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故事
你们哪个了解腊八粥是用什么组成的吗?我了解,是用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豆、枣等煮制的,有些还加进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白糖、红糖、葡萄等作点缀,使腊八粥更精细可口。
我还了解关于腊八节的故事:佛祖迦牟尼原来是印度的一个王子,他后来出家修道。一次他来到一条河边,因饥饿劳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谷杂粮和野果熬成粥,一口口喂他。释迦牟尼得救后,感觉这粥十分香甜可口。他在河里洗了个澡,然后坐在菩提树下修行,在阴历腊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后,佛教徒们把这一天叫做成行节。每年的这一天,寺庙僧侣就举行诵经活动,并仿效牧羊女用五谷和果子煮粥敬佛。这个风俗慢慢传到民间,就成了腊八节,把这一天煮的粥叫做腊八粥。
关于腊八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传闻。以前有一个叫腊八的人,他自幼培养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习惯。后来他成家娶了媳妇,这媳妇和腊八一样好逸恶劳。腊八的爸爸妈妈过世时,教育他们要勤劳劳动,勤俭度日。可是他们没听爸爸妈妈的话,还是不喂鸡,不种田。如此坐吃山空,没多长时间,就把爸爸妈妈留下来的粮食吃光了。到了腊月初八这天,锅里没米,灶下无柴,腊两口儿只好把囤底扫了扫。凑了一些杂七杂八的粮食,煮了一锅粥。在这寒冬腊月,他们后悔没听爸爸妈妈的话。为了记取腊八的教训,将来大家每逢这天就煮杂粮粥,以勉自己勤劳简朴过日子。
目前,民间仍然保留这一节日风俗。大家吃腊八粥,不再是供佛,而成了个单纯的节日风俗。