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拓展教学活动,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需要及学生的实质状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办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语文《爱父母》教材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语文《爱父母》教材
1、教学需要1、掌握六个生字“早、方、子、了、也、在”并组词
2、学会一个偏旁“日”,认识“爱、爸、妈、晨、拿、桌、笑、灯”
3、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和短文
4、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培养朗读课文的能力
2、教学重点、难题
重点:字、词教学
难题:理解两个“笑”的意思
3、教具筹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小黑板。
4、课时安排
2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爱我们的父亲、母亲吗?应该如何去爱呢?目前大家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爱我们的父亲、母亲的?
(二)借用拼音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1、认识自然段
2、学习1、段课文
(1)教导看1、幅图、从图上看是什么时间?都有哪个?他在做什么?从脸上看表情,他心情如何?
(2)用我们的话把整幅图的意思说给同桌听。
(3)学习句子、词汇
①课文中哪些语句是说图上内容的,自己轻声读两遍需要、读准音节,词连起来读,把句子读通
②出示新词卡片,找学生读
早晨、田方、笑了、也
③齐读这两句话,用我们的话说一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④母亲为何笑了?
(母亲看到小孩能帮做家务,感到欣慰,开心得笑了,这个“笑”表示母亲对小孩的赞扬,对小孩的爱。)
⑤我为何也笑了?
(小孩帮母亲做家务,得到母亲的赞扬,小孩非常高兴,所以也笑了,这个“笑”是会心的笑,自豪的笑)
⑥领会“也”字有哪些好处
3、把这两句话有感情地读一读
4、学习2、部分课文
(1)看2、幅图说说图意
(2)读课文用我们的话说说内容
(3)你感觉什么词用得好?为何?这句话应该如何读?
(4)讨论交流,指名读、范读、练读。
5、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指名读,齐读。
(四)朗读课文
2、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认读“早、田、方、了、也、在”
认识“爱、爸、妈、晨、拿、桌、笑、灯”
3、读词。早晨,田方,笑了,也,在。
(二)识记生字,教导书写
1、学习新部首“日”
2、教导书写
早=“日”+“十”
3、在田字格里练写,教导书写
(三)布置作业
熟知课文,默写生字
一年级语文《爱父母》教材
1、课题:《爱父母》2、主要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田方看到母亲在做家务,就帮母亲擦桌子;看见父亲看报,就给父亲送上热茶的事。
3、本课重点: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掌握六个生字和一个部首
4、本课难题:
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地方,每一个笔画的安排分布
5、重难题突破
1、教导书写时剖析字形,学会笔顺,注意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及每一个笔画的安排。比如:“早”的日字头要写得扁一些;要在左上格接近竖中线地方起笔,横折拉向右上格的中间,里面的横不要写到头,要短些,5、笔的横在横中线上要长些,竖要接近竖中线必须要直。“方”的2、笔不要写得太平,3、笔是横折钩,不是撇,这里必须要反复强调,反复书空。让学生找好字在田字格中的地方,一笔一笔教导下来。
2、注意观察图画,练说图意,突出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重点,可借助问题设计:
(1)出示1、幅图,请学生注意观察
①图上画了哪些人?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母亲如何?
②请学生用连贯的语言说说图意
(2)出示2、幅图,请学生注意观察
①晚上父亲在哪儿做什么?
②我为父亲做什么?
③请学生用连贯的语言说说图意
3、反复诵读句子,突出语言表达能力这一重点,读前可借助问题设计:
(1)读1、、二句话
①小朋友帮母亲扫地,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②“我”为何要帮母亲扫地?
③为何母亲笑了?“我”为何也笑了?
(2)读3、、四句话
①晚上我为何要给父亲送一杯茶?
②为何父亲笑了?“我”为何也笑了?
6、典型习题配备
1、仿句说话
母亲扫地,田方拿起抹布擦桌子。母亲笑了,田方也笑了。
母亲(),我()()。母亲(),我也()了。
2、学完这篇课文将来,你打算帮爸爸妈妈做些什么?
7、有关资料:
赏析音乐《世上只有母亲好》、《劳动最光荣》
8、向您推荐:
《鲁迅小时候的故事》
一年级语文《爱父母》教材
1、教学需要1、掌握6个生字,认识1种笔画和1个偏旁。
2、会认9个字。
3、正确地朗读课文。在读课文的同时受到爱父母、尊敬长辈的教育。
2、教程说明
本课有两段,四句。写的是田方看到母亲在做家务,就帮母亲擦桌子,看见父亲看报,就给父亲送上热茶。这部分具体的行动体现了田方对父母的爱。
3、教学建议
(一)教学筹备
组织学生学唱歌曲《世上只有母亲好》。
筹备本课的生字卡片、挂图和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二)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生字,要读准“早、了、在”的音,需要会认的字中要读准“晨、拿、桌、灯”的音,还应该注意读准“父亲”“母亲”中2、个字的音“ba、ma”(轻声)。
随生字“早”的学习,认识偏旁“”(日字头)。随生字“子”的学习,认识笔画“”(弯钩)。从本课开始,需要掌握的生字的方格上面不再标新出现的笔画,而改标新出现的偏旁。新笔画虽不标出,但在首次出现时教师还应教导学生认识。
教导写字。让学生自己借助已学过的笔画和部件记忆字形,以培养识字能力;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地方,剖析笔画的安排分布,注意重要笔画的地方,使学生逐步培养从整体观察、从主要特点着眼的好习惯。
注意“早”的日字头要写得扁一些;“方”的2、笔不要写得太平,3、笔是横折钩,不是撇;“了”的2、笔是弯钩,不要写得太直;“也”的1、笔要稍斜。
写字要在课内进行。教师巡回辅导,纠正学生的执笔和写字姿势,重点教导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三)朗读教导
本课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要用教导朗读的办法代替从头至尾的串讲。学生可以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也就基本读懂了课文的内容。要拿出足够的时间念书,一要每人都读,二要多读。教师可借助录音或范读教导学生读课文。教导学生认识逗号、句号、自然段,并在此基础上读出句子的停
顿。“母亲笑了,田方也笑了。”“父亲笑了,田方也笑了。”这两个句子应该注意带点词的读法。教师不要容易地给学生讲重音、停顿,或让学生标出重音、停顿,要多使用范读教导的办法,让学生模仿、领会,读出重音、停顿。本文的朗读教导可分两步走:先读1、自然段,教师作具体教导;再读2、自然段,放手让学生自己训练。
(四)训练提示
3、题,读句子。可以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引导他们说说这几个句子有哪些不一样。
(五)扩展活动
1、回家帮家长做家务,在班会上说说在家干了些什么。
2、分小组以“爱父母”为题编演课本剧,并安排时间汇报演出。
(六)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