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如何学化学的办法方法
世界上哪种物质能不与化学有关?化学的学习内容多、杂、难记、理论常识的逻辑性强,所以说要想学好化学需要下番苦功夫,需要运用科学的学习技巧。下面,我把学化学的办法总结如下,期望它可以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中化学的学习技巧和方法
1、按预习─听课─看书复习─做作业巩固常识的办法学习
1、课前需要预习教科书
课前预习有哪些好处是,通过预习可以发现很难理解的问题,然后携带问题支听课,可以提升听课效率。预习的办法是把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通读一遍,在不懂处作记号,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解说。
2、听课与记笔记
上课时第一应该注意听讲,在把教程重点难题内容都听懂的基础上,再把老师讲课的板书条文、重点问题的考虑办法,剖析思路等简单记下来。
有些学生课堂上忙于记笔记,课后忙于对笔记,课上听得不真切;有学生在课堂上只听不记,课后复习没依据,遗忘得快。这两种听课办法成效都不好。依据化学学科的特征,听化学课的办法是耳勤、眼勤、脑勤、手勤。就是钻心用耳听老师的解说,用眼注意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看了解实验现象和老师的实验方法;用脑去考虑、剖析和判断。
3、准时向老师请教自已不懂的问题
有些学生每件事习惯动脑筋,擅长发现问题,有些学生却大脑懒惰,不去考虑问题,也就提不出问题。所以说常常能提出问题的学生才是勤于脑的学生,总也不提问题的学生并不可以说明学习好,既使各门课程考试成绩都最好的学生,也不可以说明他学得一点问题也没了。由于他在学习上没发挥最大的潜力。期望大伙都可以在常识的海洋里傲游、荡漾,都能成为多知多识的学者和大学问家!
4、先看书复习再做作业
在做作业之前,要先复习课本和课堂笔记,把所学常识理解之后再做作业,切忌边作业边翻书,不然达不到巩固训练的目的。
2、强化记忆化学常识的学习技巧
化学常识中有不少的内容需要记忆,而且不少需要讲究方法办法,现介绍遗忘曲线。心理学家艾滨浩斯对记忆进行很多的研究记忆与遗忘恰好相反,艾滨浩斯给出大家遗忘曲线,它反映了人脑的活动规律。
1、实质操作的遗忘量最少,两天内反遗忘10%左右,记忆量90%左右。
2、学习的常识在学完后的1、2、三天内遗忘量最大,此后,渐渐降低。
3、一些含撤押韵的诗歌和抒情散文遗量也少。
4、最困难记忆的是无意义联系的字母和符号,如,化学元素符号,数学上用的字母,虽然掌握了,三天内遗忘80%。
上述这一遗忘规律,为大家巩固学习成就提供了依据,第一是每学完新的化学常识将来必须要当天看书复习,完成当天的作业,必须要把复习工作安排在遗忘之前。
化学上常见的几种记忆办法:
1、把需要记忆的定义,规律和理论撰写成顺口溜等便于记忆。
金属多有银白色、既能导电又导热 ,还可延展也可缩,化学性质多活泼,反应燃烧或加热。
对酸碱盐溶解性表的记忆:
钾钠硝酸盐,全部都溶解。
盐酸除去银,硫酸有钡铅。
氢硫溶有三,溶解钾钠铵。
碱溶有四位,铵钾钠和钡。
2、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理解记忆
感性的记忆只不过使大家停留在表面的、个别的、外部的认识上,这种记忆虽然要紧,但只能是初始的记忆,只有真的的理解,把它提升到理性剖析能力这一水平,才会获得明确、持久、结实的记忆。比如:在记忆气体摩尔体积这个定义时,学生总是记不全,用不好,重要是不理解这个定义。假如把这个定义进行如下剖析就不难记忆了:
任何气体──说明只适用于气体,对固体、液体不适用。
标准情况──指的是温度为0摄氏度,压强为1.01105Pa
决不是其它温度和压强。
一摩尔 ──物质的量需要是1摩尔气体。
约为22.4升──是专指1摩尔任何气体在标准情况下占有些体积。
只有这四部分了解了,对气体摩尔体积定义也就基本学会了。然后再通过认真动 脑,做一些复习资料帮助巩固记忆。
复习资料如下:
1.1mol硫酸在标准情况下约为22.4升。
2.1mol二氧化碳占有体积约为22.4升。
3.在标准情况下氧气占有些体积约22.4升。
4.在2.02105Pa下N2所占的体积比22.4升。
5.250C时氯气所占的体积肯定比22.4升大。
6.1摩尔一气化碳在标准情况下占有体积为22.4升。
通过如此反复练习理解,如此较难的定义肯定能记忆了解,运用自如。
3、将有关的定义列成关联图进行记忆──图式记忆
不少常识用图式表示出来,既能便于大家理解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对一章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轮廓。比如复习摩尔一章时,就抓隹物质的量这条主线,对全章内容都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4、使用对比的办法进行记忆━━对比记忆
对比记忆就是剖析联系各种物质、各种定义之间相似相异比较的记忆,在比较过程中,剖析判断加工,信号多次强化,各事物在大脑中打造联系,使记忆的事物持久。比如:氧化━还原反应中只记住氧化与还原,被氧化与被还原,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性与还原性,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等定义的一方就好了,另一方定义便 迎刃而解了。
比如:Cu+H2SO4=CuSO4+SO2+H2O
另外,有关记忆的办法还有不少,如小结记忆包含串联常识记忆、列表记忆、概要问题记忆等等。
3、学习元素化合物常识的办法
元素化合物常识中有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化学反应现象,反应式等,碎、散、多、繁,枯燥乏味,记忆困难,不容易学会等。学习这部分常识时,应从下述关系入手。即元素在周期表里的地方,可判断出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性质,元素的性质决定它的存在、辨别办法及其单质的制法、作用与功效等。
4、掌握比较、总结的学习技巧
比较是确定客观事物彼此间的差异和一同点。总结是依据事物的某些外部特点或内在联系对其总结。化学常识物质多种多样,化学变化复杂,因此运用总结,比较的办法进行学习,可以使化学常识系统化,条理化,对准确、深刻地理解,学会和记忆物质的共性和个别物质的特质,拓宽思路有非常大帮助。
5、掌握串联常识,概要规律的学习技巧
元素化合物性质千差万别,但某些物质性质之间却存在着肯定的联系和规律。假如能串联常识,概要规律就能把凌乱分散的常识归入一个系统,就能提纲挚领地学会学习的内容。比如:硫一章的复习,将硫及其化合物按硫元素化合价递变顺序串联成如下物质的转化图:
如此做可使所学常识条理化系统化、互联网化,既能增强大家对常识理解的深广度,又能培养大家的立体思维.这是降低遗忘,提升记忆成效和复习效率的有效渠道.
总之,化学常识虽然有碎、散、多、繁、难等特征,但其中却存在不少规律,在学习中只须掌握概要总结,掌握科学的学习技巧,肯定能做到触类旁通,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学化学的三大要素
1、初、高中化学教学目的及目的的差别
通过对比初、高中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及目的的讲解可知:初中化学是启蒙学科、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从教科书及教学实质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主要需要学生学会简单的化学常识、基本化学实验技能、简单化学计算及化学在生活、生产及国防的某些应用;其常识层次则以需要学生知其然为主。高中化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推行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化学常识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挨近,对所学习的化学常识有相当一部分需要学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学生要会对所学常识能应用于解决具体问题。还能在实质应用中有所革新。
2、初、高中教程中常识的承继和衔接
1.初中三年级教程中出现但不做需要,高中教程中没出现但做需要的内容。
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同素异形体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结构
两性化合物及典型两性氧化物
此部分内容集中在高中一年级年教程的第五章,在授该章内容时,应注意加以补充,以免让学生出现常识的空白点。
2.高年时需对初中某些常识加深、健全
氧化一一还原反应
初中只从得、失氧看法简单的介绍有关氧化还原反应,高中一年级年则从化合价、升降,电子得、失看法即从本质上来介绍氧化还原及应及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结构理论的初步常识
①初中三年级只举例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状况,高中一年级年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三条规律,给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⑦初中三年级只列举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简单例子,高中一年级年则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于晶体的定义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等。
由上可知高中一年级年教程中对于化学基本定义和基础理论较初中更为健全、更严密,也更兼顾科学性知学生的可同意性。
3、有关化学计算内容及办法的承继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初中只须求学会肯定温度下饱和和溶液中溶质水平、溶剂水平、溶解度三者之间的换算。但温度改变,溶解、结晶问题的计算是中学习化学计算中的一个较为要紧的种类。也是高考考试中容易见到的考试知识点。在高中一年级年时要适合补充。
量差法的应用
此法在中学基础计算中应用较广,初中阶段不需要学生学会该法,在高年要结合有关新课内容补充解说并使学生逐步学会。
实验室制取容易见到气体
初中已学过O2、H2、CO2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并分别介绍其反应方程式,用仪器装置等内容。高中一年级年要结合CL2、HCL、SO2、NH3等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从①反应原理;⑦反应装置;③采集办法;④需要注意的地方等四个方面对此加以总结,并将之扩大为学习气体制法的通常办法。
高、初中教程衔接应该注意把握机会和尺度,通过有关知织的衔接要让学生能从更高层次上来准确理解初中化学常识,要力求做到对以后学化学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