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三年级语文教材3篇

   日期:2021-02-24     来源:www.vqunkong.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33    评论:0    
核心提示: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三年级语文教材3篇》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三年级语文教材

  教学目的: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质,借助图文结合等办法知道“芦芽、河豚、阴”等词汇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季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题:

  可以用联系生活实质、借助图文结合等办法知道古诗大意。

  教学筹备:

  教师筹备:课件

  学生筹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季的诗句。

  1、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大家唐代有两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叫做“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大家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常识。

  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根据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2、初读古诗,感受步伐

  1、出示初读需要:

  (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汇,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步伐和韵味。

  3、知道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用我们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概括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只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漂亮的春色吸引了很多小动物们。自学3、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干什么?为何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干什么?为何睡得这么香甜?

  

  4、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依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三年级语文教材

  1、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掌握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汇。

  3、理解课文内容,知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要主动的关心、鼓励其他人,也要珍惜其他人的关心和鼓励。

  2、教学重、难题:

  1、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3、教学筹备:

  生字、词卡

  投影片

  4、教学时间:

  两课时

  5、教学过程

  1、课时

  教学目的:

  1、揭题,初读课文。

  2、教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1、揭题质疑

  1、小朋友们,有人给你鼓过掌吗?由于什么给你鼓掌?得到其他人掌声你的心情如何?你为其他人鼓过掌吗?为何给其他人鼓掌呢?

  2、今天大家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掌声

  (板书:15掌声)

  3、读了课题,你能提出问题吗?(哪个鼓掌?这掌声是给哪个的?为何给她掌声?她得到掌声后心情如何,又是如何做的?)

  2、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携带刚才提出的问题认真地念书,遇见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的生字表。

  2、请小朋友们读一读课文后的生字,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反馈检查。重点读准下列字:翘舌音“镇”“骤”“持”“束”“述”,平舌音“残”。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请小朋友继续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的拼音写在生字的上面。读完、写完后,请小朋友们再读一读生字并记住它。

  反馈检查。指名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

  4、看一看这部分生字组成的词汇你是否会读。指名读,男孩子读,女孩子读。

  时候想持久结束

  残疾犹豫讲述镇定

  礼貌骤然间身处困境

  舞蹈慢吞吞

  5、生字、词汇大家都会读了,请大伙再读课文,努力做到正确、流利。

  反馈检查。指名读,师生评议,齐读。

  6、课文大家已经会读了,目前请小朋友一边读课文,一边把不懂的词汇画下来。

  7、这部分词有些需要老师帮,有些自己通过读课文就可以理解。请大伙读课文,边读边想这部分词汇的意思。我相信,同学们能通过读课文理解这部分词汇。分页标题#e#

  8、小结:这节课小朋友们通过我们的努力,不只读准了生字、词汇的读音,课文也读得正确、流利了。大伙还通过认真念书,读懂了一些词汇的意思。大伙学得非常主动,收获也非常大。下节课,大家将继续学习课文,不只要读懂课文,还要训练读出感情来。

  3、描红生字

  1、认念书后要描红的生字。

  2、学生描红。

  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听写词汇

  时候想轮流情绪慢吞吞

  持久讲述结束然后骤然间

  2、精读课文

  1、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课文,画出描写小英神态、动作变化的句子。

  2、分小组讨论:从这部分变化中,你领会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解。

  3、反馈交流,教导朗读。

  (1)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班里有位叫小英的。同学,她一直默默的坐在教室的一角。

  教导学生运用“由于……所以……”的句式,说说小英为何一直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小英由于身有残疾很自卑。

  训练朗读领会小英自卑的心理。

  (2)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眼睛睛一块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讨论:小英为何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训练朗读,领会小英自卑的心理。

  (3)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的站了起来。大家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讨论让学生了解:“犹豫”、“慢吞吞”是小英不想被人看到她走路的样子。“眼圈儿红了”,是小英感觉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训练朗读领会小英复杂的心理变化。

  (4)那掌声热烈、持久,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讨论让学生了解:同学们的掌声是小英感到大伙的关心和鼓励,她感动得流泪了。

  训练朗读领会小英感激的心情。

  (5)小英向大伙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讨论让学生了解:小英深鞠一躬是感谢同学们在一次的热情鼓励。

  训练朗读。

  (6)她不再忧郁,她和同学们一块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

  联系小英来信中的话交流讨论:小英为何回有这部分变化?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小英从同学们的掌声中获得了动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非常珍惜同学们的掌声。分页标题#e#

  训练朗读。

  4、有感情的朗读的第1~6自然段,说说从小英的变化中,你想到了什么。

  5、显示最后一段,读一读再讨论:这段话告诉大家什么?你是如何理解的?引导学生理解“身处困境”,小英如何珍惜掌声的,这里的“掌声”只不过指鼓掌吗?

  3、概括课文

  1、读课文

  2、教师概括:《掌声》这篇课文,通过身患残疾而自卑忧郁的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里上台演讲,在同学们掌声勉励下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大家:每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大家珍惜其他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我们的掌声献给其他人。

  4、作业

  完成《习字册》上的书写训练。

三年级语文教材

  1、教学目的:

  常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可以用我们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领会诗人热爱春季、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2、教学重难题:

  大体知道诗句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3、教学时数:2课时

  1、课时

  1、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季是什么样的,给大伙说一说。

  2、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3、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季里的柳树是什么样的呢?春季百花成天的景象是哪种?可以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看看古时候的诗人是如何描述春季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如何赞美柳树的呢?大伙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起来仿佛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考虑: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如此的比喻怎么样?(引导学生想象,春季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仿佛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哪个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2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考虑:这两句使用了哪种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领会到什么?

  (3)教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哪种感情?反复朗诵,领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4、深情朗读

  语速适中,情感饱满,基调高昂,注意停顿。

  5、背诵全诗

  2、课时

  1、复习导入

  复习《咏柳》,并集体背诵,引入《春日》

  2、解题

  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2、春日即在春季里

  3、初读,初通诗意

  1、自读全诗,再抽读。

  2、分小组讨论学习;读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记号,勾出不理解的词。

  3、交流:提出不懂的词,板书,查阅字典理解

  胜日:即晴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

  寻芳:游览、赏玩美好的风景

  泗水:水名

  滨:水边

  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形容时间非常短

  新:新鲜、奇丽

  4、由词意考虑:诗人在哪种天气,到什么地方去游览,他的心情如何?你从什么地方读出来的。

  5、整理出前两句的意思:在天气睛朗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边上死对头观赏风景,那里风光无限,一时之间很多新鲜奇丽的景色映入眼帘。

  6、说说你从一二句中领会到了什么?再教导朗读。

  7、运用同样的办法学习3、4句。

  自读、勾出不懂的词,讨论,交流解词,再解意。

  等闲:平时、随便

  识得:认识

  东风:春风

  万紫千红:形容百花争艳的景色。

  一直:都是

  诗意:平时大家都了解有春风,可春风到底是哪种呢?只有在见到了万紫千红的景色后,才明了是春风带来了这无边的景色。

  教导朗读3、4句,说说领会,引导学生理解包含在诗歌中的哲理。

  4、再读,感悟诗境

  联系诗意,说说自已的理解,领会诗人对春季的赞美之情。

  5、教导朗读、背诵

 
标签: 小学三年级
打赏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