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常识和文化常识的简洁式统称等都不能离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常识,文化常识的统称。也可以说,语文是口头和书面的语言和言语的合称,是语言规律和运用语言规律所形成的言语作品的言语活动过程的总和。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语文《胖乎乎的小手》原文、教材及教学深思有关资料,期望帮到
一年级语文《胖乎乎的小手》原文
全家人都爱兰兰画的这张画。父亲刚下班回来,拿起画,看了又看,把画贴在了墙上。兰兰不知道,问:“我只不过画了我们的小手啊!我有那样多画,您为何只贴这一张呢?”
父亲说:“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过拖鞋呀!”
母亲下班回来,看见画,笑着说:“这胖乎乎的小手给我洗过手绢啊!”
外婆从厨房出来,一眼就看见了画上红润润的小手,说:“这胖乎乎的小手帮我挠过痒痒啊!”
兰兰了解了全家人为何都爱这张画。她开心地说:“等我长大了,小手变成了大手,它会助你们做更多的事情!”
一年级语文《胖乎乎的小手》教材
1、初读课文,知道大意。
2、进行说话练习,会用“喜欢”说话。
3、认识7个生字,会写“看、着”两个字。
4、能有感情地读好三句重点句子。
认字和读好三句重点句子。
生字卡片、图画、幻灯片。
1、猜谜导入
2、揭题
1、看手。
2、画手。
3、夸手。
4、板书课题,认识生字“胖”。
3、初读课文,知道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提问:
通过读课文,哪个知晓兰兰的小手为哪个做过啥事?
3、教师小结并出示句子:
全家人都爱兰兰画的这张画。
学习生字“喜”、“张”,学习用“喜欢”说话。
4、再读课文,找出父亲、母亲、外婆表彰兰兰的话,用直线画出来
1、学生读文找句子。
2、指名读出三句话。
3、全班齐读这三句话。
5、识记生字
1、在这三句话中,有大家今天要学习的生字,哪个能当小老师领着大伙读一读?
2、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3、全班交流识记办法。
4、巩固识字。
6、课中操
齐唱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
7、朗读感悟
教导朗读父亲、母亲、外婆夸兰兰的三句话,父亲、母亲、外婆都是长辈,读时语气要平易近人。
1、教师逐句带读,相机教导。
2、请大伙选择一个喜欢的角色练读。
3、指名读。
4、分角色朗读(先找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再全班分角色朗读)。
8、说话练习
1、看看我们的小手,想一想:
我们的小手平常为父亲、母亲、老师或同学做过哪些事情?
2、小组讨论。
3、出示课后“说说做做”,训练说话。
9、教导写字
学写“看、着”两个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比较说出这两个字的异同点。
2、教师范写。
3、学生练写。
10、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你了解了兰兰全家人为何都爱兰兰这双小手吗?
一年级语文《胖乎乎的小手》教学深思
《胖乎乎的小手》写的是家人都非常喜欢兰兰画的一幅画。从父亲、母亲、奶奶说的三句话中,可以看出,兰兰是一个勤劳、孝顺长辈的好小孩。这篇课文的内容非常简单,非常形象,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重要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兰兰勤劳、孝顺长辈的好品德。目前独生子女较多,勤劳、孝顺长辈的。品德正是他们所欠缺的。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以“手”为主线,围绕“全家人为何这么喜欢兰兰的小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中,以“画手”导入课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全家人为何喜欢兰兰的手。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以下教学办法1、调动识字兴趣。
这篇课文生字较多,而且是集中在几句话中,因此,我采取了分散教学的办法,在阅读中进行识字教学。在识字过程中,没使用千篇一律的“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办法,而是尽量地调动学生识字的兴趣,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质进行识字教学。如此上下来,成效是很好的。
2、以读引读的办法来教学。
通过听读课件的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我让学生尝试自读,同学互评,老师点评,使学生进入了人物角色,又通过分角色朗读,同学门边读自编动作,加上表情,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深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获得了学习的快乐。
另外,个别读,小组读品析课文,明确兰兰的小手会做那些事,大伙喜欢她的小手是什么原因。并进行说话的训练,说说你会帮大伙干什么事情呢?练习学生能完整的说一句话。
最后进行教学延伸,请同学们用你的小手为家人做一件事。注意观察家人的表情,事后把当时的情景画出来。使学生能把学到的道理运用到生活的实质行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