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2019年山东德州英语和地理中考考试说明

   日期:2024-01-19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74    评论:0    
核心提示:2019年山东德州英语和地理中考考试说明   下面我们给大伙带来2019年山东德州英语和地理中考考试说明,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伙阅读!   山东德州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英语   I.命题指导思想   1、英语学科考试以现行...

2019年山东德州英语和地理中考考试说明

  下面我们给大伙带来2019年山东德州英语和地理中考考试说明,仅供考生参考,欢迎大伙阅读!

  山东德州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英语

  I.命题指导思想

  1、英语学科考试以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和现行教程为依据,本说明就考试的依据和命题范围、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都作了规定,是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和学生复习备考的依据。

  2、命题看重新语境的创设与运用,防止过分强调对常识的考查和脱离语言实质运用的状况。关注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进步过程与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学习方案等方面的进步和变化。

  3、考试试题总分值150分,体现初高衔接的原则,体现新课程理念,发挥评价的积极导向用途。

  4、命题充分考虑学生的实质生活和身心进步水平。

  5、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别度和适合的困难程度,杜绝繁、偏、旧考试试题,控制题量。

  6、要依据考试试题的考查目的和考查重点,科学合理地拟定评分标准。

  II.考试的内容及需要

  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规定的五级目的需要,确定本学科考试内容。考生应在英语语言技能、语言常识、情感态度、学习方案、文化意识等方面达到相应水平。

  对语言常识、语言运用的具体需要如下:

  1、语言常识

  1.语音

  需要考生能听懂并用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的英语表达,培养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的听说意识,防止单纯追求单音的准确性的学习误区,培养好的听和发音习惯。对连读、爆破、步伐等能有一定量的认知,增强听力辨识能力。能依据重音、语调的变化,理解不一样的态度,在听力部分得以体现。

  2.词语

  需要考生学会并运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需要规定的英语语音、词语、语法、功能意念和话题,需要词语量为1500~1600个,理解和领悟词汇基本含义和使用方法,与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突出语言运用;并掌握用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加大引导学生对词语的认识,即词语并非单个的单词,强调语境中理解词语意义。

  3.语法

  需要考生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五级需要规定的英语语法项目表,理解所列语法项目,知道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能在特定语境中用语法项目和语言形式,将所学常识融入到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中,突出其表意价值;能在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领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理解并运用适合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进步过程;描述时间、地址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在综合运用中同意考查和评价。

  4.功能

  在交往中适合理解和运用本级别所列功能意念的语言表达形式。

  5.话题

  围绕本级别所列话题适合理解和运用有关的语言表达形式。

  2、语言运用

  1.听

  需要考生能听懂所熟知话题的简单的句子,听懂短话和长对话及短文。考生应能:

  能依据语调和重音理解释说明话者的意图;

  能听懂有关熟知话题的谈话,并能从中提取信息和看法;

  能借用语境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

  能听懂接近正常语速的故事和叙述,理解故事的因果关系;

  能在听的过程中用适合方法做出反应;

  能针对所听语段的内容记录简单信息。

  2.说

  需要考生在听力部分渗透口语表达的题目中,做出适合反应。考生应能:

  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看法和建议,参与讨论;

  能与别人交流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合的自我修正;

  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寻求帮助;

  能依据话题进行情景会话;

  可以用英语表演短剧;

  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做到语音、语调自然,语气适合。

  3.读

  需要考生能了解书报杂志等中的通常性话题的简短文段或者通知说明广告等,并能从中获得有关信息。考生应能:

  能依据上下文和构词法判断、理解生词的意思;

  能理解段落中各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

  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进步和可能的结局,进行判断和推理;

  能了解容易见到体裁的、相应水平的阅读材料;

  能依据不一样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方案获得信息;

  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进行阅读,拥有自学的学习力;

  除教程外,累计课外阅读量应达到15万词以上,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和中外文化背景常识储备。

  4.写

  需要考生能依据提示进行书面表达。考生应能:

  能依据写作需要,独立写作短文、短信等;

  能简单描述人物或事件;

  能用容易见到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了解连贯的传递信息,表达看法;

  能依据所给图示或表格写出简单的段落或操作说明。

  5.情感态度、学习方案、文化意识

  需要考生应能:

  能体现积极的学习习惯、稳定的学习动机,乐于合作的精神,健康向上的品格;乐于探究日常接触到的英语并尝试模仿用;

  能掌握用某些学习方案,改进英语学习技巧,形成自主学习力,培养终身学习意识;

  能认识到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交际中有很多跨文化交际的原因,通过对英语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提升人文素养,具备文化意识、民族意识和世界意识。

  Ⅲ.考试形式与试题结构

  1、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为120分钟。

  2、试题结构

  题型结构

  试题分为六个题目,满分150分。

  困难程度结构

  考试试题按其困难程度分容易题,中等题,难点。分值之比为5:3:2。

  山东德州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地理

  Ⅰ.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教程依据星球地图初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

  2、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看重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重视考查学生所学习地理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程度和运用所学常识剖析和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3、命题维持题型、题量和困难程度相对稳定,体现新课程理念。

  4、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兼顾基础性、探究性和开放性,命题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别度和适合的困难程度。

  Ⅱ.考试内容及需要

  依据德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需要和高中学校对初中地理基础的需要,依据课程标准,结合德州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质状况,确定地理学科的考试内容。

  1、考试内容和范围

  1.地球与地图

  地球和地球仪

  ①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用简单的办法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②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址的经纬度。

  地图

  ●在地图上分辨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辨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在地形图上辨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种类。

  ●依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培养在日常运用地图的习惯。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日常应用的实例。

  2.世界地理

  海洋与陆地

  ①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率,描述海陆分布特征。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②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持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了解板块架构学说的基本看法,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气候

  ①天气与大家的生活

  ●区别天气和气候的定义,并正确运用。

  ●不同常见的天气符号,能了解简单的天气图。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风韵量的影响。

  ②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世界气温分布特征。

  ●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总结世界降水分布特征。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

  ③主要气候种类

  ●运用世界气候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种类的分布。

  ●举例说明纬度地方、海陆地方、地形等原因对气候的影响。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居民

  ①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总结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征。

  ●举例说明人口数目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域。

  ②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区域。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主要分布区域。

  ③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区域进步差异

  ①进步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进步水平存在差异。

  ●运用地图总结进步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征。

  ②国际合作

  ●用实例说明加大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程度。

  认识地区

  ①认识大洲--亚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地方和海陆地方。[来源:学科网ZXXK]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总结某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征,简要剖析其相互用途。

  ②认识区域--东南亚、中东、撒哈拉以南非洲、欧洲西部、拉丁美洲和两极区域

  ●在地图上找出某区域的地方、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区域地理位

  置的特征。、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某区域地势及地形特征,讲解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区域气候的特征与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区域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区域对当地或世界经济进步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

  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状况。

  ●举例说出某区域进步旅游业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区域富有地理特点的文化风俗。

  ●说出南、北极区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拓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程度。

  ③认识国家--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美国、印度、巴西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点、领土组成和首都。

  ●依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征,简要剖析该国因地制宜进步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进步有哪些用途。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依据地图总结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特征。

  ●依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等人文地理要点的特征。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与社会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3.中国地理

  疆域与人口

  ①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国内的地点及其特征。

  ●记住国内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国内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国内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在国内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②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了解明国内人口增长趋势,理解国内的人口国策。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国内人口的分布特征。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国内民族分布特点。

  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①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国内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运用资料说出国内气候的主要特点与影响国内气候的主要原因。

  ●在地图上找出国内主要的河流,总结国内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点与对社会经济进步的影响。

  ●知道国内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②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有什么区别。

  ●运用资料,说出国内土地资源的特点,理解国内的土地政策。

  ●运用资料说出国内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征及其对于社会经济进步的影响。

  ●结合实例说出国内跨流域调水的必要性。

  经济与文化

  ①经济进步

  ●运用资料说出国内农业分布特征,举例说明因地制宜进步农业的必要性和科技在农业进步中的重要程度。

  ●运用资料说出国内工业分布特征,知道国内高新技术产业进步情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法的特征,初步掌握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法。

  ●运用地图说出国内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②文化特点

  ●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国内具备地方特点的服装、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国内地方文化特点对旅游业进步的影响。

  地理差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一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找出北方区域、南方区域、西北区域、青藏区域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实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地区的地点。

  认识地区

  ①地方与分布

  ●在地形图上辨别某地区的主要地形种类,并描述地区的地形特点。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总结某地区的气候特点。[来源:学科网]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地区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征。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总结某地区人口、城市的分布特征。

  ②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地区内自然地理要点的相互用途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地区进步中有哪些用途。

  ●运用资料比较地区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地区经济进步的意义。

  ●举例说明祖国中国大陆对香港、澳门经济兴盛的促进用途。

  ●运用有关资料剖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地区进步的影响。

  ③环境与进步

  ●依据资料,剖析某地区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知道地区环境保护与

  资源开发借助的成功经验。

  ●以某地区为例,说明地区进步对生活方法和生活水平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收获。

  ●认识台湾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颁布湾省的地方和范围,剖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进步特点,

  ●以某地区为例,说明国内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程度。

  4.乡土地理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地点,剖析其特征。

  ●借助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缘由。

  ●举例剖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状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目和人口变化的特征。

  ●知道家乡的对外联系近况,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程度。

  ●知道家乡的进步规划,关注家乡的将来进步,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2、考试试题形式和考试试题结构[来源:学科网ZXXK]

  1.考试形式:使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限定用时70分钟。

  2.试题结构:试题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为10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满分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

  3.内容与比率

  地球和地图约10%

  世界地理约40%

  中国地理约40%

  乡土地理约10%

  4.考试试题易、中、难的比率为6:3:1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