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三年级语文《灰雀》原文、教材及教学深思

   日期:2021-02-24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333    评论:0    
核心提示:《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惜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小孩。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三年级语

《灰雀》这篇课文记叙了列宁在莫斯科郊外养病期间爱惜灰雀的故事,反映了列宁爱鸟,更爱诚实的小孩。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三年级语文《灰雀》原文、教材及教学深思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三年级语文《灰雀》原文

  有一年冬季,列宁在郊外养病。他天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部是粉红的,一只胸部是深红的。它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很惹人喜欢。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常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部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找到。

  这个时候,列宁看见一个小孩子,就问:“小孩,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部的灰雀吗?”

  女生说:“没……我没看见。”

  列宁说:“肯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那个女生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死,但又不敢讲。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女生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肯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列宁问:“会飞回来?”

  “肯定会飞回来!”女生一定地说。

  2、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那个女生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列宁看看女生,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什么地方去了?”

  当然,灰雀没告诉列宁昨天它去什么地方了。列宁也没再问那个女生,由于他已经知晓女生是诚实的。

三年级语文《灰雀》教材

  1、课时

  1、教学目的

  1、借用1拼音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部”等14个词汇。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汇和句子意思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教学重难题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办法自主识字,多读多认,巩固识记。

  2、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汇和句子意思。

  3、教学筹备

  灰雀的图片、列宁的图片及简介,教学课件。

  4、教学设计

  (一)导入,交流资料

  1、出示列宁照片,说说他是哪个?借助课前预习搜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认知。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

  3、出示灰雀图片,知道灰雀。

  板书课题,书空“雀”字的笔顺,提示“雀”字是从描摹鸟的体形而造出的象形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需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想想课文写了一件啥事?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状况。

  重点教导读准“(sàn)散步”“(xiōng)胸(pú)脯”“白(huà)桦树”;注意“诚”“病”“蹦”要读后鼻音。

  3、说说课文写了一件啥事?

  考虑:课文哪几自然段是具体写列宁探寻灰雀、灰雀回到林中的事?

  4、学习生字词汇。

  调皮的生字婴幼儿和词汇朋友来和大伙打招呼了!

  认读生字,说说自己如何记住他们。开火车读,同位互读,男女孩子赛读。

  试着联系文中的句子理解“郊外”等词汇的意思。

  过渡:同学们,大家知晓课文写了一件啥事,也知晓了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探寻灰雀,灰雀回来的事。那样,1、自然段告诉了大家什么呢?

  (三)领会灰雀的讨人喜欢和列宁对灰雀的喜欢

  1、请一个学生朗读1、段,其他小朋友考虑这一段告诉了大家什么?

  2、这篇文章题为“灰雀”,这是什么样的“灰雀”呢?你能找出描写灰雀的句子吗?把它画下来。

  3、这几只灰雀有哪些特征?漂亮、活泼、歌声优美;惹人喜欢。

  4、理解“惹人喜欢”,领会“很惹人喜欢”。

  5、这三只灰雀确实与众不同,那可是“人见人爱”。列宁喜欢灰雀吗?你从什么地方能知晓?

  教师抓住“每次”“都”领会列宁的喜欢。

  6、喜欢它们,所以想让它们吃好一点,就像照顾“朋友”一样。教师引读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领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教导朗读第1自然段。

  7、巧妙小结:2、天,那只深红胸部的灰雀居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列宁和小孩子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教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哪些特征。

  2、说说你是如何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率。独体字“步”“者”书写时笔画要舒展。

  4、学生练写。

  (五)作业设计

  1、训练写生字词汇。

  2、把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抄下来。

  2、课时

  1、教学目的

  1、通过分角色朗读,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领会列宁爱鸟更爱小孩的情感,了解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孩子有错就改的好品质,做个诚实的好小孩。

  3、采集列宁故事,继续知道伟人的崇高质量。

  2、教学重难题

  教学重点:

  借用小孩子的语言、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学习小孩子诚实的美德。

  教学难题:

  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列宁也没再问那个女生,由于他已经知晓女生是诚实的。”这是难题。由于课文没明确写小孩子告诉了列宁灰雀哪去了,他如何知晓“肯定会回来,它还活着”,只有在学习了课文后联系上下文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知道女生诚实的品质。

  3、教学筹备

  教学课件。

  4、教学设计

  (一)导入,激起兴趣

  1、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2、激趣:瞧,这就是那三只惹人喜欢的灰雀。听,他们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了。列宁愿是天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

  3、哪个来和这三只讨人喜欢的灰雀打个招呼?

  (二)细读感悟

  1、领会心情。

  可有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部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找到。你说列宁这个时候的心情会如何呢?

  (1)需要自由朗读课文3、至七自然段,用横线画一画列宁说的话,领会列宁这个时候的心情。

  (2)检查学生自读状况,学生读3、5、7、九自然段中列宁的话,课件出示这几段。

  (3)细细领会每一句话包含着列宁什么样的心情。

  (4)朗读感悟。

  你们对哪句话领会得更深,想读给大伙听。

  2、感悟不一样的爱。

  (1)列宁的着急、担忧、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感情,用一个字来概括是什么?(爱)

  (2)可是,列宁喜欢的灰雀到底去什么地方了,聪明的小孩们,你们能告诉列宁吗?小孩为何要捉灰雀呢?

  (3)列宁爱灰雀,小孩也爱灰雀,他们爱的方法有哪些不一样,你更赞成哪个的呢?

  (4)小结:是的,列宁爱鸟,给它自由,小孩爱鸟却占为己有,让它失去了自由,列宁才是真的的爱鸟。

  3、接读对话,深入领会。

  (1)列宁爱鸟的真情对小孩子起了什么用途?让大家一块边读边领会。

  出示课文三至十自然段:

  鸟儿不见了,列宁着急地问:“小孩,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部的灰雀吗?”

  可怜的小生命到底如何了,列宁担心地说:“那肯定是飞走了或者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爱鸟的情绪触动了小孩的心:面对小孩的沉默,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不会飞回来了。”

  列宁爱鸟的情打动了小孩:他看看列宁,再也忍不住了,说“会飞回来的,肯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真像小孩说的那样吗?列宁又关心地问──“会飞回来”

  列宁爱鸟的深情打动了小孩的心:他坚定地说──“肯定会飞回来!”

  此刻,小孩子心里会想些什么?

  (2)是哪个让小孩知道了真爱?在列宁真情的感染下,小孩决定如何做?放鸟归园。

  4、分角色朗读。

  (1)全班分成两组,一组读列宁的话,一组读女生的话,师读叙述部分。

  (2)去掉叙述部分,直接读对话。

  (三)真相大白,诚爱相融

  1、课件第三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歌唱的情景”。

  师:听,三只灰雀又在枝头欢蹦乱跳地歌唱。不过,树下它又多了一位真的的朋友。课件出示10、二自然段的内容,师读。

  2、列宁为何没再问那个小孩子?他是什么时间预料到这只鸟在小孩子那儿?

  列宁看到灰雀已回来了,为了尊重小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就没再问。当小孩子说:“会飞回来的,肯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列宁从小孩子说话的口气已料到鸟就在他那儿。

  3、列宁爱小孩,幽默的话里含着对女生深深的爱;生齐读10、二自然段,凸显“微笑”。

  4、列宁为何笑?

  5、小结:是呀,大家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大自然,为小孩改正错误放鸟归园而开心。拿起书来,高开心兴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日常的你有过类似小孩子的经历吗?可以说一说吗?

  小结过渡:列宁、女生、灰雀、人与人,人与大自然,这原本就是一个爱的世界!

  7、出示图片,学生谈感受。从他们的身上,大家感受到爱是什么,爱就是多一点自由,多一点宽容。

  (四)布置作业,积累提升

  1、搜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或者关于诚实的故事,读一读,拓展讲故事比赛。

  2、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小孩子或列宁说点什么?写一写。

  3、续写《灰雀》。后来列宁、女生和灰雀之间又出了什么事?发挥你的想象并把它写下来!

三年级语文《灰雀》教学深思

  今天我上完了《灰雀》之后,感觉到课堂是生成的。课前,我根据传统写了一篇教材。今天上课时,在1、环节,学生就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全盘托出,而且切中要害。这是我事先没设想到的。我灵机一动,根据学生所说的主要内容设计了一个板书,这个板书是我备课时没想到的,是学生给了我想法。下面,应该根据学生的思路,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列宁喜欢灰雀,当讲到表现列宁喜欢灰雀的句子时,学生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仿佛他们也看到了那“活蹦乱跳”的小灰雀。

  跟伴随学生的视野,大家一块体味着列宁对灰雀的喜欢之情,一块赏析着讨人喜欢的小灰雀。非常顺理成章的,讨人喜欢的小灰却不见了,引出了文章的重点部分——列宁和小孩子之间的对话。学生们热火朝天的讨论这小孩子的心理活动,不时的闪出思维的火花。他们甚至把自己放在了这一情境中,假设自己就是那个小孩子,领会这那种复杂的心理感受。

  值得一提的是,当讲到“小孩子低着头”时,设计一问:“小孩子为何要低着头?”设想的答案:认识到了我们的错误,虽然改了,但还感觉很惭愧。因为学生把自己放入了情境中,同样领会到了小孩子对小灰雀的喜欢。又一学生站起来答道:“我感觉,小孩子除去惭愧以外,还对小灰雀又一种舍不能的感情,但在诚实、知错就改和感情之间,小孩子选择诚实。”他的回答是我非常惊讶,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小孩子,居然又这样的思维深度。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置身于情境之中,所以才能领会出其他人领会不出来的感情。

 
标签: 小学三年级
打赏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