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出色的说课稿,体现的不止是教师的能力,更体现出教师对工作的热爱认真程度,通过说课稿,教师可以更好地展开教学,合理科学的规划使教学用途化。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有关资料,期望对您有用。
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夜色》,我将从教程剖析、学情剖析、教法的选择与学法的教导、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六个部分进行说课,下面依次进行:
1、教程剖析:
(一)内容与用途:
《夜色》是2020年部编教程一年级语文下册4、单元第9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写“我”从前胆子非常小,怕黑,后来和父亲出去散步后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我”不再怕黑。教程语言活泼,通俗易懂。《夜色》捕捉到小孩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小孩们亲近自然、热爱生活。从文中可感觉童年的纯真,讨人喜欢,领会成长的快乐。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二)教学三维目的: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目的:
1、常识与技术目的:
(1)认识“胆、敢、往、外、勇、窗、乱、偏、散、原、像、微”等11个生字。会写“色、看、晚、再、外、爸、笑”等8个字。学习2个新部首:“厂字头”、“夕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办法目的:
(1)创设轻松和谐的交流环境,引导学生联系实质,畅谈我们的生活体验。
(2)图文结合,以读为主,读中领会,引导学生加大语言积累,丰富情感体验,鼓励个性化的想象。
(3)借助轻柔的音乐、漂亮的夜景为学生搭建一个丰富的说话平台,在轻松的环境中师生交流感受,走进“夜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胆小的心理,在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中培养学生好的心理品质。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题:
1、教学重点:依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安排,我设定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好的心理品质。
2、教学难题:依据我班学生的实质水平,我安排的教学难题为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筹备:多媒体课件
2、学情剖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常识结构体系。因为学生所特有些年龄特征,学生的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大家班的学生都比较活跃,大部分学生上课基本上可以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容易调动。但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因此上课组织好课堂纪律是保障教学水平的重要。
3、教法的选择:基于以上学情剖析,本节课我将使用以下教学办法:
1.朗读赏析法(由于学生识字、阅读水平有限,因此在学生自读后,教师进行范读或播放录音,纠正学生读音)
2.情境陶冶法(通过赏析夜景图、联系实质夜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想象,激起他们的想象力)
3.游戏法(开火车学习生字)
4、学法的教导:
1.朗读法(借用拼音,读通、读顺课文,可以用不一样语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圈点自学法(预习时,在课文里圈出会认与会写的生字,并认识这部分生字)
5、教学过程:
为了巩固上节课的教学,我将借助2-3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一读生字词。(学生自己领读)
(一)情境导入
1、(出示夜景图)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时间的景色?(预设:晚上的景色)
师:这片星空美不美?(预设:美)
师:那晚上这么黑,你们害怕吗?(有害怕和不怕的学生,适时表彰不怕黑的勇敢的学生)
那样,今天大家就来一块认识一位怕黑的小孩子。
2、板书课题:《夜色》(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小节:
1.课件出示问题:你是从哪儿看出这个小朋友胆小、怕黑的?用课文里的句子来回答。(听录音)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
学生读,边读边想象,读出害怕的语气。(先找两名学生读课文1、小节,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再齐读。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赏析和评价的能力)
2.过渡:母亲是如何帮我的?(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有用途吗?(没)
3.考虑并回答:你觉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为何?
2、小节:
1.教师读,学生听(用手指跟着教师朗读的进度)小朋友这么怕黑,父亲又是如何做的呢?(用原文回答:父亲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2.“偏要”的意思是?依据这个意思能否换一个意思相同的词汇来讲。(非要、硬要)学生读一读。(试读出撒娇而又无奈的语气。)
3.是哪些原因使“我”不再胆小,可以勇敢地面对夜色、赏析夜色呢?用原文回答(课件配图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4.教导朗读,要读出惊讶而又欣喜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5.小组合作学习:小朋友在和父亲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依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6.课件播放“漂亮的夜景”图片。
7.师:这里的夜色美不美?“我”没想到,在夜晚也能看见这么漂亮的景色,从此(课件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如何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想象意境。
8.想像小鸟在月光下睡觉的情景。(课件出示有关图片)这是一幅多么静谧、安详的图画啊!小鸟在洁白柔和的月光下静静地睡着了,仿佛还做了个美梦呢!
9.读全文考虑:你觉得课文中的小朋友目前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为何?(不怕黑我也能看见小鸟如何在月光下睡觉)
10.教导朗读,读源于信、骄傲而又开心的语气。指名读,评议。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通过教导学生携带不一样的感情,以不一样的语气来进行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出示夜景图,想象夜景等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夜晚的漂亮,进而培养他们不怕黑的心里品质,这也达到了突破教学重难题的目的。)
(三)概括全文
1.概括性提问:目前那些怕黑的同学,你们还感觉黑夜害怕吗?
2.教师概括: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须大家用赏析的见地去看,它和白天一样温馨讨人喜欢。
3.再读课文:全体同学再携带感情来齐读课文。
6、板书设计:在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关内容的同时,以简练明了的几个字概括出本文的要紧内容,高度提炼出本文主要就是讲了一个小孩子从怕黑到不怕黑的故事,因此板书设计如下:
夜色
怕黑------→不怕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