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剖析历史事件
怎么样剖析历史事件呢?
剖析历史事件应学会4要点:缘由、经过、结果、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缘由经过结果影响的演变过程。
比如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高中一年级《中国近代现代史》第一章第一节第一目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世界和第二目英国的鸦片走私和中国的控烟运动讲的是鸦片战争是什么原因;第一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经过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经过;第二节第一目中英《南京条款》和第二目中美《望厦条款》和中法《黄埔条款》讲的是鸦片战争的结果;第二节第三目鸦片战争的影响和第七节第一目新思想萌发是什么原因及第二目新思想的萌发讲的是鸦片战争的影响。
怎么样剖析历史事件发生是什么原因呢?
每件事不无缘由。
1、中国古时候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是什么原因应剖析7要点:历史原因、政治原因、经济原因、民族关系原因、对外关系原因、思想文化原因、个人主观原因。
如秦朝的统1、
历史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国家数目降低即局部统一。
政治原因长期战乱,人民困苦,渴望统一。
经济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特别是秦国商鞅变法后逐步强盛起来,国富兵强。
民族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民族联系民族融合加大。
对外关系原因远交近攻的策略方案。
思想文化原因韩非子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思想。
个人主观原因秦王嬴政本人的雄才粗略。
怎么样剖析历史事件的过程呢?
关于历史事件过程的剖析,通常可以有三种办法
1、以时间系事法,以时间为轴心根据历史事件发生进步高潮结束的逻辑顺序进行总结。
如鸦片战争经过4点:1840年6月,英舰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接着,沿海北上到达天津白河口1841年初,英军扩大战争,一年内占香港和东南沿海一些城市1842年8月,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求和,战争结束。
2、以空间系事法,以地址为纽带进行总结。
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点:廊坊、杨村大沽天津北京
3、以人物系事法,根据历史人物的活动来总结。
如太平天国的防御战,就能按陈玉成、李秀成与他们两人一同的行动来学会。
如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就能根据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四个人的活动来总结。
怎么样剖析历史事件的结果呢?
历史事件的结果通常不外乎四种:
①成功。如:新航路开辟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等。
②失败。鸦片战争中国失败、洋务运动破产、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失败、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等。
③既有成功的地方,也有失败的地方。如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等。
④胜而不胜,不败而败。中法战争,中国是胜而不胜,不败而败,法国是不胜而胜,败而不败。
关于历史事件的结果,通常应该从3个方面考虑:一个是什么、两个为何,即结果是哪种、为何说是如此的结果、为何会是如此的结果。
怎么样剖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呢?
1、分项剖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外交等方面剖析影响。
如鸦片战争:经济影响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将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产品和掠夺材料,渐渐把国内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
政治影响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矛盾的变化、革命任务和性质的变化。
思想影响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外交影响由闭关锁国到门户洞开,独立自主的中国开始沦落为一个主权残缺的半殖民地国家,资本主义列强和中国之间的关系不复是主权国家间的平等关系,而是侵略与被侵略、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清政府站在中国人民头上发号施令,外国资产阶级却站在它的头上发号施令,这就是那很多条款特权的实质。
2、全方位剖析:一分为二,既要看到积极影响,也要看到消极影响或局限性,还要分清主次。
如鸦片战争的积极影响: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对后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有积极影响;思想上新思想的萌发。
如甲午中日战争的积极影响:政治上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所以出现了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经济上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的进步提供了条件;思想上出现了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和农民阶级朴素的反帝(扶清灭洋)思想。
3、国际化剖析:中国对外国的影响,外国对中国的影响,中外结合考虑。
如鸦片战争对英国和世界的影响:对英国,英国战胜,凭着不平等条款向中国倾销产品,从中国掠夺材料,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步。对世界,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的要紧一环。
如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政治上,首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经济上,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思想上,一流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4、转化剖析:就是要掌握迁移和推广,会转化思维。有两种状况:
一是特殊性影响转化为常见性影响,
如由鸦片战争的影响考虑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侵华对中国有哪些影响,由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影响考虑中国古时候统一的影响。
二是常见性影响转化为特殊性影响,
如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课本上讲了对亚非拉的影响(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灾难:政治上欧洲殖民者开始对亚非拉进行政治的控制和渗透;经济上经济的剥削和掠夺;思想文化上文化和生活方法也渐渐发生变化。)。
对中国的影响呢?政治上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从海路相继来到中国边疆进行侵略活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灾难,同时使明清统治者走向闭关锁国。第二,明朝中后期,美洲高产农作物通过菲律宾传入中国,为清朝人口迅速增长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三,天主教从海路传入中国,明清之际出现西学东渐局面。
5、学科交叉剖析:学科之间的交叉影响,即历史事件对政治的影响,对地理的影响。
如中国古时候的垦荒,政治上有益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政局,地理上对生态环境导致了负面影响。如英国工业革命,政治上巩固了资本主义规范,地理上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历史复习办法
高中历史如何学?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