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要紧的人文社会学科,大家交流思想的工具。具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征。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语文《升国旗》原文、教材及教学深思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语文《升国旗》原文
五星红旗,大家的国旗。国歌声中,徐徐升起。看着国旗,大家立正。向着国旗,大家立正。
五星红旗,大家爱你!
一年级语文《升国旗》教材
1、教程剖析:《升国旗》是1、单元的1、篇课文,这首小诗只有一节,六行,三句,25个字,却简单形象地交代了国旗的有关常识。诗歌短小精悍,有叙述,有描写,有抒情,凝练地传达了国旗的常识,形象地表达了爱国的情感。
2、教学理念:
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看重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感悟,就需要充分地读。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只有在教师的教导下熟读精思,才能真的地感悟,将课文的语言内化为我们的语言,培养语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读为主,在读中知道国旗,热爱国旗。
3、教学目的:
1、学习用中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语言美,使学生乐读、爱读。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借用拼音认读汉字,认识“升”、“旗“等7个字。学写“升”、“国”等8个字。学习偏旁“口、”。
3、知道国旗,了解尊敬国旗,热爱国旗。
4、教学重难题:
重点:
1、可以用中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掌握偏旁“口”,会写“升、国”等8个字。
难题:
在读中理解国旗包含的意思,激起学生尊敬国旗,热爱国旗的情感
5、教具筹备:
1、课前布置学生采集有关国旗的资料
2、生字卡片,升国旗的录像
6、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每周一的早晨,大家全校师生都要到操场上举行什么活动?哪个来讲说升国旗时的情景?那样,升国旗时,大家小朋友应该如何做呢?目前让大家一块儿学习。(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探究识字
1、汇的了课前采集的资料,享受成功的快乐。
(1)小组内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大全资料
(3)教师小结:五星红旗是大家的国旗,它代表着中华人民共和国。
2、自由朗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3、同桌互相读课文,纠正读音。
4、小组“开火车”认读生字。哪组又快又准,就可得到出色奖。
(三)朗读感悟,激起情感
1、朗读争冠。使用指名读,分句读,小组合作读,男女孩子接读等方法,读出诗的韵律美。
2、学生质疑。读了课文,你能提出那些问题?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3、情境诵读。出示升国旗课件,学生以立正、敬礼的姿态诵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快乐识字
1、认识新偏旁,教师解说名字,学生练写。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字形,可以讲故事,编顺口溜,猜谜语,组词,联系生活等。
3、小组合作,交流识字办法。
4、做猜字游戏。
生在前面,可做出动作,或用语言描述,其余生猜。
(五)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说说你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看到过升国旗,要以用几句话描述,也可用笔画一画,并给画起个好听的名字,小组内交流。
(六)教师概括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语文《升国旗》教学深思
在上《升国旗》时,我携带饱满的情绪,步履轻松地走进了教室。由于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块学习《升国旗》了。毕竟升国旗不是学生非常陌生的事情,常常都在进行着,所以,学生在观察图画的基础上表达得也尽如人意,课堂教学如我所预设的步骤进行着。在读好课文这一个环节中,我想努力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于是问:“同学们,想想看,平常大家学校升国旗的时候,大伙都是如何做的呀?”“大家都排好了队站在操场上”一个学生说:“不过,老师,大家都看不到国旗在什么地方?”“是的,我也听不清国歌的声音。”“老师,我还看到站在前面的老师都在讲话!”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我顿时有点儿愣。是呀,童言无忌。他们说的都是大家学校确确实实存在着的现象。心里真有点慌啊,可是,课还要上啊,于是我自觉非常牵强的引导着:“对,大伙有一双会观察的双眼,能把平常发生在大家身边的事记下来。那样大伙说,你们喜欢看到的这个样子吗?”“不——喜——欢——”几乎异口同声。“对呀,那样你们感觉,升国旗的时候,如何做才是对的呢?”“大家要立正,双眼看着国旗。”又是1、个提问的学生反应最快。“对!”我趁势引导:“你们看,目前国旗就在大家面前。”我指着黑板上方的五星红旗说:“那样就让大家一边读读课文中的话,一边用自己正确的行动表达出来,怎么样?”同学们一听,立刻精神抖擞地站起来,个个站得笔直,声音响亮,充满感情地读完了这篇课文。课堂教学好像又回到了应该走的轨道。
下课铃声响了,我走出教室,可是心里却非常不是滋味,课堂上的那份尴尬又掺入了更多的惭愧。天天的升旗仪式应该是播种爱国思想的有利机会,但,模糊的国歌声,被建筑物挡住了的国旗使学生站在那里不知做什么。前面老师的谈笑自如更令小孩们不知什么才是对国旗的尊敬,什么才叫对祖国的热爱。那样,这部分现象大家的小孩已经发现了,而且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而我这个被叫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老师呢?为何没发现?或者说发现了也不屑于说,不屑于做呢?作为教师,应该了解言传身教,在肯定意义上,身教胜于言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