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是初唐诗人骆宾王于七岁时写的一首五言古诗。 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一年级语文《咏鹅》要点及教学设计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一年级语文《咏鹅》要点
咏鹅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
“鹅!鹅!鹅!”
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划着清波,就像船浆一样。
创作背景:
小时候的骆宾王,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每到春季,塘边柳丝飘拂,池水清澈见底,水上鹅儿成群,景色格外迷人。有一天,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面容清秀,聪敏伶俐,就问他几个问题。骆宾王皆对答如流,使客人惊讶不已。骆宾王跟着客人走到骆家塘时,一群白鹅正在池塘里浮游,客人有意试一下骆宾王,便指着鹅儿要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略思索便创作了此诗。
一年级语文《咏鹅》教学设计
1、读一读,说一说,感知古诗大意1、引趣导读
一上课,教师用“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一则谜语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接着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并设计如此的谈话:同学们,《咏鹅》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骆宾王十分聪明,7岁就能作诗。你们今年也7岁了,都非常聪明,能读好这首诗吗?
2、以读引说,说中感知
在读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说,把读中感知的内容交流给大伙,让学生从自由广泛的交流中得到比较全方位的整体感知。
教师设计问题:在读中大伙肯定了解了不少问题,想互相说说吗?
可以同桌说,也可以小组说,哪个觉得自己说的好还可以站起来讲。
2、读一读,听一听,感悟古诗韵律
每首古诗都有肯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得到深刻的理解。但刚学古诗的小学一年级小学生不懂这部分,靠老师的讲又非常难收到理想的成效。因而借用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提升。
教师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听、练感悟。
①每首古诗都有肯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根据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了解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领会。
②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练读。
③哪个能有步伐地读给大伙听?
3、读一读,画一画,再现古诗意境
古诗文语言凝炼,含义深刻,小学生非常难直接通过语句感悟出诗句的内涵,大家只有创设情境让学生想想画画,把诗句丰富的内涵变为容易的形象画面,让学生从中再现意境,才能得到真的理解。
教师设计教学:
①目前请同学们闭上双眼静静地听录音配乐朗读,仔细地想大白鹅游水唱歌的场面,看你的脑海中能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连放数遍录音)
②请把你脑中的。画说给大伙听。
③请把你脑中的画画下来送给大伙。可独立一边吟诗一边作画,也可合作绘画。
4、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感悟古诗内容,是为了深刻领悟古诗所表达的情趣。在画一画间接再现古诗意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演一演直接进入古诗场景,体验其中的情趣。
①教师可设计如此的问题引导学生活动:
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如何?
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感人画面,在什么样的思想情感中吟出了这首小诗?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鹅与人当时的心情表达出来。
②在读的基础上再启发:
你们哪个想当大白鹅,表演给大伙看?
哪个愿做骆宾王一边观赏一边低吟小诗呢?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欢乐中加大对古诗情趣的体验
一年级语文《咏鹅》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咏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一篇诗歌。
教学目的
1、知晓鹅的漂亮和讨人喜欢,激起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借助自己喜欢的办法识记10个生字。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1、复习:我、鸟、欠、手、皮。
2、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蹬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学生猜。
3、教师:这节课大家就来学习古诗(板题)《咏鹅》。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骆宾王十分聪明,7岁就能作诗,你们今年也7岁了,都非常聪明,一块儿学这首诗。
2、整体输入。
1、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大意。
(1)教师:请同学们赶快把书打开,看看7岁时的骆宾王是如何写鹅的?
(2)读后请同学们回答诗中大意。
(3)教师:大白鹅呀,大白鹅,你弯着长长的脖子朝天叫着,仿佛在唱着欢乐的歌,一身洁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绿的水面上,用红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着。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鹅呀!大家如何读,才能读出对大白鹅的感情呢?
2、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1)出示图、文(一幅大白鹅图画,白鹅身体上贴着这首古诗)。
(2)教师:每首古诗都有肯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根据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了解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仔细领会。
(3)教师: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了吗?请自己训练读。
(4)请学生有步伐地在全班朗读。
3、读一读,演一演,领悟古诗情趣。
(1)教师:大白鹅看着蓝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心情如何?作者骆宾王看到这幅有白有绿,有红有青,有动有静的画面,会在什么样的感情中吟出这首小诗?
(2)教师:大家把骆宾王的这种感情读出来怎么样?
学生:①小组读
②同桌读
③指名读(配乐)
(3)教师:你们哪个想当大白鹅,表演给大伙看?哪个想做骆宾王,一边观赏一边低吟小诗?
(4)学生到前面戴着头饰进行表演。
(5)全班一块边演边背。
教师:刚才大家都在尽情地又读又说又演,可把大白鹅急坏了,你们想了解大白鹅急什么吗?大白鹅说(装着大白鹅说话的腔调):老师在我的身体上贴了不少字,累得我喘不过气来,请同学们赶快把我身上的字记住,让老师早一点把字拿走怎么样?
3、识记生字。
1、把教过的汉字拿下来。
2、按顺序指读本节课要记住的生字:咏、鹅、曲、歌、浮、绿、红、掌、拨、波。
3、教师:赶快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记住这部分字。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识字办法。
教师适合提供识字办法:用部件法记“鹅”;用动作法记唱歌的“歌”;用奇特联系法记“浮”;用想像法来想像大海的波浪从而记住“波”……
4、训练。
教师:大白鹅睁着大大的双眼(手指鹅眼)在注视着大家,检查大家这部分生字都记住了吗?(按顺序把鹅身上的字卡拿下来,拿一个同学们读一个。)
教师:这个时候,大白鹅开心地说:“谢谢你们都记住了我身上的字,我目前轻松多了,要去清清的水里游戏唱歌去了。请同学们继续读生字吧!再见。”
读字训练:
1、找朋友读生字。问:我的朋友在哪儿?哪个是我的好朋友?学生用生字回答。
2、男女孩子轮读。
3、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