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学习啦——方法网 

人教版高中三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

   日期:2021-01-28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576    评论:0    
核心提示:你手心里有交错的曲线和无来由的茧,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你站在行驶在岁月河流的船头上,表情坚毅,你无悔的付出终会让一段旅程

你手心里有交错的曲线和无来由的茧,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你站在行驶在岁月河流的船头上,表情坚毅,你无悔的付出终会让一段旅程熠熠闪光。智学网高中频道为你筹备了《人教版高中三年级上册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帮你成功!

  1.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那样带有群体一同意识的神话(包括那些没文字的民族)则是人类文明的由来。古时候东方具备神话内容的作品和文献有

  ①《吉尔伽美什》②《汉莫拉比法典》③《古兰经》④《摩柯婆罗多》

  A.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左传》隐公十一年载:“礼,务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而《礼记礼运》中记载“坏国丧家亡人必失去其礼”。这里所说的“礼”主要指

  A.礼仪B.社会秩序和社会规范C.风俗D.贡赋

  3.夏曾佑觉得:“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如此说的依据是

  A.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础B.周和希腊政治规范相同

  C.东西方文化虽所属不一样但当时交流频繁D.东、西方文化同时形成

  4.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非什么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古希腊是*政体的发祥地B.波斯人很赞赏希腊的规范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D.古希腊的*与法律的关系

  5.周公觉得,“殷人耽于逸乐,所以失去天命;周人勤俭有德,最后获得了天命。”周公在此强调了

  A.殷人失国是寄托于神事B.殷每人事神事并重

  C.周人得国是得到神事D.周每人事大于神事

  6.中国古时候有一位大臣向皇帝进言:“臣闻殷、周千馀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此大臣的主张

  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郡县制C.反对郡县制D.主张中央集权

  7.“我但愿你们每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观秀丽的景象倾倒时……你们要了解我们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直至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伯利克里这段演讲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B.公*识C.平民政治D.法律至上

  8.《十二铜表法》第9表规定:“不能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拟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其他人非经审判,不能处死刑。”该条约体现了

  A.公民在法律面前每人平等的观念B.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

  C.拟定法律的权力学会在议会手中D.所有人都得到了成文法的保障

  9.西汉学者贾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曲信(伸)一二指搐,身虑亡聊。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可以为已。”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进步经济,改变人民生活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大中央集权D.严惩官吏*,加大*主义

  10.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己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

  A.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B.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看法D.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

  11.“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谋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1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下列人物中最大概有此认识的是

  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

  12.欧洲中世纪后期,封建领主坐大的局面受到了种种挑战。这部分挑战的产生来自于

  A.社会经济的进步B.民族意识的增强

  C.大家思想的解放D.各国王权的增强

  13.右图是17世纪时的英国议会开会的情景,对此议会说法正确的是

  ①出现于13世纪并延续到今天②它是等级君主制下的产物

  ③这次议会是由查理一世主持④有很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参加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保兵知警守,吏禄*饕”该诗赞扬的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

  15.“哪个不知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所有学问和常识也都发达!由于哪个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时尚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源于于

  A.中世纪的*教神学家B.文静复兴时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宗教改革年代的新教教士

  16.赫乔威尔斯觉得:“他们反对教皇不是由于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由于他不是如此的领袖;由于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些世俗君主。”这样来看,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君主的*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17.雍正帝统治时期,清朝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状况,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ABCD

  18.2010年3月14日全国*高票通过选举法修正案,取消了城乡选举的差别,达成“同票同权”。选举法的修改反映了国内*政治的不断进步,这一举措体现了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哪些精神

  A.理性*B.直接的*

  C.人*权D.生活而平等

  19.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的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旧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立刻就会死掉。”这一看法最突出强调的是

  A.议会至上以法治国B.行政权等于立法权

  C.赞成洛克的两权论D.行政权大于立法权

  20.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一书中觉得: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

  生有哪些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有哪些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看法理解面的是

  A.联邦制加大了中央政府权力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D.三权分立达成了分权制衡

  21.《法兰西3、共和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规定:“凡过去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能当选

  为共和国总统”。这一修正条文的意义在于

  A.消灭了法国的保守势力B.摒弃了封建的等级规范

  C.平民可直选法国的总统D.有益于确立巩固共和制

  22.《南京条款》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官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款具体内容更是缺少知道。2、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款》、《北京条款》印刷成册,颁发各省。这说明

  A.1、批不平等条款对中国社会干扰有限B.闭关锁国体制对不平等条款有抵制用途

  C.清政府对条款体制从不同意到渐渐认同D.列强的侵略促进了清政府政治公正透明

  23.下列企业按其性质进行组合,正确的是

  ①继昌隆缫丝厂②开平矿务局③轮船招商局④发昌机器厂

  A.①③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4.孙中山说:“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了解了些。知晓一味的强硬方法,还不济事;需要用些柔和办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孙中山这一认识基于

  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A.“以忠信为甲胄,以礼义为干橹”B.“然欲自强必先理财”

  C.“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D.“遗其体而求其用”

  26.内燃机的创造,其意义远远超越蒸汽机的创造,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策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包含的意思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进步②动力革命推进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紧急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怎么样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居然在日常会遭遇这样的困境,并出现这样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推行了国有化B.国家大力干涉经济

  C.垄断大行其道D.建成完全福利国家

  28.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

  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近代生活风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

  ③民族工业商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法发生根本转变

  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

  29.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的图示,根据世界市场形成进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30.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因为各国

  使馆期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维持道路一直畅通起见,

  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后写入了

  A.《黄埔条款》B.《天津条款》C.《北京条款》D.《辛丑条款》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一项,多选不能分。

  31.古罗马:“市场上的铁匠铺炉火熊熊。铁匠给奴隶钉上脚镣*,还要给他们戴上一个铁项圈,上面刻着:‘锁住我,不要让我逃掉’如此一行字。……假如逃亡在外,奴隶主也可以非常快把他抓回来。另外,还用烧红的烙铁在奴隶的前额或脊背上烙下一个印记,这种印记一般是奴隶主名字的1、个字母。”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

  A.奴隶犯罪后被戴上了铁项圈B.奴隶主给奴隶戴上了铁项圈以防逃跑

  C.奴隶是与奴隶主同姓的亲戚D.奴隶是奴隶主不可侵犯的私有财产

  32.在国内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手段;在古时候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沦、实行、司法三要点;近代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实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并指出立法权应高于实行权。古今中外这部分不一样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以上下权力制衡为目的B.为后世不一样程度地所借鉴

  C.以提升行政效率为目的D.指出社会相同的进步方向

  33.梁启超过去如此写道:“孟子常说:‘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这句话可以说是代表旧史家之一同观念。……大家平心一看,几千年中国历史,是否一治一乱的在那里循环?何止中国,全世界只怕也是这样。埃及呢,能说目前比‘三十王朝’的时候进化吗?印度呢,能说目前比……释迦牟尼出世的时候进化吗?……又如汉、唐、宋、明、清各朝政治比较,是不是有进化不进化之可言?……所以从这方面找进化的论据,我敢说肯定全然失败完结。”在这里,他想要强调的是

  A.前世胜于当代,昨天胜于今天,历史在倒退B.治乱论比进化论更适合讲解某些历史

  C.一治一乱的史观适用于古时候也适用于当代D.古时候史学看法一般有史实作为立论基础

  34.下图是明朝永乐年间出版的《顺风相送》中记载有“福建往琉球”针路(航海指南)图

  A.证明琉球等地在明朝已同意中央行政管理B.说明此时指南针已开始广泛应用于航海

  C.是证明*是中国领土的有力证据之一D.反映琉球等地与明朝官方朝贡贸易频繁

  35.弗洛姆深刻地指出“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20世纪的问题是人死了。”你觉得以下哪种对此句话理解最正确?

  A.19世纪人从神学*中解放,20世纪人类陷入信仰危机和精神困境

  B.19世纪宗教信仰没有了,20世纪大家因缺少信仰而失去生活意义

  C.19世纪强调人的价值,20世纪人类面临传染病、灾难和污染的威胁

  D.19世纪科学迅速进步,20世纪科学面对*道德的产生了巨大挑战

  2、非选择题(共75分)

  36.儒学思想

  材料一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进步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看法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不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恶论”。西汉时期,董仲舒为适应“休养生息”的年代需要,打造了以“天人感应”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材料二南宋朱熹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学集大成者,曾言“万物皆有理”,“理便是仁义礼智”,是人需要遵循的道德准则,“正其谊,则利自在;……专去计较利,未必有利。”

  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应“存天理,灭人欲。”而孔子则觉得,“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问题:

  (1)材料一中共有3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指出错在哪儿并给予改正?(指出一处错误并改正得1分,仅指出错误不能分)并给材料一拟一个标题,你觉得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4分)

  依据材料二,剖析孔子与朱熹的义利观有什么不一样?结合所学常识说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37.新旧势力的较量(12分)

  法国巴黎协和广场的人潮汹涌,氛围是那样的欢腾、激昂。这个时候行刑乐队奏起来。接着,刽子手把他脸朝下平放在断头台上。神父口中念道:“圣路易的儿子,你*吧!”铡刀落下,国王转眼身首异处……

  

  为了巩固帝位,拿破仑极其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亲自来巴黎为他加冕。当庇护七世在隆重的时刻举起非常大的*要给皇帝戴上的时候,拿破仑忽然从教皇手里夺过*,自己戴上,接着,他的夫人约瑟芬跪在……

  问题:

  这两件事情分别发生在哪年?这两件事情对法国历史的进程来讲有哪些进步意义?

  一个戴着王冠的脑袋掉下,一个脑袋上戴上了王冠。这两幅图片之间有什么联系?

  38.18-19世纪的中西方贸易(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产品输出猛烈增加。中国进口的货物,1、是鸦片,2、是纺织品。1885年将来,棉纱和棉布的进口值超越鸦片进口值。中国出口产品仍然以传统的丝、茶为大宗。但是,丝、茶在出口总值中所占的比重逐步降低,其中,茶叶最为明显。1886年以前,出口货物中茶叶占1、位。此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的排挤,数目日减。19世纪70年代将来,中国对外贸易渐渐由顺差向逆差转变。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问题:

  (1)依据材料一对比18世纪中西贸易的特征,剖析两种贸易方法带来的影响。(6分)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对外贸易情况出了什么事变化?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常识剖析变化是什么原因。

  39.辛亥革命探究(14分)

  材料一“武昌起义将来,一个月之内,……十三省相继宣布独立,并且没一个地方发

  生激烈的战争。满清的灭亡,不是革命军以军力*的,是清朝自己瓦解的。……大家这

  个古老的帝国,突然变为*了。”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结合,

  夺取了清廷在重庆的地方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重庆辛亥革命可谓“一次成功,兵不

  血刃”。这也非常不错地诠释了这次“微*”革命。

  材料二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一书中指出:“革命与*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

  材料三1924年1月,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回顾概括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曾几何时,已为情势所迫,不能已而与*的*阶级谋妥协。此种妥协,实质间接与帝国主义相调和,遂为革命首次失败之根源。夫当年代表*的*阶级实为袁世凯。其所挟持之势力初非甚强,而革命党人乃不可以胜之者,则为当时欲竭力防止国内战争之延长,且尚未能获一有组织、有纪律、能知道本身之职任与目的之政党故也,……夫袁世凯者,北洋军阀之首领,时与列强相勾结,所有*的*阶级如武人官僚辈,皆倚赖之以求存活;而革命党人乃以政权让渡于彼,其致失败,又何待言?”

  问题:

  (1)依据材料,简要剖析说明辛亥革命“微*”的内涵与缘由。(4分)

  (2)徐中约指出的问题在*初年有哪些表现?你觉得这一问题的产生与辛亥年“微*”革命又有哪些内在的联系?(4分)

  (3)依据材料三,从革命党人的角度,孙中山在哪几个方面剖析了1912年“让渡政权于袁世凯”是什么原因。(6分)

  40.变革世界的引擎(25分)

  材料一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时候材料中那些对今天或中世纪中国大家所知的所有——而是要告诉大家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年代与今天仍旧有关的东西”。

  材料二在从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多数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国内的不发达区域。

  大家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国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由于中国的发达起了

  使自己的进步速度放慢有哪些用途。中国人享有高度进步的文化、一流的工艺、大规模的商业、

  以功绩为基础的有效的官僚机构与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家信仰。中国人

  非常自然地觉得他们的文明优于其他任何文明,并觉得外国人是“野蛮人”。这种态度虽然是

  可理解的,但却使中国人在一个巨变的年代没发生变化。相形之下,西欧人拿来中国的

  一些创造,充分发挥这部分创造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国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

  多的技术进步和规范变化。最后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

  者和受惠者。这一模式表明,历史的进步并不像一般所说的“一事成功百事顺”,人类学家

  们将此称为“受到阻滞的的法则”。

  ——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问题:

  (1)概述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中世纪中国文明。(4分)

  推进欧洲把中国“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的主要原因有什么?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常识,你是怎么样评析“受到阻滞的的法则”?(15分)。

  (需要:看法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及其提示进行评析,史论结合,叙述连贯通顺,结构完整。)

  普陀区2012学年度1、学期高中三年级水平调查历史试题2013.1

  1、选择题(1—30题,共60分)(应涂写在答卷卡上)

  12345678910

  CBADDCBACB

  11121314151617181920

  BACCBDCDAB

  21222324252627282930

  DCBCDACABD

  2、选择题(31—3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选出一项,多选不能分。)

  3132333435

  D-3

  A、B-1

  C-0B-3

  A、C-1

  D-0B-3

  C、D-1

  A-0C-3

  B、D-1

  A-0A-3

  D、C-1

  B-0

  3、非选择题(36——41题,共75分)

  36.(12分)(1)“战国”改为“春秋”;“调和”改为“对立”;“休养生息”改为“强化中央集权”(3分)(秦汉)儒家思想的演变(1分)

  不一样:孔子主张“重义轻利”,孔子所追求的“礼”是指西周时的等级名分规范,体现了孔子政治思想的保守性;朱熹则强调“以义取利”;体现了义利观念的进步

  宋朝时,秦汉前的儒学不可以适应中国封建统治的需要,加之佛学和道教的进步,因而,理学在继承进步儒学的基础上,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形成中国儒学新思想。

  37.(12分)分别发生在1793年和1804年。对法国历史的进程意义:路易十六被处死,是法国大革命深入的产物,和法兰西1、共和国打造一道,成为大革命中封建*规范被铲除的标志。拿破仑称帝不是封建君主规范的复辟,而是资产阶级稳定自己统治需要的产物,它能够帮助资本主义正常的社会秩序的打造和革命成就的巩固。(6分)

  由于戴着王冠的脑袋是封建的脑袋,它被革命砍下了;处死路易十六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君主制、打造资产阶级*共和制的一个里程碑;脑袋上戴上的王冠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王冠,资产阶级需要一个铁腕人物来稳定统治,从而出现了拿破仑戴上王冠。这所有是法国历史进步的需要和当时社会条件的势必产物。(6分)

  38.(12分)(1)特征:中国不计经济利益的朝贡贸易,西方对外输出产品的殖民贸易(2分)

  影响:中国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导致中国沉重的财政负担。

  西方积累了很多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为新的殖民扩张创造了条件。(4分)

  变化:贸易由顺差变为逆差;棉纺织品进口增加,土特商品出口降低。(2分)

  缘由:通商口岸数目不断增加,列强获得更多的特权,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海外角逐的加剧。(4分)

  39.(14分)(1)内涵:革命进步飞速,清朝飞速灭亡揭示了其失去民心,没剧烈的社会*,职员伤亡小。(2分)清政府腐朽衰败之极、革命势头迅猛、学会了清政府军政大权的袁世凯迫使宣统帝退位,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和平让渡政权于袁世凯。(2分)

  (2)表现: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共和规范破坏殆尽。(3分)联系:革命并未彻底铲除帝国主义及各种封建势力等。(1分,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3)缘由:革命党人欲竭力防止国内战争和社会动荡;(1分)同盟会组织涣散,对革命认识不清;(2分)客观上受形势所迫,不能已与袁世凯所代表的帝国主义、封建反动势力相妥协。(3分)

  40.(25分)(1)中国儒家思想中的德治与礼制、唐朝时的分权理论和科举规范、宋朝时的文官规范和成熟的科技成就等对西方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4分)

  新航路的开辟、国外殖民和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进步;文静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了大家的思想解放;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和*代议制的确立;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进步。

  (3)本大题使用分项评分办法。评分观察的要点是:看法、史实、论述、组织。(15分)

  评分项1、看法

  答案l:可以就“受到阻滞的的法则”的内涵提出看法

  历史的进步并不是一帆风顺,世界历史的年代时尚不可违,违者,先进必将会变为落后,顺应者,则能跨越进步。

  答案2:可以跳出文本,将文本的内容与社会背景联系起来提出看法。

  社会转型中的中国与世界、思想的僵化是妨碍中国社会变革与进步的包袱

  答案3:就文本本身的内容提出看法

  中世纪中国的阻滞从何而来?

  答案4:无看法或看法与情景无关

  没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与问题无关或同义反复。

  评分项2、史实

  答案1:能提取文本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文本解析者所处的背景、立场等史实建

  立联系。

  答案2:能从本文中提取直接与间接的信息

  答案3:能从文本中提取直接的信息

  答案4:没用文本信息

  评分项3、论述

  答案l:可以进行由表及里的论述

  答案2:史实、看法与论证三者能做到一致,逻辑完整。

  答案3:史实、看法与论证三者不一致,逻辑混乱、跳跃。.

  答案4:回避问题

  评分项4、组织

  答案1:叙述成结构

  答案2:叙述连贯通顺

  答案3:仅能罗列史实

  1、档(13—15分);2、档(8—12分);3、档(3—7分);4、档(1—2分)

 
标签: 高三
打赏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