复、机械、固化的练习模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全国甲卷第42题,材料来自学者对20世纪特定时期内欧美国家所呈现的进步维度的概念与论述,需要学生提出对国家进步维度的见解,该题对学生深入考虑和自主提出看法,宏观认识和把握历史的能力提出了较高需要。全国乙卷第42题,选取《后汉书》等史籍中关于东汉良吏与老虎有关的史事记载,需要学生自选角度发现问题,得出相应的推论,该题材料呈现、设问形式新颖,信息主题集中且思维发散性强,对引导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具备积极意义。
2.4 坚持融入体美劳考查,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
高考考试历史命题结合高中教学实质和学科特征、学生认知水平,将对体美劳教育的引导与学科内容、考查需要、考查载体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在人格、心理等方面获得丰富体验,引导高中教学增强育人的综合性、拓展性,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健康成长。全国甲卷第47题,围绕国内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创设情境,彰显了古时候医药学研究的独特价值和积极推动作用,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全国乙卷第25题,围绕盛唐书法的年代气象和艺术风格创设情境,彰显了书法艺术承载的美学理念,引导学生培养审美感受力和领悟力,提升对美的鉴赏能力。全国甲卷第26题,围绕宋代国外贸易创设情境,展示国内古时候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考查学生对古时候手工业进步收获的认识,引导学生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新闻资讯大全
2022年高考考试语文数学卷权威评析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